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皓明
摘要:隨著經濟的發展,對于交通運輸的依賴性逐漸增強,我國的城市道路建設不斷發展,在道路的質量評價中,道路橋梁的質量性能是重要的參考因素,道路橋梁的質量直接影響著道路的性能,當前我國的道路橋梁工程建設施工不斷完善,但是依然存在著施工裂縫的現象,嚴重制約著道路橋梁的安全性能和車輛通行舒適性,施工裂縫也是道路橋梁施工中存在的常見問題。文章主要就對道路橋梁施工裂縫的成因及防治進行分析和闡述。
關鍵詞:道路橋梁;施工裂縫;成因;防治
1 道橋項目施工導致的縫隙類型以及成因簡述
1.1 材料質量引起的裂縫
對于道橋項目來講,施工中必然離不開混凝土。眾所周知,混凝土的主要構成材料有水泥以及骨料和砂子。假如其中的任意一種材料的品質不達標的話,就會導致混凝土的品質變差,最終生成裂縫。比如砂石的尺寸不符合規定,直徑大于規定的數值,材料間的配比不正確等都會導致混凝土存在較為明顯的縫隙。當水泥或是水的比例變大的話,就會使得總體的強度受到影響,最終使得材料的收縮比變弱,導致縫隙問題出現。同時,在配比的時候,假如使用了過多的礦物質的話,就會使得水泥以及骨料失去了原本的黏合力,總體的抗壓水平就會變弱。假如砂石中的泥土的比例太高的話,配比的時候就會增加水的比例,導致混凝土失去原有的防滲能力和抗凍水平,如果其長久的處在較低的氣溫中的話,出現裂縫問題的幾率就明顯的增加很多。
1.2 施工過程形成的縫隙
導致工藝質量不達標的原因非常多,具體來講:澆筑不達標、鋼筋捆綁不正確、振搗工作開展不到位、模板的強度較低。混凝土構件的施工不合格會造成各種裂縫的產生,特別是在細長薄壁結構中更容易出現;混凝土結構的保護層過厚,會加厚承受負彎矩受力筋保護層,導致構件的有效高度減小,造成和鋼筋垂直的裂縫;混凝土的振搗施工不合格,產生的蜂窩、孔洞等都是橋梁路面裂縫的源頭;如果混凝土的澆筑過快,在凝結后就會造成硬化,造成塑形裂縫,同時混凝土的攪拌、運輸時間過長,就會造成水分的損失,引起混凝土的結構坍塌;當分段澆筑的時候,必須認真處理其接縫處,假如在澆筑的時候中途停止的話,就會導致面層各處的水分不均衡,進而會形成橫向縫隙,如果未認真清理接觸面或是沒有正確打毛的話,也同樣會導致裂縫問題出現;施工模版的強度不足,側向作用力過大,造成模版變形,影響混凝土結構的強度。
1.3 溫度的原因
對于混凝土結構來講,它本身的抗溫能力不是很好,假如外在環境的氣溫和結構自身的溫度之間的差值較為明顯的話,就會導致結構受到嚴重的損害。除此之外,如果結構在變形的同時受到來自外在的力影響的話,兩種力的共同影響之下,它的結構就會改變,嚴重的話還會使得結構塌陷。在特殊情況之下,假如工程的溫度應力比它承受的荷載力要大的話,就會導致溫度裂縫形成,而且這種裂縫會隨著氣溫的改變而改變。除了上述之外,日光照射同樣會導致結構收縮或是擴張,由于道橋工程通常處在外在環境之中,特別是在夏天的時候,長久的高溫會導致其表面受熱不是很均衡,從而導致溫度裂縫。
1.4 荷載對橋梁的影響
道路橋梁的基本功能就是承擔交通工具的行駛,自然會承載不同形式的壓力,包括機動車的動力荷載、配套設施的靜態荷載等。如果承載的重量超過了道路橋梁本身能夠承受的壓力,那么長此以往,建筑主體便會出現裂縫。由于荷載因素導致裂縫的種類也有差異,可以分為扭曲式裂縫、局部裂縫、重力型裂縫等,這些不同荷載形式導致的裂縫的基本特點也有區別。
2 橋梁裂縫常見裂縫處理方法
2.1 表面修補的方法
該方法是使用幾率最高,而且難度最低的一種方式,它主要適合用來處理表層的縫隙,對于那些未對總體產生影響的深層縫隙也可以使用。具體的過程如下。第一,先確定縫隙的位置,并用泥漿等材料涂抹它的表層。第二,把瀝青等防腐能力強大的材料涂抹到最外層。第三,使用纖維布等遮蓋。此時就可以避免縫隙急需擴大了。
2.2 置換混凝土的方法
顧名思義,該方法指的是將之前干凈的混凝土清理掉,然后在該位置重新灌注混凝土,該方法適合用來處理較為明顯的縫隙。
2.3 化學防護的方法
利用電化學理論,將環境要素改變,以此發揮出它們的防腐效果,目前常用的化學防護措施有三種,分別是陰極防護法、氯鹽提取法以及堿性復原法。
3 道路橋梁施工裂縫的防治
3.1 認真把控材料
在開展具體的建設工作的時候,不但要切實依據規定進行施工工作,同時還要控制好原料的品質。在采購的時候必須選擇質量達標的材料,假如條件允許,盡量選擇收縮能力較低的材料。如果砂石尺寸不正確或是材料間的配比不當的話都會導致其性能變差,引發收縮。假如砂石中含有過多的泥土的話,就會影響到拌合作用的開展,而且會降低材料自身的防凍能力。除此之外,還要明確收縮工藝的使用步驟。在真正開展建設工作之前,應該反復測試,以此來保證配比正確。同時,作為技術工作者,要深入到場地之中監督澆筑等工作的開展情況。結合具體狀態不斷調節配比。
3.2 施工之前做好布局工作
在項目開展之前的設計使其,作為項目的技術工作者必須要深入場地之中,結合項目的實際狀態,從總體上把控項目,并且做出合理的規劃,而且還要依據規定正確布局鋼筋,此過程中不應該忽略機械荷載,保證真實荷載處在可控范圍之內,只有這樣才可以避免縫隙形成。
3.3 關注溫度,避免溫度改變形成縫隙
眾所周知,質量優良的混凝土本身的抗裂能力非常強,因此為了保證混凝土的品質,就要從細節處加以把控,比如要控制好它的攪拌用時,明確運輸方式等,而且在高溫狀態下要及時灑水養護,在低溫環境中要覆蓋保溫,目的是為了盡最大程度的提升它的抗裂能力,避免溫度縫隙形成。
3.4 提高施工質量
采用延緩溫差梯度和降溫梯度的措施,在澆筑前經詳細計算安排分塊、分層澆筑次序、流向、澆筑厚度、寬度、長度、前后澆筑的搭接時間,控制混凝土溫度,并加強振搗,嚴格控制振搗時間、移動距離和插入深度,保證振搗密實,嚴防漏振和過振,確保混凝土均勻密實;做好現場協調組織管理要有充足的人力、物力,保證施工按計劃順利進行。
4 結束語
在當前階段道橋項目建設的過程中,我們無法完全避免縫隙現象出現,能做的就是盡最大努力,通過多種措施降低縫隙問題的發生幾率,將其帶來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我們堅信在廣大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之下,我們國家的路橋項目建設事業一定會開展的更加輝煌,祖國的未來一定會更加美好。
參考文獻
[1]李軍麗. 淺析道路橋梁施工裂縫的成因及防治[J]. 中國高新區,2018(13):218-219.
[2]王亞杰. 高速公路橋梁施工中的裂縫成因及預防措施[J]. 工程質量,2018(2):90-92.
(作者身份證號碼:210323199103015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