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愛明
摘要:近年來,我國對人才技能培訓的要求日益嚴格,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各種企業也更加需要人才技能培訓,只有擁有越來越多的超高技能的人才,才能夠適應當今世界的科技發展,才能夠為推動我國的技術創新和科技成果提供重要的力量。而且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企業的發展壓力也越來越大,也更加需要高技能人才,所以說企業對于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高。我國煤炭企業一直以來的發展都非常重要,也越來越重要,現如今每年的畢業大學生越來越多,更多的大學生涌入煤炭企業,從事在煤炭企業的一線工作,去體驗一線工作的樂趣,但是一線工作是非常需要技能型人才的地方,所以說為了我國煤炭企業更好的發展,就需要迫切的對我國的大學生進行技能培訓。那么對于企業來說,企業本身要首先意識到企業是需要越來越多的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更多的加強大學生的人才隊伍建設,只有這樣才能使得企業更好的發展。同時對處于還是學生但是即將要進入企業實習的大學生來說,要有專門的企業技能培訓機制,以及在進入企業之前要進行上崗實習,提供綜合素質能力。
關鍵詞:機電工;培訓模式;探索
一、傳統培訓模式的弊端
以煤炭企業為主,很多企業都與煤炭企業的培訓模式是一樣的,所以我們就來探討一下煤炭企業的企業培訓模式。正如我們所知道的師傅帶徒弟的模式,可以簡稱為以師帶徒模式,就是會以一個非常有經驗的,技能水平特別好的師傅帶領一個新人,讓新人在師傅得帶領下逐漸去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去學會師傅的本領。還有一種模式就是企業公司內部會指定獨立的培訓機構,對剛畢業的大學生或者是企業新人在企業內部制定的培訓機構里邊進行專業的培訓,主要是對一些專業的理論知識的學習以及培養,使得他們在進入正式崗位以后可以懂得理論知識,然后再慢慢學習技能水平。但是這兩種培訓模式都各有利弊,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這兩種模式的弊端,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結合這兩者達到更好的培訓目的。
(一)以師帶徒的弊端
說起以師帶徒的弊端,也是有很多方面的。我們經常說名師帶高徒,這個好像是自古以來的傳承,各個地方,各個企業內部都存在以師帶徒的現象,而且是絕大部分都有,并且現象十分普遍,因為我們會覺得一個擁有高技能水平的師傅去帶一個新人去學習新技能,就像是學校內教師幫助學生授課,教授學生知識,況且在學校內是一名老師教授幾十個學生,還有不錯的成效。況且在企業內,是一名師傅帶領一名新人,這在我們的觀念里邊更是非常容易的事情。然而真實結果卻并不盡如人意,因為我們忽視了一個重要的問題,現如今企業內的師傅有的是自己本身具有很高的技能水平,但是他本身缺乏專業的理論知識,他可能知道是怎么操作,但是他并不能夠專業系統的教會新人怎么操作的原理,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師傅可能本身就是徒有虛名,本身就不具有很高的技能水平,所以也不具備教會新人的水平。
從一方面來說,新學員的在進行以師帶徒這種模式的教學模式中的思想不盡相同。可以見到分為兩個方面來說,從第一個來說,新學員有一些從剛進入企業就不是帶著認真學習的目的來跟隨師傅的,可能就是為了一個工作崗位而已,本身并沒有很大的積極性,有的學員在進入企業培訓時,企業會有一個試用期,試用期在學習后會對學員進行相關考核,所以學員可能只會在試用期期間跟隨師傅學一些本領,技能要領,一旦試用期結束,就會結束用心學習的狀態,因為他們的目的本來就是只是為了一個崗位,所以一旦獲得崗位,就會產生倦怠情節,產生老油條情節,從而不去學習。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有些學員太過于自信,認為自己是大學生,師傅教過的技能水平只需要自己在短時間內就可以學會,然后就只會學習很短的時間,就覺得自己什么都會了。其實他自己不知道那些技能水平,熟練程度都是師傅經過多年的經驗積累自己不斷的技術創新得來的知識體系,僅僅憑借自己短短時間內的學習,怎么會那么輕易就學會,而且每個人的認知水平不一樣,學習知識用于學習的程度也不一樣,所以要將自己學會的知識熟練運用還需要通過自己的不斷的捉摸,不斷的練習,再加上在實踐過程中遇到的難題去解決難題,經過幾年的摸索才能總結出屬于自己的一套知識體系。
從代教老師方面來講,本身帶教老師就不像是校園里專門教授課程的老師,他們好多人的都是分身乏術,這是企業,所以一般有著很強的技工本領的老師都是很早以前就在企業開始積累經驗,有的人是公司的老人,身兼數職,他們本來還擔任著企業里的好多的職責,所以本身也就根本沒有時間去教會徒弟去真正的學會什么,時間太少,精力也不集中在帶徒弟上面。所以效果肯定不會好到哪里去。在另一方面,有些師傅本身就有很多工作要做,這樣一來,就把徒弟完全當成幫手,就在一邊打打雜,根本學不到什么本領。最后一方面比較難以避免的就是,師傅在帶徒弟的過程中總是不能夠全心全意的帶領徒弟,因為師傅總是覺得如果將技術本領全部交給了徒弟,那么可能徒弟就會取代師傅的位置,久而久之,師傅在教會徒弟本領的同時總是留有一手看家本領,這就使得徒弟并不能真正的學會本領,久而久之徒弟則時候能感受到的,這就會使得師徒之間的關系逐漸淡化,起不到預期的效果
(二)在集團公司內部指定的培訓機構參加培訓的弊端
在集團內部設計專業的培訓機構,這是因為近年來我們國家企業對于真正的技術性的藍領工人的需求越來越多,這是因為雖然應征國家的需求,大學生在大學期間就應該對他們的技能進行培訓,但是目前為止,技能培訓在大學期間還是不能很快的適應企業的發展,因為在大學的技能培訓,遠遠沒有企業的那種專業的技能培訓,還遠遠不夠達到企業的標準,大部分大學的技能培訓只是簡單的一帶而過,甚至還不如有一些專業技術院校的技能培訓。所以這樣的大學生還不夠企業的要求,也遠遠不能勝任企業崗位進行技術操作。所以現如今企業技工型人員嚴重缺乏。交給院校培訓的這種方式還有一個很明確的缺陷就是,原先培訓遠遠不能夠達到企業的技術要求,因為院校培訓本來就不在企業內部,歸根到底就不具備企業要求的專業技能的水平,他只能教會學生一些專業的理論知識,以及一些普遍的基礎的技能知識,是完全不能夠滿足企業的技能要求的。
二、機制創新破難題
所以面對這樣的難題,我們要把重點放在如何提高培訓模式的方面,真正提高學生的技能水平問題上。第一個方面就是以孫村的煤礦企業為例,他們抓住了這一發展機遇,采取了將學校搬進工廠里的模式,直接讓學生在工廠車間進行上課學習,進行實地考察實踐,這樣下來就讓學生在剛開始就進入了企業環境,讓理論學習和車間實踐相互結合起來,這樣一來,等到學生達到畢業年齡直接進入企業,就會擁有可以直接上崗就業的實力了。所以我們應該首先在全國各地選擇具有這樣實力的學校進行與工廠的合作,合力培養技能新人才。
總結
采取創意型大學生對于機電工的培訓模式,是我國迫在眉睫的關鍵任務,我們需要致力于完成這一任務,為我國企業培養更多的優秀型技能人才。
參考文獻
[1]建筑機電安裝工程施工管理分析[J]. 侯現科. 中外企業家. 2016(15)
[2]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 劉元哲,方華. 科技經濟導刊. 2018(12)
[3]錢剛. 探究當前建筑機電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問題[J]. 建材與裝飾. 2017(23)
[4]朱嶺生.探討機電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問題分析與對策[J]. 山東工業技術. 2017(19)
[5]基于SPSS的電力工程造價BIM技術應用影響因素分析[J]. 劉睿,許燕,翟相彬. 項目管理技術. 2015(01)
(作者單位:江蘇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