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渝棟
摘要:隨著互聯網媒體的不斷發展,網絡輿論成為反映廣大群眾的心聲的重要力量,對于法制文明和社會建設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本文分析了網絡媒體相較傳統媒體的優勢,并結合昆山案探討了網絡媒體對法治社會建設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網絡媒體 法治社會 促進作用
法律的根本作用在于維護社會長治久安、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我國法律進步一個重要體現是人民廣泛參與立法、自覺守法,執法人員按章執法。隨著互聯網媒體的不斷發展,網絡輿論成為反映廣大群眾的心聲的重要力量,對于法制文明和社會建設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今年發生的昆山案件引發了網絡輿論的廣泛關注,因此檢方提前介入案件并最后確認為正當防衛,維護了了法律權威,弘揚了社會公平正義。至此,此案告一段落,但其留給人們的思考并沒有停止。本文以“昆山案”為切入點,著重探討網絡輿論對法治社會建設的促進作用。
一、網絡媒體輿論與傳統媒體輿論區別
(一)網絡媒體的輿論監督
隨著網絡媒體日益興盛,網絡媒體的地位越來越受到大眾的重視。廣大群眾借助網絡平臺了解和參與國家、社會等相關事務,對國家政治經濟文化等多個方面的活動進行信息傳播和意見發表,這些意見和建議具有廣泛性、真實性和充分性,聚集和整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種無法忽視的強大輿論力量,這就是網絡媒體的輿論監督的內涵。其對于突發事件等的處理和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廣大人民群眾的訴求,加速了利益的實現,推動了社會民主的發展。
(二)網絡媒體相較傳統媒體的優勢
1.網絡媒體輿論監督的效率更高、范圍更廣
網絡媒體在傳播速度上與其他傳播媒介相較,擁有絕對性的優勢。人們在網上可以很順利且便捷地發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網絡輿論跨越了地域和時空的限制,大大延伸了傳播范圍。此外,網絡的傳播速度可以以分秒來計算,真正做到了在第一時間不出門便知天下,充分體現了輿論監督的作用。此外,互聯網是一個公共的論壇,不同思想和不同觀點的人可以在這里直抒己見、相互交流,這不僅擴大了輿論參與的主體,也增強了輿論監督的有效性。
2.網絡媒體輿論的監督方式更靈活
網絡媒體的不斷發展,推動了信息傳播技術的創新,網絡媒體輿論內容在傳播上更具備靈活性,傳播的形式更加多樣化。網絡媒體對民眾在網絡上的心聲進行快速整合,并客觀、立體化地將其呈現出來,讓輿論監督更加有聲有色,靈活多變。
3.網絡輿論監督的信息交互更充分
網絡媒體在傳播的信息在交互上更加充分,廣大網民在論壇、新聞app等多個平臺上就傳播的新聞內容進行深度交流,比如可以進行多方評論等。此外,網民可以結合自己的愛好選擇不同的新聞傳播內容,并對此進行評論、轉發傳播等。因此,網絡媒體的輿論監督信息在交互上相比其他傳統的紙質媒體更加充分。
二、網絡媒體對法治社會建設的促進作用
(一)最大限度整合反映社情民意
網絡媒體輿論監督的另一個重要作用就是其具有強大的整合作用,將網絡上相關網友的意見進行快速的整合。眾所周知,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人們參與互聯網的熱情不斷高漲,自網絡媒體輿論監督以來,人們在網上的評論數超過數十萬條。以網易新聞為例,其關于某案報告的評論數高達44000條。網絡媒體借助大數據分析技術,對這些評論信息進行強有力的整合,最終將網絡輿論進行歸類。在某案中,所有網民呈“一邊倒”趨勢支持電動車車主于某。詳析案件,網民的評論可以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網民認為于某的行為屬于防衛過當,另一部分則認為是正當防衛。通過將這些信息整合與反饋,有關部門在結束案件后,可以結合反饋來的民意,從“以案釋法”的角度來向廣大群眾通報結果,避免廣大群眾受到不實信息誤導。
(二)促進司法機關公正履職
網絡媒體在發布相關信息后,其輿論導向對于突發事件的處理有著重要的監督制約作用。通過網絡媒體的曝光,網絡輿論對該事件的有力推動,使該事件影響大、震動廣,有助于監督有關部門在第一時間采取積極的措施。通過網絡媒體的輿論制約作用,推動了此案偵查的高效性,避免了案件拖延。
(三)全面放大社會正面積極能量
網絡媒體的輿論監督反映的是廣大群眾的心聲,是一個社會道德標準的縮影。大眾參與的網絡輿論監督推動了法制的民主,推動了社會的進步與文明。網絡媒體的輿論監督在對突發事件進行評論的過程中,也是在積極傳播社會正能量的過程,這也在潛移默化中影響了大眾的觀念意識,提升了廣大群眾的綜合素質。案件結果經過網絡媒體的宣傳和廣大網民的評論,進一步推動了事件的升華,給社會傳遞了積極的正能量,讓人們不再冷漠,敢于對抗黑惡勢力,讓見義勇為等中華傳統美德繼續發揚光大。
三、結語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信息交互進一步加速,人們的信息距離被迅速拉近。隨著民眾參與網絡監督的熱情越來越高,網絡媒體的輿論監督正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第一時間能夠實時還原事件真相、對大量信息進行快速整合,以及對司法具備一定的制約和激勵作用等,這對于推動社會進步、民主、法制文明等具有重要的積極意義。
參考文獻:
[1]苗曉霞.新媒體環境下輿論監督規范化的問題分析[J].新聞研究導刊,2017,(24).
[2]郝周成.我國新媒體輿論監督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今傳媒,2015,(10).
(作者單位:重慶市魯能巴蜀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