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霞
【摘 要】
目的:探討護理干預在預防下肢骨折術后并發深靜脈血栓的應用效果。方法:在我院選取74例下肢骨折患者為研究對象,將其抽簽分為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措施)和研究組(采用預防性護理措施),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實施效果。結果:干預結束后,研究組患者的深靜脈血栓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護理總體滿意度為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結論:對下肢骨折術后患者實施預防性護理干預可以明顯降低深靜脈血栓的發生率,并對護理滿意度的提升有很好的促進作用,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護理;下肢骨折;深靜脈血栓;滿意度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reventing deep venous thrombosis after lower extremity fracture. Methods:74 patients with lower extremity fracture were selected in our hospital and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routine nursing measure) and research group(preventive nursing measure) to compare the nursing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Results:After the intervention,and the overall nursing satisfactio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
Key words: Nursing; Lower extremity fractures; Deep venous thrombosis; Satisfaction
【中圖分類號】 R197.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3783(2019)02-03-117-01
下肢骨折在臨床的發生率較高,主要采取手術治療方案,但是患者術后下肢靜脈血流滯緩、血液高凝容易導致出現下肢深靜脈血栓[1],有研究顯示,下肢骨折術后深靜脈血栓的發生率高達45%-70%。深靜脈血栓會導致患者出現瘀血性潰瘍、靜脈曲張等,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不利于術后肢體功能的恢復。所以在患者骨折術后實施護理干預是很有必要的。為探究預防性護理干預的實施效果,本文選取74例下肢骨折行手術治療的患者進行對照試驗,取得部分陽性數據,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于2017年11月-2018年11月,在我院選取74例進行手術治療的下肢骨折患者進行研究,抽簽分為對照組(37例)和研究組(37例),對照組男21例,女16例;年齡31-72(44.5±2.8)歲;骨折部位:髖部11例,股骨干11例,股骨頸15例;研究組男23例,女14例;年齡32-74(45.2±3.1)歲;骨折部位:髖部13例,股骨干12例,股骨頸12例。本研究中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將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骨折部位等資料進行對比,P>0.05,可以進行研究。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取的是常規護理干預,包括對患者進行心理指導,、健康教育等措施。研究組患者在此基礎上實施預防性護理干預,包括:(1)體位護理,患者術后臥床期間應指導其將患肢抬高至心臟水平20cm以上處,護理人員可以對患者實施肢體按摩[2],促進靜脈血回流;(2)早期康復訓練,術后臥床期間護理人員指導患者進行踝關節的屈伸練習以及股四頭肌的收縮練習,鍛煉肌肉和關節促使血液循環;在病情好轉后,指導患者及早下床鍛煉,適當進行膝關節的屈伸,鍛煉強度不宜過大,避免造成術后疼痛;(3)用藥護理,對有靜脈穿刺需要的患者應避免下肢穿刺引起血管損傷,在使用溶栓藥物時,應向患者及家屬詳解藥物有可能出現的副作用,告知患者不必恐慌,堅持用藥;(4)飲食護理,指導患者以低鹽低脂、高維生素高蛋白質為飲食標準,多吃水果和蔬菜,防止便秘,避免排便用力影響靜脈血回流。
1.3 觀察指標
下肢深靜脈血栓的發生情況:當使用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進行下肢深靜脈血管掃描時,出現血流細緩,血管內回聲減弱或消失則判定出現深靜脈血栓;護理滿意度:通過醫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問卷測評,問卷包括護理技能、服務質量、護患溝通、健康指導等方面內容,共計25個題目100分,將問卷滿意度分為非常滿意(85-100分),滿意(65-84分),不滿意(<65分),患者總體護理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 23.0軟件包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
本研究中指標均為計數資料,用(n,%)表示,檢驗方式卡方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 結果
2.1 患者的深靜脈血栓發生率
2.2 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3 討論
患者進行下肢骨折術后需要臥床靜養,導致下肢靜脈血流速減慢,手術會造成血管壁的損傷,降低血液中的抗凝蛋白細胞水平,使血液易凝增加下肢深靜脈血栓的風險。對患者術后實施預防性護理干預通過體位護理、康復鍛煉以及飲食護理保證靜脈血回流,血液循環通暢,降低靜脈血栓的發生率。本研究中,實施預防性護理干預的研究組患者的深靜脈血栓發生率明顯低于實施常規護理的對照組患者,并且其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對下肢骨折術后患者實施預防性護理干預可以明顯降低深靜脈血栓的發生率,并對護理滿意度的提升有很好的促進作用,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郭春麗.聚焦解決模式對下肢骨折手術患者心理狀態及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7,14(19):71-73.
[2] 孫建云.下肢骨折術后深靜脈血栓的預防性護理干預[J].雙足與保健,2018,27(07):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