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加拿大特約記者 陶短房 ●任重
據路透社29日報道,中國決定取消兩家加拿大公司油菜籽進口許可后,加拿大方面28日表現出明顯更加強硬的態度,要求中國“提供科學證據”。
據報道,加拿大公共安全部長古德爾當地時間28日在一份聲明中稱,目前中方還未就限制性舉措提供證據,將繼續敦促中方提供證據。他還聲稱,“無視科學和違反良好商業與貿易慣例的措施,會損害所有貿易國家力圖維護的聲譽”。古德爾表示,加拿大將從科學、戰略和外交等方面進行力度適當的干預,以產生“可能的最大影響”。
據悉,加拿大油菜籽種植戶一般從4月中下旬開始播種。中國市場的變故讓農民們無所適從。加拿大反對黨保守黨人士28日表示,總理特魯多沒有做出足夠努力幫助油菜籽農戶,并且搞砸了與中國的關系。保守黨議員寫信請求眾議院農業委員會29日召開緊急會議,表示擔心總理對加中關系的錯誤處理會使農民嚴重受害。
事實上,中國海關27日已就在加拿大企業的油菜籽中查出有害生物一事給出細致說明。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當天也表示,中方采取的措施是正常的檢疫安全防范,科學合理,符合中國相關法律法規,也符合國際慣例。
加拿大廣播電臺引述業內人士的話稱,中國長期以來抱怨加拿大輸華油菜籽中含有超標的雜草種子等成分。據《環球時報》特約記者了解,加拿大油菜籽主要種植省份普遍采用以大機械代替人工的模式,在雜質品控方面與推行小地塊勞動力密集型農業的中國存在較大差異。這可能是“油菜籽風波”屢屢發生且難以根本解決的關鍵原因。加油菜籽協會公共事務副總裁伊恩斯稱“對產品品質充滿信心”,但也強調“中方提出一個技術問題,需要技術解決方案”。▲
環球時報2019-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