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曉玲
摘要:近年來,以水閘工程為代表的水利工程建設繁榮發展,水閘工程與人們的生產生活密切相關。了解相關施工技術,嚴把工程質量關,對提高工程項目的穩定性、長效性和安全性有著重要意義。本文結合某施工實例對沿海水閘施工技術進行探討。
關鍵詞:沿海水閘工程;施工;圍堰
一、某沿海水閘工程施工簡介
某水閘工程位于沿海地區,距離出海口約1.2 km,位于已有水閘上游約170 m 處。該水閘共設11 孔,單孔凈寬10 m,總過水凈寬110 m,攔河閘閘室段長131.08 m,閘墩、閘底板長20.00 m,閘頂高程為6.50 m。閘頂上設有7.5 m 寬交通橋、檢修橋、上游人行橋及啟閉機房等建筑物,水閘上下游布置鋪蓋、消力池、海漫和拋石防沖槽。
二、水閘工程施工技術及流程
(一)施工前期準備
1.施工測量
在工程施工前,要進行相關點位的實地考察工作,并與工程設計人員的測量結果進行對比,對重要的水準點、坐標位置做好記錄工作,在施工過程中要妥善保護;為節省成本,應盡量選擇優勢地形;對橫斷面等重要部分要多次檢查測量,及時更新水準點位。對設計圖紙要嚴格審核把關,根據設計人員給出設計的管道走向控制點,測量中線起止點、折點等相關點位,垂直平移直線控制中柱,規劃方向樁并確定好樁號。管道施工過程中要增加水準點的設置,水準點間距控制在百米以內,并且設置地點要對抗外力沖撞。對相關點位要隨著工程的進行定期檢測,檢測結果及時上報工程監測人員。
2.圍堰工程施工
圍堰工程是指在確定閘基位置后在周圍進行的圍護施工,該工程主要起導流作用,對施工條件要求較為嚴格,在導流設計中,要綜合考慮水文特征,氣象因素以及干燥條件。因此,在前期方案中要制定詳細的施工細則,根據實際情況比較優劣,選擇最優方案。為了保證圍堰的穩定性,能抵抗河水沖壓,堰堤迎向水面的部分構造成弓形,坡度比在1/5-1/3之間,背水面用兩排木樁進行加固。木樁排列相互錯開,樁距控制在1.0-2.0m之間,排距通常設置為樁距的1.5倍。樁長4-6m。將麻袋裝滿粘土后堆放在木樁內側,堆放寬度為兩米左右。以1;1的比例混合土石料填筑堰體穩固根基,同時在迎水面填筑厚度為0.5-1.0m的黏土層或油布層,以防滲水、漏水。
3.灌注樁及防滲墻施工技術
鉆孔灌注樁施工前準備主要包括樁位換樣、埋設護筒及巖漿鉆孔。需注意鉆孔水位比護筒底角高0.5-1m,在停鉆時,及時向孔內補水,保持一定的水頭高度,鉆孔作業必須連續進行。在作業過程中,注意土層變化,在變化處要取樣判定,做好詳細記錄。在進行鉆孔施工交接時,要在施工記錄單上注明相關作業事項詳細情況。防滲墻構筑通常采用的施工方法是單管法,為防止噴孔串漿,施工過程中進行間隔操作,每兩空操作一次。具體操作流程為:機器準備-調整機位-鉆空操作-插管調試-高壓注漿操作-作業完成-回收機器。
(二)水閘工程施工
1.基坑開挖
基坑開挖是人機結合的模式開展,初始階段,采用挖掘機進行挖掘作業,但開挖至收尾階段(通常保留0.3-0.4m的厚度)開始進行人工作業,尤其是進行斷面挖掘時,要保證挖掘的方式正確,根據設計要求留一定厚度的保護層,鋪底時挖至標準點位,隨后進行基礎澆筑。在開挖基坑時,記錄相關水文地質變化,將其中與前期設計不符的情況及時上報。設計合適的挖掘斷面,把握好基坑形成的時間點位,督促監理工程師及時檢查驗收。當發現基底無法滿足設計要求時,可以使用砂礫石換填增強基底承載力,在基坑開挖時注意基坑的降排水作業,基坑形成后繼續進行混凝土澆筑作業。
2.基底鋪設護底
原料的使用上,漿砌石要注意選用堅硬實質均勻的條石,石塊表面應無土、平整,并稍加修飾,去除尖銳豁口,凹凸其部分高度不超過2厘米。并將其堆放于施工地附近,以人力方式運至施工地點。施工作業時,使用標桿拉線固定,同時設置高程點,以便隨時監測施工效果是否符合設計標高。石塊砌筑時交錯排列,嚴密無縫隙。施工方式采用邊修邊成的平行流水作業法,使作業成果快速成型,防止天氣等因素影響施工進度。
3. 混凝土澆筑作業
混凝土由水泥,砂和卵石混合而成。卵石顆粒尺寸不宜過大,通常不超過鋼筋厚度的3/4,不能妨礙正常的結構施工;水泥是指普通的硅酸鹽水泥,要符合相關設計要求和國家標準。在進行澆筑作業時,首先要在地基表面土質變化處進行沉降縫的布置,寬度大概在1-2cm,澆筑完成后進行材料填塞作業。在地板進行混凝土施工時利用模板支起來現澆,澆筑時注意模板支放的位置是否準確垂直,尺寸是否符合規定,必須嚴格經由工程師審查無誤才可進行施工作業。
4.設置防水層和進出水口
通常使用油毛氈等材料進行止水施工,將150度高溫的瀝青涂在干燥無雜物的圬工表面,然后迅速平整地貼上油毛氈。進出水口的設置上,需保持水流暢通,嚴格按照設計標準進行結構施工作業,在河道中選取合適的點位位置跌水井與急流槽。
5.填筑墻身兩側
在混凝土固化并設置后止水層即進出口后,進行墻身回填作業。回填作業在兩側同時進行,1m范圍內使用輕型夯實機,超過1m的部分使用重型機械施工,回填部分需分層進行,每完成一層均需加大壓力強度,搗實嚴密,每層厚度控制在2-3dm,施工進程中要對作業效果反復檢測,確保達到設計要求。
6.鋼筋工程
鋼筋的鋪設是為了搭建施工結構,對形成施工框架、保障施工安全至關重要。在其規格的選用上要嚴格遵循設計圖紙和相關材料的要求。在采買時要將采買的材料送檢并檢查出廠上的相關資質,產品合格證等,在制作加工以及安裝的過程中,設置多道檢測工序,保證質量安全,最終符合要求的鋼筋材料上報驗收,開始投入施工使用。在具體的安裝過程中,要緊密結合設計圖紙,運用合理的施工技術,并對焊接過程中的變形、斷裂等情況及時采取措施進行糾正,保證結構施工的穩定進行。
三、施工措施及評價
施工過程中還可能存在的一個風險就是出現坍塌現象。由于開挖工作中會出現較大的高度差,并且繁雜的工序流程、人員操作不當都會影響工程質量。如在開挖后未及時進行澆筑工作,或人員在斷面技術操作失誤等都有可能導致塌方現象的產生。因此,施工準備階段關于水閘的施工圖紙要嚴格把關,反復論證施工圖紙是否結合了工程實況,是否存在細節紕漏;在施工過程中,組織人員反復核查施工作業是否嚴格按照圖紙要求規范有序進行,嚴把質量關,制定相應的施工管理標準以及安全方面的技術保障措施,并嚴格執行。同時,要加強施工人員的培訓教育,制定相應的工程管理監督制度,防止操作失誤及人員腐敗的現象。在后期的驗收工作中,做好維護修整工作。試運行階段,按照設計要求對施工成果進行評價,核實項目施工是否達到設計要求,并對不足之處及時彌補,保證水閘安全穩定運行,
四、結束語
在水閘的工程施工過程中,除了做好前期測量準備,提高施工技術操作的專業水平,除保障工程有序平穩進行外,還需防止水閘施工過程中的坍塌、人員操作上的失誤、材料使用上的不合規,保證工程整體的質量,實現工程預期。總的來說,水閘工程建設的技術推進工作對我國水利事業發展有重要的意義,必須通過形成完整的技術體系和制度規范使其得到保障,從而推動我國水利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李紅娜.水閘工程施工主要技術措施研究[J].黑龍江水利科技,2014(2):107-109.
[2]宮東平.水閘工程施工技術的研究[J].城市建筑,2014(21):306-306.
(作者單位:浙江省正邦水電建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