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迪
摘要:為了進一步解釋英語表述中一些特定的語言現象,對動詞時態的意義及詳細用法進行探究十分重要。基于此,筆者分析了情境時間、說話時間與話題時間之間的關系。最終得出,英語時態表述的是說話時間與話題時間之間的關系,而不是說話時間與情境時間之間的關系。
關鍵詞:英語動詞時態;說話時間;話題時間;情境時間
引言
當前,關于英語動詞時態的論述已經有很多,但是在實際的使用中,面對過于時表示過去時間的基本英語語法規則也會產生一定的困惑。例如,在英語的一些用法中,利用過去式表示的情境并非都已經成為過去。一般情況下,利用過去時態表示過去時間是正確的,但是其并不能解釋一些特定的語言現象。例如,使用“一般過去時表示的過程不論是動作還是狀態都已經成為過去”這一說法無法解釋“過去式情境并非都已經成為過去”。所以,必須要對應用動詞時態的意義及用法進行詳細的解讀與分析。
一、情景類型與情境時間
(一)情境時間
如果將語言表述的內容定義為情境,則情境時間就是該情境存在或持續的時間。但是,在實際的句子中,動詞都會以一定時態的形式出現,所以十分容易出現時態表示的時間與情境時間(即話語表述情境存在或持續的時間)相混淆的問題。在高中英語學習中,一般不會區分出這兩種不同時間的關系,所以得出結論的準確性較低。為了更好的解釋“過去式情境并非都已經成為過去”這種情景,要將時態表示的時間關系與情境時間進行區分。
(二)情境、情境時間與時態的關系
在對情境、情境時間以及時態的關系進行分析時,必須要明確說話時間、話題時間以及情境時間的不同。說話時間在高中英語學習中有所接觸,但是情境時間和話題時間并未涉及。情境時間以及話題時間這兩個概念的提出主要是為了區分時態表示的時間關系和話語表示的情境可能存在或是持續的時間,也就是上文說的情境時間。
話語的非限定部分,即話語詞義剔除限定成分(例如時態標記等)后剩余的部分表示了情境。而情境時間主要指話語非限定成分表述的情境存在或持續時間。由上述分析能夠得出,情境、情境時間與時態并不存在關系。
(三)一狀態詞匯內容與零狀態詞匯內容
話語非限定成分表述的內容也可以稱為話語非限定成分的詞匯內容。例如,The desk was wooden.和The window was open.這兩個句子中非限定成分的詞匯內容為the window be open和the desk be wooden.誠然,the window be open和the desk be wooden都表示狀態,但是這兩個詞匯內容所表達的情境存在一項重要的區別,即the window be open雖然表示了一種狀態,但是這種狀態是暫時的,隨時都可能發生改變。對于這一種狀態,可以稱其為1-state content(一狀態詞匯內容)。而the desk be wooden表達的狀態具有永久性,并不會發生改變,可以稱其為0-state content(零狀態詞匯內容)[1]。
對于一狀態詞匯內容和零狀態詞匯內容來說,最大的區別在于,一狀態詞匯內容中的動詞可以使用現在完成時,但是零狀態詞匯內容中的動詞則不可以使用該時態表示。也就是說,可以用“the window has been open”的表述,但是不能使用“the desk has been wooden”的表述。
(四)情境時間與說話時間的關系
在非限定成分的詞匯內容表述中,還存在一種情況,以“Sam open the window”一句為例進行說明。在該句中,“open”這一動詞的詞義存在著兩種相互矛盾的狀態,即從“關閉(不是開著)”的狀態轉變到“開著”的狀態。對于這中情境來說,其具有2-state content(二狀態詞匯內容)。此時,情境中存在的兩個狀態是相互矛盾的,并不能夠同時取得,而是需要依照一定的內在順序來實現[2]。在二狀態詞匯內容中,前一個狀態可以稱為來源狀態,后一個狀態可以稱為目標狀態。具體來說,在“Sam open the window”這一情境中,“門關著”是來源狀態,相對應的,“門開著”這一狀態為目標狀態。
結合上述的分析能夠看出,情境具有不同的類型,而這種分類與動詞的時態并不存在關系,而是直接由話語中的非限定成分的詞匯內容所決定的。結合情境類型的不同,情境時間的長度也存在差異。例如,the desk be wooden表示了長期的、甚至可以說是永久存在的情境;the window be open所表示的情境可長可短;Sam open the window所表示的情境持續時間較短,一般在一個瞬間就能完成。由此可以看出,話語非限定成分的詞匯內容決定了情境時間的長短,與動詞的時態并不存在關系。
二、話題時間與時態
(一)話題時間
概括性的來說,話題時間為一個時間段,而對特定場合做出的表述在而被限制于這一時間段中。話題時間將情境時間與說話時間有效連接[3]。例如,當被要求對昨天(某天)某一時間的某一場合做出表述時,可以用“The box was open and it was wooden.”這一語句來完成。雖然,句中的“box”可能在現在依舊處于打開的狀態,且仍舊為木質的,但是動詞仍使用了過去時態,而并非使用現在時態。這主要是因為主體僅被要求對過去的某一時間的情況展開描述。此時,被要求表述的情境所處的一段有限時間就為話題時間。
對于話題時間來說,其可短可長。例如,“The box was open and it was wooden.”一句中的話題時間就是昨天(某天)的某一時間;而在“Twenty - three is a prime number.”一句中,話題時間很長,且這一表述的并沒有時間的限制,屬于永久性陳述。
(二)動詞時態表示的時間關系
結合上文的分析能夠了解到,情境時間與時態并不存在關系,且與說話時間也不存在直接的聯系。而話題時間則與說話時間有直接的關系。對于英語動詞時態來說,其表述的并非說話時間與情境時間之間的關系,而是說話時間與話題時間之間的關系。所以,動詞的過去形式意味著話題時間在說話時間之前產生;現在時意味著話題時間將說話時間包含在內。
在這樣的解釋方式下,對于零狀態詞匯內容來說,情境時間可能會持續較長的時間,甚至會超過說話時間。但是,由于表述中的動詞使用了過去式,所以僅表示了對過去某一場合的情境展開陳述;對于一狀態詞匯內容來說,情境可能會持續較長時間,也可能在說話時間發生前就已經停止。但是,由于表述中的動詞使用了過去式,意味著話題時間發生于說話時間前,所以僅表示了對過去某一場合的情境展開陳述;對于二狀態詞匯內容來說,來源狀態轉變至目標狀態這一段時間在話題時間之內,且由于表述中的動詞使用了過去式,所以這一轉變(情境)僅在說話時間前產生,并不能延續至說話時間。
總結
綜上所述,為了更好的解釋“過去式情境并非都已經成為過去”這種情景,要將時態表示的時間關系與情境時間進行區分。經過分析能夠發現:情境、情境時間與時態并不存在關系,而是直接由話語中的非限定成分的詞匯內容所決定的;結合情境類型的不同,情境時間的長度也存在差異;英語動詞時態表述的并非說話時間與情境時間之間的關系,而是說話時間與話題時間之間的關系。
參考文獻
[1]鄧雅琪.英語動詞時態的學習思路分析[J].現代交際,2017(22):176.
[2]何舉純. 英語動詞時態非范疇化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4.
[3]鄒璇. 當代英語動詞時態體系的認知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3.
(作者單位:沈陽市第十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