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侃
【摘要】本文以浙江省金融人才供給效率為研究對象,分析了金融人才供給中的結構性失衡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構建金融人才供給體系的建議,希望以此為浙江省的金融體系改革提供相應的理論建議和實踐指導。
【關鍵詞】金融人才 人才供給 供給有效性
一、浙江省金融人才供給現狀
(一)供給結構性失衡
在浙江省金融人才供給中,存在著結構性失衡等問題。傳統意義上的需求側促成人才培養機制的轉變,往往滯后于市場對人才的實際需求。這種滯后表現在:人才供給的結構、人才供給的數量、人才供給的預見性等問題上。區域經濟發展需要有相應的金融人才作為其支撐,而高技能型金融人才的結構性供給問題不斷凸顯。
(二)人才供給協同不平衡問題
人才供給與轉化是多個行為主體共同完成的。這種協同關系中包括了政府、金融機構、人力資源市場、人才培養機構和行業教育機構等。目前雖然形成了人才的培養到輸送等過程制度體系,但是這種協同關系缺乏有效的評價和預警機制。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過金融人才供給的有效性評價機制和EAD模型的構建,理順多元行為主體下人才供給協同關系,來提升金融人才供給的有效性。
(三)高校教師人才供給不足問題
浙江省目前有38所高校設置了金融相關的專業,并有8所院校成立金融學院或者金融系來針對培養金融高技能性人才。這就需要有相應的高水平的金融師資作為保障。本研究分別對浙江省普通本科、獨立學院和高職高專院校的統計。浙江省18所普通本科院校的教師數量為1039人,與其學生數量之比為1/9。10所獨立學院的金融專業教師數量為236人,與其學生數量之比為1/22。開設金融專業的10所高職高專院校金融專業的教師數量為725人,與其學生數量之比為1/21。由此可見浙江省金融專業相關教師為1892人,與28949的學生數量之比為3/46。其中師生比超過0.2以上的學校有:浙江農林大學、臺州學院、嘉興學院、浙江科技學院、寧波大學、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通過數據分析,我們發現,普通本科院校的教師數量最多,師生之比最高。從區域分布看,浙江省金融專業的教師分布較為集中。主要分布在:杭州市、嘉興市、金華市、寧波市、衢州市、紹興市、臺州市和溫州市。數據分別是:杭州市1210、嘉興市34人、金華市119人、寧波市390人、衢州市40人、紹興市28人、臺州市58人和溫州市13人。其中師生比分別為:杭州市5/88、嘉興市2/37、金華市3/71、寧波市14/89、臺州市13/56、溫州市1/23、衢州市3/22、紹興市1/33。其中占比最高的是寧波市達到了0.1573,最低的為紹興市僅為0.0304。這可能與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和金融業發展水平向關聯。但并不代表金融教育水平的高低。金融教育水平有多重因素影響的,需要從多維度來審視金融教育的人才供給問題。
二、浙江省金融人才供給體系研究
(一)學生素質評價體系構建
進行學生能力素質劃分和專業培養主體劃分的主要目的在于金融人才能力評價的科學化,實現金融教育與行業教育的零距離銜接。對于高校而言需要進行金融人才培養角色的轉變。需要整合校內教育資源,對金融人才進行培養能力維度和素質維度的構建,設計合理的教學模塊和教學環節。其主要目的:①完成合理的人才職業傾向測評,以此提升金融人才培養的專業認知度和職業歸屬感;②金融理論知識的內化,以此完成其基本的專業知識的教育。同時需要著重高校的專業教師,通過之前的統計浙江省的金融專業教師配比相對較低。因此需要增加金融專業教師的人數。其次在專業教師的教育質量評價中加入行業評價標準。讓更多的金融專業教師到行業中去,提升專業教師的行業實踐能力。
(二)行業資源教育整合體系構建
對于金融行業教育而言,目前其主要目的在于金融人才上崗前的崗位培訓,還未對行業教育資源進行有效整合。金融行業教育應該承擔金融人才培養的實踐技能培養。讓更多的學生參與金融行業教育過程中,來提升學生對金融行業認知度,同時提升自我的金融行業實踐能力。可以成立相應的行業證書評價中心,以此來對學生的金融行業實踐能力進行評價。證書可以轉換為學分,以此作為學生畢業的重要指標。因此需要建設不同層級不同標準的金融行業實踐中心。對不同的金融專業學生進行不同標準的行業能力鑒定。同時需要建立金融行業專業教師隊伍。通過行業教師讓學生能直觀的掌握目前行業中所需要的關鍵技能,以及前沿技能,并幫助學生進行行業職業生涯規劃。
(三)協同關系構建
建立浙江省金融人才行業協同中的主要目的在于:①不同層級金融人才的合理配置工作;②進行區域性金融人才協同配置工作。協同中心可以是浙江省金融人才流動重要指導中心,下面可以成立相應的金融人才考評中心和金融人才流動中心。考評的主要作用在于讓金融人才在工作崗位發揮其金融服務功能。主要包括三個方面:①對現有金融從業人員進行合理測評;②對準金融人才進行職業測評;③對人才引進的金融人才進行績效考評。這些考評結果可以作為金融人才培養的重要指標,也可以成為金融人才引進的重要依據。
由于形成了相對完善的金融人才監測體系和人才評價體系,其還需要進行區域人才的協同配置。由于浙江省不同地區金融行業發展不均衡,對于人才需求的數量和層次各不相同。例如杭州市的金融人才供給和金融人才培養相對DEA有效,而寧波、溫州和金華的金融人才供給相對杭州為DEA弱有效,主要是金融人才供給的數量和層次問題。協同中心,可以根據區域金融業發展情況和人才引進情況,制定相應的金融人才培養戰略和引進政策。聯合當地的高校和行業進行科學的人才布局。同時通過浙江省內金融人才流動機制,通過政策引導彌補因為金融人才配置有效性問題而導致的金融行業發展滯緩等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