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史英
【摘 要】
目的:觀察無創傷性修復技術在乳牙齲齒患兒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在2017年2月到2018年2月于我院診治的乳牙齲齒患兒中選取56例為對比分析對象,按照抽簽法將其分為傳統組和無創組,每組各28例。傳統組采用傳統的修復技術,無創組則采用無創傷性修復技術,對兩組的治療成功率和患兒的配合度進行對比,并分析。結果:在治療成功率上,無創組高于傳統組;在患兒配合度上,無創組高于傳統組。兩組結果的比較上,均為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無創傷性修復技術可以增加治療的成功率,并且可以保證患兒的配合度,對于乳牙齲齒患兒的治療有臨床意義。
【關鍵詞】無創傷性;修復技術;乳牙齲齒;效果觀察
【中圖分類號】 R24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3783(2019)02-03-181-01
齲齒會對乳牙本身帶來危害,直接造成牙體缺損。還會引發牙髓病,根尖周病,最終導致殘冠,殘根,乳牙早失,使孩子降低或喪失咀嚼功能,甚至影響繼承恒牙的萌出,造成恒牙釉質發育不全、恒牙異位萌出等。乳牙齲齒還會造成對食物的切割,磨細不充分,加重腸胃負擔,影響兒童營養吸收。乳牙齲齒的治療目的是終止齲齒的發展,保護牙髓的正常活力,避免因齲齒而引起的并發癥,恢復牙體的外形和咀嚼功能,維持牙列的完整性,使乳牙能正常地被替換,有利于頜面骨生長發育。臨床多使用傳統的治療方式,但是由于會有疼痛感,且窩輪機發出的聲音大增加了患兒的恐懼感,造成患兒的配合度差,很難保證治療的完整性,導致治療成功率也隨之下降,并且還會對患兒的心理造成影響,所以安全有效的方式是保證治療效果和患兒配合度的最佳方式,而本文就無創傷修復技術做如下研究。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在2017年2月到2018年于2月我院診治的乳牙齲齒患兒中選取56例為對比分析對象,分為傳統組和無創組,每組各28例。無創組里,男性患兒13例,女性患兒15例,傳統組里,男性患兒17例,女性患兒11例,所有的患兒年齡均在6周歲以下,并且都存在1 個或多個齲齒,為中等深度的乳后牙合面齲,洞口均大于1 mm,允許最小刮除器進入齲洞,并且本次研究均在所有患兒家屬同意下進行,所有患兒均無其他牙體牙髓疾病,例如:無牙痛史或牙髓暴露現象,無伴有牙髓炎及根尖周病變的患兒。綜上所述,患兒在一般資料上無差異性,可以進行對比研究。
1.2 所用方法
傳統組采用傳統的高速渦輪手機和小球鉆去除齲壞組織,對窩洞進行清洗、隔濕、消毒、干燥等工作后使用玻璃離子充填材料進行填充,然后合理的對咬合情況進行調整,打磨成形無咬合高點后涂抹凡士林。
無創組采用無創傷性修復技術進行修復,首先對患兒進行行為誘導后對患兒口腔進行全面的沖洗,保持口腔的清潔度和濕潤度,再用棉球將患處的牙擦干,在齲壞組織涂布去腐凝膠后使用鋤形器將齲壞的牙體組織徹底祛除,并且將洞口適當的擴大,再用挖匙將壞掉的組織刮除,對窩洞進行清洗、隔濕、消毒、干燥等后使用牙本質處理滴劑對窩洞進行涂抹,再利用玻璃離子充填材料充填窩洞,確保窩洞完全充填,不留空隙,并且壓緊,最后在充填材料上涂抹適量的凡士林,保持30秒的時間,再利用咬合紙調整充填材料位置,確保無異常后再涂抹適量凡士林,打磨雕刻無咬合高點后完成修復。并囑咐患兒家屬在1小時內不要讓患兒進食。
1.3 觀察指標
1.3.1 觀察兩組患兒的治療有效率。治療有效率包括顯效,有效,無效。顯效:修復完好;有效:治療后邊緣有輕微磨損;無效:治療后充填體脫落,導致出現其他病癥。治療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x%。
1.3.2 觀察兩組患兒的配合度。配合:患兒在治療期間不干擾治療、安靜。不配合:患兒在治療期間亂動、哭鬧等,干擾治療。
1.4 統計學分析
本次研究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以例數(n)、百分數(%)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
2 結果
2.1 兩組患兒的治療有效率比較
無創組患兒治療有效率為92.9%,傳統組患兒治療有效率為71.4%,無創組治療有效率顯著高于傳統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兩組患兒的配合度比較
無創組28例患兒中,配合治療的患兒有27例,占總數的96.4%;不配合治療的有1例,占總數的3.6%。傳統組28例患兒中,配合治療的患兒有19例,占總數的67.9%;不配合治療的有9例,占總數的32.1%。結果顯示無創組患兒的治療配合度顯著高于傳統組(p<0.05)。
3 討論
齲齒屬于兒童常見病,由于兒童的牙本質較薄,礦化程度差,而且家長和患兒對口腔健康意識較為缺乏,所以才會導致齲齒的發生,影響患兒身體正常發育。如不及時采取有效治療,導致炎癥擴散,則會引起牙髓病、根尖周病等,影響患兒生活質量。因此,對患兒采取及時有效的治療,意義重大。以往傳統的修復技術,容易對患兒產生較為嚴重的疼痛感,導致患兒哭、鬧,不配合治療,造成治療失敗,嚴重者甚至會引起醫療糾紛。隨著現代醫療技術不斷的發展,臨床上無創性修復技術在對乳牙齲齒的治療上得到了眾多認可,無創修復技術是利用手動器械去除齲壞組織的同時利用黏接性修復材料對齲洞進行修復。手動的這種治療方式可有效的降低損傷、減輕患兒恐懼感,提高患兒在治療期間的配合度。該種修復技術采用的是玻璃離子材料,該材料具有一定的耐磨性、粘結性,可使牙釉質與牙本質有效結合,固化后還可釋放氟離子,進而提高抑制齲齒發生的效果,避免了牙髓炎、根尖周病等其他癥狀的發生,因此,逐漸被更多患兒家屬認可。另外,患兒家屬需每日指導患兒如何正確刷牙,保持口腔衛生清潔,本研究結果表明,無創組28例患兒中治療有效的有26例,治療有效率為92.9%,顯著高于傳統組的71.4%。在患兒配合度上,無創組28例患兒中,配合治療的患兒有27例,占總數的96.4%,傳統組患兒的配合度為67.9%,無創組顯著優于傳統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無創傷性修復技術在治療乳牙齲齒患兒中,效果顯著,可有效提高治療效果,還可以改善患兒的配合度,及時阻止齲病進展,提高患兒生活質量,維持乳牙列完整性,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陳波.無創傷性修復技術在乳牙齲齒治療中的應用價值探究[J].飲食保健,2018,5(7):58.
[2] 許巖,劉樂華,鄭雪飛等.無創傷性修復技術治療兒童乳牙齲齒的臨床效果分析[J].醫藥前沿,2016,6(28):140-141.
[3] 鄭司鵬.無創傷修復技術對患兒乳牙齲齒的療效評價[J].醫學信息,2015,(36):6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