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詩敏
摘要:舞蹈教育是一門極具藝術形式的教學課程,舞蹈課程的開展對于學生有著很好地促進作用。通過舞蹈教學,既可以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依靠舞蹈塑性,糾正學生不良的習慣,鍛煉學生的身體;還可以提升學生的藝術能力、審美能力、溝通能力、創造能力、自信心等。相較于其他文化課程教學,舞蹈教學有著更加開放、自由的教學環境,適合學生想象力、創造力的發展,有助于學生全面發展。本文主要研究職業院校舞蹈教學的現狀并提出創新舞蹈教學的相關建議。
關鍵詞:職業院校 舞蹈教學 創新
舞蹈是一門深受人們喜愛的藝術形式,舞蹈教學班也隨處可見,適用于不同年紀的人群。無論是普通教育,還是職業教育都紛紛開始舞蹈班,進行舞蹈教學。舞蹈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一項內容,對于學生的成長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普及舞蹈教育對于學生發展有著如下意義:首先,舞蹈教育不屬于精英教育,而是一種普通教育,涉及到學生學習的各階段,任何人都可以接觸和學習舞蹈。其次,舞蹈教育有助于學生全面發展,提升學生綜合素質。舞蹈教育的開展,對于學生的提升是比較全面的。最為主要的改變是塑造學生的身形,學習舞蹈的學生體型更加優美,有助于學生的身體發育和健康發展。最后,舞蹈教育對于學生審美能力、創造力和想象力有著很好地提升?,F階段,舞蹈教育在教學過程中,教學模式過于傳統,也就是教師教授舞蹈動作,學生被動學習,期間學生缺乏思考,學生的創造力受到很大限制,影響學生的發展。因此,舞蹈教學開展創新教育很有必要。
一、舞蹈教學的作用
首先,塑造學生形體。舞蹈教學則可以很好地改善學生的身體情況,通過舞蹈動作的學生,塑造學生的身形,學生在練習舞蹈動作時,身體的協調性得到提升,身體素質也得到提升。其次,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舞蹈是一門藝術形式,舞蹈是集合動作、音樂、情感為一體的藝術形式,學生通過舞蹈學習,學會欣賞美,懂得美,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再次,提升學生的創新思維 。舞蹈的編排并非固定不變的,而是可以自主創新的,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即興發揮,也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舞蹈編排,以此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最后,提升學生的溝通和交際能力。舞蹈學習可以讓學生更加自信,提升學生的溝通能力和交際能力。
二、職業院校舞蹈教學現狀分析
首先,學生之間的舞蹈水平差距較大。學生之間的差距較大,有的學生身體協調性較差,沒有舞蹈的功底,有的學生有一定舞蹈基礎,學習舞蹈起來更加的容易,學生之間水平差距較大,增加教育難度。其次,教學方法比較落后。舞蹈教師在教學時,口頭講解舞蹈要領,示范動作,學生模仿舞蹈動作,這種舞蹈教學方法,有著一定的直觀性,但是學生重在模仿動作,缺乏思考和創新性。再次,舞蹈教學缺乏足夠重視。職業院校是培養專業就業人才的學校,對于專業技能教學十分重視,對于舞蹈教學則表現出重視度不足的情況。最后,學生積極性不足。舞蹈學習,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一個動作可能需要多次的訓練,更有可能出現一些扭傷或者摔傷的情況,學習舞蹈的枯燥和艱辛,造成學生學習舞蹈的積極性較低。
三、職業院校舞蹈教學的創新策略
針對現階段職業院校舞蹈教學方面存在的情況,舞蹈教師急需轉變教學思路,通過創新的方式來改變這一局面。介于此,本文提出舞蹈教學的創新策略,主要從三方面舞蹈的教學思維、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方面進行創新。
(一)教學思維的創新
傳統的舞蹈教育更多地關注學生的舞蹈技能,教學重點在于讓學生掌握某個舞蹈動作,重視學生身體智能的培養,忽視學生其他能力的培養,比如,學生的審美能力、協調性、節奏感、創新力等。教學組織方面,舞蹈教學無非是教師動作演示和講解,學生自我訓練,這種教學組織方式,比較單一。因此,舞蹈教師需要轉變教學思維,舞蹈教學更多地關注學生多方面能力的培養,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師應該認識到舞蹈教學是一個審視、實踐、創新的過程。也就是舞蹈教學首先,審視。也就是培養學生審美,讓學生觀看舞蹈視頻,學生對舞蹈有一個直觀的認識,這是學習舞蹈的基礎。比如,學生通過舞蹈視頻,可以看到民間舞的多種形式以及優美的舞姿;感受到拉丁舞的節奏感和舞蹈的神韻等。其次,實踐。也就是進行舞蹈教學和舞蹈訓練。學生對舞蹈有著較為直觀的認識之后,教師組織學生學習舞蹈,從基礎的舞蹈動作做起,循序漸進,不斷提升舞蹈的連貫性。學生則通過簡單的舞蹈動作,開始練習,不斷實踐,進而掌握舞蹈動作,提升舞蹈技能。最后,創新。這是舞蹈教學的重點內容,也應該是教師著重培養學生的技能。舞蹈的魅力在于有著一定的形式,但又不拘泥于形式,可以大膽地進行舞蹈的創新。舞蹈教學本身就是一個較為開放和輕松的平臺,學生在開放自由的教學環境內,想象力和創造力都得到很好的發揮。教師以自我為榜樣,在學生掌握一定舞蹈基礎之后,編排舞蹈,讓學生學習和表演,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自主進行舞蹈的編排,以表演的方式,呈現出來,這樣才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舞蹈、喜愛舞蹈,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積極地參與到舞蹈學習和創作中。
(二)舞蹈教學內容的創新
教學內容是舞蹈教育需要創新的重點內容。傳統的舞蹈教學內容比較固定,局限在一些舞蹈動作的教學或者單個舞曲的教學,這種教學方式,屬于硬性的教學方式,不僅教學內容顯得枯燥乏味,而且不利于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學生被動地接收舞蹈知識,難以激起學生的興趣。因此,舞蹈教學應該從創新的角度出發,不斷豐富舞蹈的教學內容。舞蹈教學內容的創新,應該本著“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學生才是舞蹈學習的主體,舞蹈教學內容的拓展則應該傾向于學生的舞蹈需求,滿足學生對于舞蹈多樣化的需求,促進學生個性化成長。介于此,教師在創新舞蹈內容時,應該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及當前時下舞蹈流行以及熱門元素融入起來。比如,《這就是街舞》網上關于街舞的真人秀節目,許多年輕群體比較傾向這種炫酷的舞蹈,可以做為舞蹈教學的課外拓展內容,讓學生學習;又比如,抖音上流行的海草舞、囧架架等舞蹈形式,將新潮元素引入,更好地迎合年輕人的思想,這才是拓展教學內容的關鍵。舞蹈教學只有擺脫重復單調的舞蹈動作訓練,學生的興趣才能得到提升。
(三)舞蹈教學方法的創新
舞蹈教學方法的創新需要圍繞學生,進行舞蹈的創新教育。首先,因材施教。學生在舞蹈方面存在差異,對于舞蹈教學以基礎教學為主,循序漸進,由淺入深,不斷提升舞蹈的難度。其次,學生舞蹈創新。舞蹈是一種表達和展示自我的藝術形式,鼓勵學生在學習舞蹈的同時,進行舞蹈動作的創新,強化學生舞蹈能力和舞蹈創新能力。最后,多樣化的舞蹈教學形式。舞蹈教學大多采取演示講解、模仿練習的方式,為了提升教學效果,創新教學方法,比如,借助多媒體或者一些軟件,播放舞蹈視頻,讓學生欣賞一些優秀的舞蹈作品,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動作回放或者分解的方式,教師將舞蹈動作以視頻或者圖片的方式,進行分解,學生一邊觀看,一邊聽講,更加直觀地看到舞蹈動作,記住動作的關鍵點。教師也可以通過微課的方式,收集或者制作一些教學資源,分享給學生,讓學生觀看和練習。此外,開展多種形式的舞蹈活動。教師可以將學生劃分為小組,小組內的學生共同進行舞蹈的編排,以小組集體舞蹈演出的方式,對學生的舞蹈學習情況以及舞蹈編排情況進行點評,既可以調動學生的興趣,又可以讓學生互相幫助,一邊提升舞蹈表演能力,一邊提升舞蹈創新能力。
四、結語
綜上所述,舞蹈教學對于學生而言有種重要意義,既可以鍛煉學生身體,又可以提升學生的內在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職業教育舞蹈教學存在重視度不足、學生積極性差、教學模式落后等情況,因此,職業院校舞蹈教學需要更新教學觀念,注重培養學生的多元化智能;完善教學內容,結合學生舞蹈興趣和發展需求,豐富教學內容;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舞蹈興趣。
參考文獻:
[1]粟清玲.論高校舞蹈教學創新性開展實踐研究[J].黃河之聲,2016,(10):59-59.
[2]許霓.中國傳統舞蹈教學的創新研究[J].浙江藝術職業學院學報,2009,(01):103-106.
[3]王云珠.以學生為主體的高校舞蹈教學創新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17,(28).
[4]徐愛華.在舞蹈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教學策略[J].浙江外國語學院學報,2002,(01):102-106.
[5]封霓.在舞蹈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教學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7,(17).
(作者單位:湖南外國語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