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博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在工作以及生活中應用廣泛,為大眾帶來了很大的便利?;谖覈畔⒒尘跋拢新氃盒5挠嬎銠C基礎傳統教學模式已無法滿足學生需求,如何創新中職計算機基礎教學成為亟需解決的重要問題。結合目前中職院校計算機基礎存在的問題,本文對計算機基礎教學提出了部分創新途徑。
關鍵詞:信息化 中職計算機 基礎教學 創新
信息化技術隨著社會的迅速發展,在很多領域中占據著重要地位,由此一來,企業對專業人才的要求也隨之有所提升,計算機操作技能成為學生不可或缺的專業技能,學生通過計算機基礎理論知識的學習,并且靈活運用,自身的實際操作能力得到提高。
一、我國中職院校在計算機基礎教學模式上存在的部分問題
(一)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難以被調動,教學手段較為單一
近些年,我國的計算機基礎課堂模式大多是以多媒體PPT作為課件的手段,相比較傳統講授教學模式,雖然在教學效率方面有所提升,中職學生是可以通過生動且直觀的方式來進行學習,但是,這樣的授課手段依然是存在些弊端。例如,專業教師進行計算機基礎教學的同時,學生無法作為課堂的主體,課堂學習依然是教師作為其課堂中心,學生成為被動接受知識的一方。授課速度以及授課的內容相比較而言,教師會呈現出較多、較快的現象,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以及積極性在課堂中,都難以被教師有效調動起來。部分學生一方面會認為專業教師授課內容簡單,學的動力就此失去,另一方面會因教師授課過快,喪失其學習的積極性。
(二)計算機基礎教學的實用性教學內容較為匱乏
曾經開設計算機基礎教學課程是以高等院?;蛘呤侵新氃盒橹?。不過,伴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信息技術的普及速度遠遠超于大眾的想象,在普及力度方面也在加快?,F階段,計算機基礎教學課程在我國大多中小學也已開設,中職院校與這些中小學開設的計算機基礎教學課程比較,相對于有所滯后,過于守舊、不適用的情況時有發生。雖然其具有系統的計算機教學基礎,但是在實用性方面,卻呈現出匱乏之勢。
(三)學生在學習方面會產生較大的差異效果,致使教學效果不理想
對于計算機操作基礎,部分學生在中學期間已經有所掌握,或者是部分學生對于網站設計、計算機拆裝都一清二楚。但是還有一部分學生,在進入中職院校之前,對于計算機完全沒有任何的概念,也沒有對計算機接觸過,如何開機、關機都要從頭學習。這樣的現象造就了學生學習計算機能力的參差不齊,在教學中也無法運用傳統教育將學生統一對待,若在計算機基礎的課堂中,那些能力較好的學生會因此學習興趣受挫,無法建立學習的信心,以至于最終教學效果難以理想。
二、信息化背景下對中職計算機基礎教學的意義以及影響分析
(一)針對式的教學模式,使之因材施教
學生在計算機基礎知識在曾經的教學過程中,會因知識水平、學習手段等的不同,在接受能力方面會有所差距,致使學生自身的潛能、個性無法得到有效激發,專業教師利用傳統模式來進行教學,其教學效果也不甚理想,難以得到有效的提升。不過在信息化背景下,以學生個性、潛能作為教學基礎,可因材施教,將學生的潛能很好的激發出來,以此可以使學生依據自身特點來進行針對性學習,并且提升,最終保障了計算機基礎教學的和諧發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以及積極性都得到了很好的調動。
(二)隨時隨地進行學習,教學效果事半功倍
在信息化背景下,相比傳統教育教學的方式,學生的接受知識的地方產生了很大的變化。中職專業教師無論在何時何地發布教學內容,學生都可以根據自身的能力進行相應的學習,教師的教學內容也可以得到相應的完成,最終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的教學效果也得到相應的提升。
(三)教學方式不再單一,以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實施專業教學
在信息化背景下,可以通過個性化、主動化的特征作為計算機基礎教學模式,個別教學方式以學生之間的協作通過互聯網進行有效的強化,學生之間的主動學習得到針對性提升。計算機基礎教學在信息化背景下,學生成為課堂中心,專業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將學生作為其主體性進行關注,專業教師以關注學生、對學生重視,著重于培養學生的想象力以及對學科的創新力,學生不再如傳統教育教學中被動接受學習的模式,是以對學生針對性培養作為其教育方針,以此來培養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以及專業的素養。在這一條件下,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主動性得到良好的提升,最終學生的綜合素養也會得到有效提升。與此同時,教師在信息化的影響下,教學手段豐富多樣,以更加靈活的教學方法使學生與專業教師之間得到及時有效的互動。
三、基于信息化背景下中職計算機基礎教學模式的創新
(一)建立網絡教育教學平臺
利用互聯網信息資源,對計算機基礎教學進行晚上,構建其計算機網絡平臺,也就是說,建立網絡教學的系統程序以及相應的數據庫,學生以及專業教師可以通過平臺來進行學習、互動,以此使學生的學習更加便捷。不過,網絡教學平臺中應設有賬戶管理、學生學習、教師教學這三個重要的功能項,與網絡教學的優勢會因平臺的構建得到充分的發揮,以教學的網絡化、視頻化,通過生動、形象的方式呈現在學生面前。建立網絡教育教學平臺可以將傳統中較為滯后的教學方式進行完善,學生可以隨時隨地針對能力完善自身不足。與此同時,通過網絡平臺的構建,學生之間或者師生之間可以進行有效的互動,對專業教師布置的作業可以及時接收。不過,相關的平臺管理者需要將管理工作做好,為提升專業教師的教學質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通過平臺的構建得到穩步的提升,對于計算機基礎知識的相關學習,學生可以依據自身能力針對性的得到滿足,從而建立起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F代化教學的本質通過網絡教學優勢的發揮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二)以分層次教學滿足學生實際的學習需求
教學內容在中職計算機基礎教學中可以分為兩部分,其一是選修部分,其二是學習內容部分。現階段,系統組成基礎知識、操作系統介紹、辦公自動化操作等是部分我國大部分中職院校的計算機基礎教學課程的內容,這些教學內容是學生必須學習的,與此同時,教師會針對性地根據專業需要來開展選修部分的教學內容,專業教師通過這種分層次的教學模式,針對性的使學生學習需求得到滿足。
(三)開放式教學模式
教師的專業素養會直接影響到網絡平臺的教學模式,因此,對專業教師的要求要有所提升,在機房應布置門禁系統,學生通過一卡通可進入機房。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以引導學生學習作為其任務,對學生的學習中遇到的難題予以及時的解決。與此同時,應依據教學的內容、教師來對機房進行使用的劃分,為學生打造一種開放的教學模式,學生依據自己的學習興趣、知識能力有選擇的進入機房學習,學生通過開放式的教學模式,提升學習的主動性,教師教學的針對性也因此得到提升,最終中職計算機基礎在教學上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四、結語
總而言之,我國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在生活以及工作上網絡信息技術都得到了快速的普及和運用,基于我國信息化背景下,現階段中職院校的教育也得到了普遍的關注,計算機基礎的傳統教育教學在中職院校相對滯后,如何將信息化技術與中職院校計算機基礎教學進行有效的結合,是目前我國中職院校教育者需要研究的關鍵課題。在信息技術的影響下,我國中職計算機基礎教學針對存在的問題,及時進行解決,因材施教,以多樣化教學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最終提升專業教師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蔣敏.中職計算機基礎教學方法的改革和創新[J].職業教育研究,2014,(04).
[2]楊磊.淺談中職計算機基礎教學模式創新路徑[J].才智,2016,(36).
[3]曹永紅.淺談中職《計算機基礎》教學的改革與創新[J].中學教學參考,2013,(20).
[4]吳振東.“互聯網+”背景下的計算機基礎教學模式探索[J].教學與教育信息化.2017,(19).
(作者單位:吉林工貿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