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勝男
摘要: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是生命科學,也是食品科學。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主要研究食品營養與人體健康之間的關系,屬于預防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連接著食品安全衛生質量管理工作。食品生產、食品加工、食品管理以及食品控制,每個環節都有它不可替代的作用。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食品微生物基礎實驗的改革,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在教學過程中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探究積極性,通過課前知識的滲透、教學步驟的簡化、課后作業的檢查,讓實驗改革的效果得到優化,有利于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育人水平的持續增長,教育現代化進程的不斷加快。
關鍵詞: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食品微生物;基礎實驗;改革;分析
引言
食品微生物實驗是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體系的構成部分,作為一門基礎課程,相關知識的系統性研究,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運用所學解決問題,才能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大多數的微生物無法用肉眼看見,傳統的實驗教學模式過于固化,很難促進學生學科素養的發展,學科成績的進步。新課程改革后,教師們紛紛摒棄了應試的教育觀念,嘗試進行改革與創新,在實踐中積累豐富經驗,總結新的教訓,一直鼓勵著學生主動探究,獨立思考,教學的效果非常好,未來,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一、以生為本,進行過程有效控制
(一)強化預習環節
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食品微生物基礎實驗的改革,必須以學生為中心、為主體,由教師發揮指導的作用,通過強化預習環節,取得好的實踐結果[1]。實驗課中,學生們必須填寫預習報告,主要內容有:設計實驗、發現原理、相關用具、操作流程、預期結果、思考習題等。有了一份完整的預習報告,會引導著學生主動學習,他們帶著目標、問題參與實踐操作,更容易活躍思維,真正做到了有的放矢。
(二)課中有效互動
(1)教師可以設計一些關鍵問題,比如實驗基本原理、實驗具體流程、實驗注意事項等等,以提問互動的方式加強學生的認知,盡量避免學生走神、抄襲、機械化學習,通過實驗效果的反饋,為后續研究活動的開展奠定下堅實的基礎。另外,一部分關鍵性的實驗操作,教師應該親自示范,認真演示給學生看,通過實際案例的分析,優化他們觀察的效果[2]。這里以無菌操作為例,教師先示范在酒精燈附近的無菌操作,緊接著讓一位學生當堂示例,讓其他同學們仔細觀察其不當之處,并解釋其后果:1.在酒精燈10cm半徑內的無菌區若無菌操作在酒精燈10cm半徑的無菌區外,達不到無菌操作,很可能會被空氣中的微生物污染。2.若接種環沒有燒透,其后果是殺菌不徹底,可能造成接種物污染,若接種環還未冷卻就挑取菌體,會燙死菌體,菌體會破裂或變形。3.用接種環挑取菌體是要在菌體培養物表面輕輕刮下,若接種環刺破瓊脂,菌體就會和瓊脂一起被挑出,會影響后續的涂片和觀察效果;挑的菌體過多,造成涂片太厚,很難找到個體形態,還會造成涂片不清晰。4.通過火焰塞上硅膠塞是對塞子的滅菌。5.燒紅接種環,才能將接種過菌體滅活。知道原理及錯誤操作的后果后,學生就會對每個環節加以注意,養成微生物無菌操作的良好習慣。
(2)菌落總數和大腸菌群是評價食品微生物質量的重要指標。為了加強同學對食品全過程控制的理解,該實驗選擇了從原料,半成品,產品,及同類不同滅菌和包裝及不同食品種類,分組進行檢測,這樣有利于學生對食品安全的全過程微生物控制概念的形成。
(3)實驗操作的實時評價與實驗達人的評選很重要。在細菌的革蘭氏染色等顯微鏡觀察實驗過程中,教師可以當場打分與點評,評選出5位達人,不但對實驗給于額外加分,還請他們作為老師的助理,去輔導其他學生。這樣,既發現了實驗高手,又調動了全班同學的積極性。
(4)實驗基本結束后,教師要請學生上臺分享和總結實驗注意事項、難點和分析結果,再次強化實驗的關鍵內容。或者,小組間展開互動。關于設計類及檢測類實驗的全過程控制研究,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分工,同學們可以看到豐富的實驗結果。不同組的同學將自己的實驗結果列在黑板上,各組派代表講解,大家一起討論,氣氛活躍。
(三)課后合作研究
(1)學會合作與總結
以小組為單位,整理電子版的實驗報告。該報告重點突出歸納實驗中容易出現的問題及原因,實驗注意事項,各類實驗現象的分析和思考題的完善,還包括相關實驗步驟操作的照片和各種實驗結果的照片[3]。經老師評選后,由課代表匯總,全班同學分享,利于同學們養成及時歸納整理和深入思考的習慣。
(2)報告點評與完善
以往,實驗報告下發后,有的學生可能也不去理會了。本次報告先不打分,但先在他的實驗報告上指出相關問題:如實驗原理不清晰或有遺漏,實驗設計不明確,注意事項不足,實驗結果分析不到位等,并面對面地指出相關問題,讓學生繼續完善后再打分,這增加了師生互動,進一步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3)結果觀察與分析
大多的微生物實驗都是先接種再培養,要等幾天后才能看到結果,導致有些學生對實驗結果不夠重視,而采用實驗結果單獨打分的方式,學生們重視的程度越來越大,理解的效果也越來越好。
二、因材施教,滲透先進育人思想
(一)注重過程控制
從課前的書面預習,做到心中有數,到課中問題式教學的師生互動的檢驗,到實驗內容的拓展,規范的實驗操作技能的展示,比拼實驗的質量(達人),認真分析和思考實驗結果,總結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課后歸納總結和實驗報告的修改等過程,造就了學生全方位的收獲。
(二)分層教學理念
學生的動手和思考能力還是有很大差別,通過實驗達人的評選,先發現能力強的學生,讓他們帶動能力弱的學生;通過不同難度問題的提問,明白了學生的思考能力,有針對性地進行分層教學[4]。
(三)加強生生互動
與師生互動能力強的學生帶動能力弱的學生,小組內的分工和合作DIY電子版實驗報告,不同小組不同的設計方案互相分享等方法形成了良好的生生互動。在學生遇到瓶頸,或方法有問題時,需要老師及時引導。最后,老師以點評的方式做課堂總結,讓學生思路更清晰。
三、過程量化,注重改革考核方式
學生的各種表現以成績的形式充分進行量化,量化指標包括:出勤率:5%;預習實驗報告:12%;課堂互動情況:12%;實驗達人:12%;實驗結果分析:12%;實驗報告:12%;課堂總結與分享:10%;電子報告匯總:5%;書面考試:10%;實操考試:10%。量化的考核方式,避免了投機取巧和搭便車的現象,保證了公平性,學生非常重視,綜合能力也因此得到提升。
結束語
總而言之,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食品微生物基礎實驗的改革,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的學習能力、思維能力、實踐能力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今后工作中,我們仍需努力研究新的方式,探索新的路徑,來滿足學生更多的實踐需求,優化實驗的效果,加強綜合的培訓,推動著教育現代化進程得以持續加快。
參考文獻
[1]柴新義,張磊,張微微,于世軍,趙維萍.食品微生物學實驗考核“分級化”和“量化”一體的探索[J].文山學院學報2015,28(6)101-104.
[2]汪學軍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食品微生物檢驗技能培養的探討[J].皖西學院學報,2015,30(27)13-14.
[3]朱軍莉,趙廣英食品微生物檢驗實驗教學改革的初步探索[J].農產品加工(學刊),2016,15(08)226-226.
[4]王玲,伍彬食品微生物學實驗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實踐與探索[J].微生物學雜志,2015,21(14)79-80.
(作者單位:莊河市市場監管事務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