李斌
【摘要】本研究以創新驅動背景下河南科技金融業為視角,分析科技金融對河南經濟發展的重要意義,在此基礎上對河南當前科技金融的發展現狀和存在的問題進行客觀分析,認為融資渠道相對較窄、中介組織尚不完善、科技投資與需求不匹配等因素制約河南科技金融發展的進程,進而提出河南科技金融發展的重點領域,并從壯大科技創業投資、設立河南省科技投資平臺、創新科技信貸產品和服務、搭建科技金融服務體系、開展科技金融試點工作等角度提出促進河南科技金融健康發展的對策建議,為相關部門制定決策提供科學有效的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創新驅動戰略 科技金融 風險投資 河南省
科技金融是促進科技開發、成果轉化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一系列金融工具、金融制度、金融政策與金融服務的系統性、創新性安排,是由向科學與技術創新活動提供融資資源的政府、企業、市場、社會中介機構等各種主體及其在科技創新融資過程中的行為活動共同組成的一個體系,是區域科技創新體系和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河南在深入落實創新驅動戰略,打造中西部科技創新高地過程中,在大力推進技術領域創新的同時,更需要促進科技與金融的深度融合,破解資金與技術的對接難題,加快創新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打通從技術到產業化的“最后一公里”,發揮金融對技術的資金支持作用,全面激發創新活力,才能緊緊抓住和用好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歷史機遇,實現河南經濟轉型和可持續增長。
一、河南省科技金融的發展現狀
(一)科技金融領域相關政策密集出臺
近年來,河南省先后出臺了《關于創新機制全方位加大科技創新投入的若干意見》、、《河南省關于開展中小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工作的指導意見》、《河南省科技金融“科技貸”業務實施方案》、《河南省科技金融“科技保”業務實施方案》、《關于推進金融資本與科技創新相結合的政策措施》、《河南省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專項行動計劃》等促進科技金融發展的政策措施;分別設立了河南省高新技術產業化專項資金、河南省重大科技專項資金、河南省中小企業創新基金、河南省高技術產業化專項資金、河南省股權投資引導基金等一系列支持引導科技創新、創業的專項資金或基金,提高了河南省創業風險投資機構和創業風險投資資本總量。
(二)創新財政科技資金投入方式初顯成效
近年來,為破解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一直是科技創新和企業發展的瓶頸。河南省科技廳聯合財政廳,構建了“科技貸”業務模式,對財政科技資金使用方式進行創新,從直接變間接、從無償到有償、從限指標到普惠性,引導銀行等金融機構對全省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建立綠色通道,專項額度、專項審批,貸款實物資產抵質押率不超過30%,利率不超過基準利率1.3倍,政府對出現的損失給予30%-60%的補償。“科技貸”業務通過降低貸款的實物資產抵質押率,解決了科技型中小企業實物資產少與創新發展資金需求大的矛盾。在河南省“科技貸”業務的推動下,各地市也在探索地方“科技貸”業務。鄭州、洛陽、新鄉、信陽等市也出臺了“科技貸”實施方案。
(三)多融資渠道科技金融體系出現端倪
近年來,河南已有眾多天使基金、科創專項基金、私募基金等社會資本進入科技領域,此外,還有新三板、上海股權交易中心、中原股權交易中心等資本市場,助力科技產業的發展。目前,中原股權交易中心掛牌企業數量達1485家,其中交易板77家,展示板1408家,覆蓋了全省18個地市148個縣區。累計幫助企業融資達到13.77億元,預計今年完成融資目標8-10億元。在河南掛牌新三板的200余家企業里,大部分都是科技企業型企業,借助資本市場使企業進入快速發展通道。
二、河南省科技金融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科技型中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依舊突出
科技創新型企業融資難度大,以銀行為主的信用評價機制不適應科技創新需要。科技型中小企業,特別是小微科技企業的融資難問題還遠未從根本上解決。目前銀行對科技型中小企業準入門檻過高,由于科技型企業成長過程較長、風險較大,造成科技型中小企業信貸準入門檻高、融資成本高、項目審批時間長等融資瓶頸。銀行機構支持對象只限于有產品、有訂單、有市場、有現金流的科技企業,處于初創期、尚未產業化科技企業融資需求在銀行難以獲得滿足。
(二)創業投資不能滿足科技創新需求
受創業投資上市出售股權利益最大化動機影響,創業投資出于風險考慮,偏向尋找成熟的創新型企業投資,這給相對早期、未具備一定規模、在以銀行為主的債權融資無望的創新型企業又設置了融資障礙。而且,創業投資機構中,有相當一部分以財務投資為主,無法帶來有效產業戰略資源,企業長期績效難以有效提升。
(三)社會化中介服務體系尚不健全
科技創新中介服務體系包括產權交易市場、會計師事務所、風險投資評估機構等。目前科技創新服務的中介機構發展相對滯后,不但數量少,而且種類不齊全,尤其是與投融資密切相關的標準認證機構、知識產權估值機構、科技項目評估機構等科技中介就相當缺乏。機構服務質量和人員素質參差不齊,缺少行業龍頭機構,導致資源無法有效整合與配置。
(四)科技企業與金融機構缺乏對接渠道
科技投融資服務平臺、科技擔保及金融支持科技創新創業的投融資服務體系尚未建立。需要融資支持的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多數沒有途徑尋找到提供服務的金融機構,而金融機構有大量的存量資金但對缺乏資產擔保的科技型企業的項目、技術、信用等把握不準而不敢投資,科技企業與金融機構缺乏溝通、對接的渠道。
三、推動河南省科技與金融融合發展的主要路徑
(一)發展壯大科技創業投資
發揮好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作用,鼓勵省、市、區聯動,聯合社會資本共同設立子基金。聚焦示范區發展,設立區域性子基金或行業性子基金,實現核心區子基金全覆蓋。加快設立示范區創新創業發展基金,通過“戰略直投”方式,重點支持軍民融合、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領軍人才創業項目,支持科技小巨人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創新龍頭企業發展壯大。發揮好河南科創風險投資基金、省互聯網+基金、省中小企業發展基金等河南已設立的政府投資基金作用,積極爭取國家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和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協同創新戰略聯盟基金等在河南設立相應子基金。
(二)設立河南省科技投資平臺
按照“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科學決策、防范風險”的原則,建立完善科技企業融資需求信息庫、科技金融服務機構信息庫、科技金融人才庫、科技企業信息庫等數據平臺,設立河南省科技投資平臺,集合科技和金融資源,逐步打造成覆蓋引導基金、創業投資、科技信貸、科技擔保、科技保險等業務體系,為不同發展階段科技企業提供投融資、知識產權交易、科技咨詢、政策支撐等全過程、全鏈條投融資服務,加強科技創新、市場需求和社會資本有效對接,充分發揮科技園區、孵化器、產業技術聯盟和行業協會的作用,建立服務功能完善的全省性科技金融服務體系。
(三)創新科技信貸產品和服務
積極爭取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開展科創企業投貸聯動試點工作,鼓勵符合條件的銀行業金融機構針對科技企業開展投貸結合、投保貸結合等一體化經營模式創新。支持銀行業金融機構與創投、證券、保險、信托等機構合作,創新交叉性金融產品。探索開展貸款信用保險、專利保險試點和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完善專利保險和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服務機制。深化與“科技貸”業務合作銀行戰略合作,加強“科技貸”業務推廣和培訓力度,引導銀行對“科技貸”業務在信貸審批、激勵約束、資產撥備、壞賬核銷等方面實施差異化管理,探索適合“科技貸”業務特點的銀行業務體系、風險防控體系和監管體系
(四)搭建科技金融服務體系
一是建立省市縣(區)三級聯動服務體系。建立省級科技金融服務中心,支持地方科技管理部門設立公益性科技金融綜合服務平臺,省、市、縣(區)三級聯動,共同開展科技金融公益服務。支持專業化服務團隊建立科技金融專業服務平臺,探索適合科技創業企業發展的金融服務新模式。二是完善科技金融綜合服務信息化平臺。進一步完善平臺服務功能,匯聚科技型企業、金融機構、創投機構、政策法規等信息,實現科技企業融資需求在線申請、推薦、對接,金融機構、創投機構、服務機構業務辦理流程網絡化。逐步探索與條件成熟的銀行實現端口對接,提高服務科技型企業的審貸效率,建成河南金融支持科技創新的信息共享平臺。三是開展經常性科技金融交流活動。支持地方科技管理部門常態化開展與金融機構、創投機構的對接交流,促進相互了解,培養科技金融復合型人才;積極向金融機構、創投機構推介當地優秀科技企業,通過聯合盡職調查,分片區、定點、定時開展座談會、創業沙龍、融資路演等活動,促進銀企對接,緩解科技型中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
(五)開展科技金融試點工作
深入推進鄭州市國家促進科技與金融結合試點城市建設工作,積極整合區域科技金融資源,推進科技金融改革創新,探索金融服務科技創新新模式。啟動河南省科技金融結合試點工作,將自創區列入首批省級科技金融試點地區,引導和支持科技資源豐富、金融生態良好的省轄市、省直管縣(市)、國家高新區等作為省級科技金融試點地區,積極開展科技信貸、創業投資、科技保險等科技金融探索,加快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科技金融結合新模式。
四、促進河南科技與金融融合發展的對策建議
(一)完善風險投資融資體系
充分發揮省科技創新風險投資基金作用,重點為省級以上眾創空間、大學科技園、科技企業孵化器等在孵企業提供風險投資支持。鼓勵省轄市整合有關資金設立風險投資基金,創造條件吸引省外優秀創投機構落戶河南,省級給予適當補助。各省轄市要逐步建立風險補償機制,鼓勵各類創新載體設立投資基金,強化孵化服務,支持其范圍內初創期科技型小微企業成長。
(二)加快推動股權投資
省級整合有關涉企資金設立科技成果轉化基金,通過省、省轄市聯動,爭取中央基金參股,引導創投機構對科技型中小企業開展股權投資,打造科技型企業全鏈條股權融資鏈。運用省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對成長類的科技型中小企業給予優先支持。積極發揮“互聯網+”產業發展基金作用,培育發展“互聯網+”領域創新領軍企業。
(三)支持科技企業債券融資
積極創新債券市場品種,推廣股債結合品種,發展優先股試點、可交換債、可續期債等創新產品,加大對科技企業直接融資的支持力度,鼓勵企業利用長期債券、高收益債券進行融資。對發行債務融資工具實現融資的企業,按照實際發行額給予發行費補貼。
(四)鼓勵創新科技信貸業務
鼓勵金融機構創新信貸業務,加大對納入科技中小企業庫企業的貸款支持力度,形成政府引導、多方參與的科技信貸風險補償機制。除小型微型企業信貸風險補償資金外,對銀行、擔保機構開展的科技企業低比例實物資產抵押信貸業務,可給予一定比例的損失補償。拓展省科技計劃支持方式,對河南優勢產業創新鏈的重大科技項目給予貸款貼息支持,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
(五)營造科技金融健康發展環境
組建河南省科技創業投資聯盟,集聚政府引導基金、創業投資機構和天使投資人等資源,加強行業交流互動,強化行業信息共享和行業自律,營造誠信經營和理性投資氛圍。落實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創業投資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探索開展科技創業投資風險補償機制,對創投機構和天使投資人向河南種子期、初創期科創企業的投資給予風險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