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我國養老服務業快速發展,產業規模不斷擴大,有效滿足了老年群體日益增長的多層次、多樣化養老服務需求,為及時、科學、綜合應對人口老齡化提供了有力支撐。廣州市政府有關部門高度重視養老工作,對于如何加快廣州市養老服務人才的培養,對推進廣州市養老服務事業有至關重要的用。
關健詞:廣州;老年人服務;人才
2017年2月,國務院印發《“十三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規劃》(國發[2017]13號),提出了8個方面主要任務,夯實“十三五”時期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的制度、物質、人才、技術和社會基礎。文件印發后,廣州市政府有關部門高度重視,認真貫徹落實。在政府提供的良好政策環境下,養老服務人才仍然較為緊缺,如何滿足老年人生理、心理和社會等各方面需求,提升老年人生活質量,加快推進廣州養老服務專業人才是助力養老產業發展的關健一步,也是戰略思考。
一、當前廣州市老年人服務人才建設存在的問題
1、年輕的老年人養老服務專業人才緊缺
據統計,從事老年人養老服務人才數量較少,年輕的老年人養老服務專業人才更為緊缺。很多年輕人不喜歡從事老年人服務,有的大學專業學了社會工作專業,畢業后也不想從事老年人社會工作,還有的經過培訓過的老年人專業人才,因待遇底或發展受限,也沒有從事老年人養老服務,導致年輕、專業的老年人養老服務人才流失,使老年人養老服務行業的發展受到制約,服務行業缺乏年輕的活力及創新動力。
2、公辦養老機構與民辦養老機構人才素質參次不齊
廣州市公辦養老機構由政府出支,待遇保障較穩定,老年人服務人才較為穩定,更多技術人才愿意到公辦養老機構服務工作。但因公辦養老機構有限,人才需求也有限,但養老服務需求較大,很多老年人不得不選擇民辦養老機構,有些民辦機構為了節約成本,壓縮老年服務工作人員的工資待遇,對養老服務人才的專業要求、技術要求、年齡、職稱、學歷等都放低要求,這便使得有些在民辦養老機構享受養老服務的老年人獲得的服務感受不一樣。公辦養老服務人才與民辦養老機構服務人才素質參次不齊,影響了老年服務人才隊伍的專業化發展及老年人生活滿意度。
3、老年人服務人才職稱晉升渠道狹隘,人員流動性大
老年人養老服務人才待遇普遍偏低,職稱晉升渠道較為狹隘,暫無系統精細化的職稱晉升通道,福利待遇晉升機會較少,有些晉升還需掛靠在其它單位,職業化發展受到局限,老年服務人才的社會獲得感較低,導致人員流動性大。
4、老齡事業服務人才培訓機會較少,專業人才選拔受限
目前,國家暫無專業的老年人服務專業,只有社會工作專業,培養一名老年人專業高效的服務人才,還需學習老年人生理學、心理學,護理學、康復學等多方面的專業知識,故在老齡事業服務人才選拔上還受到局限。此外,有些從事老齡服務人才外出學習培訓機會較少,服務技能與服務業務還需改進與加強。
二、廣州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的對策
1、完善廣州市養老服務人才隊伍規劃體系建設
按照廣州市養老服務業發展規劃和國家養老GB/T學標準,完善人才培養體系。建設多樣化、專業化、創新型、豐富型的老年人服務人才站或人才交流中心,打造一批國際化及專業化的老年人服務工作團隊,創建老年人服務交換中心,建設一套符合老年服務人才發展的職業規劃綱要,及老年人服務人才待遇保障措施,擬定老年人服務人才職業晉升通道,為作出老年人服務突出貢獻的人才予以表彰與宣揚,并提供晉升及福利待遇綠色通道,留住專業及有貢獻的人才。
2、為老年人服務人才提供國內外培訓及交流機會
老齡化是全球性的問題,國內在提供老年服務的同時不能閉門造車,還需引進國外先進人才的老年服務工作技術與業務,為國內老年服務人才提供出省外、國外的學習培訓機會,出資送國內人才去外地學習與交流老年人服務工作,學習新技術與先進的服務經驗,增加老年服務工作的吸引力,讓更多年輕人及志愿者加入到老年人養老服務工作,穩定老年人服務工作隊伍。
3、加大人才引進財政投入,以高薪吸引專業化老年服務人才
廣州市政府可加大財政投入,提高薪酬待遇,對高學歷、高職稱人才以高收入引進,為老年服務人才提供入戶的綠色通道,讓老年服務人才愿意長期留在老年服務工作隊伍,并可在老年服務行業培訓新人,不斷壯大老年服務產業事業隊伍,建立廣州市老年服務人才庫,使廣州老年人服務人才隊伍由緊缺到壯大再到豐厚,讓老年人享有隨時有人服務的安全感。
4、開啟養老人才服務智能模式,打造人才共享智能平臺
利用現代高科技網絡技術手段,建立全面的廣州市老年人服務系統,系統建立多種應用服務,可建立APP、網絡系統,讓老年人及老年人家人需要時能通過系統查詢服務,呼叫服務,系統中應有全市老年人服務人才檔案及資源,分行別類,根據每人的專長設置不同的服務,為不同的老年人提供相應不同的服務,滿足老年人不同的生活健康需求。打造人才共享智能平臺,引進全省及省外、國外的先進服務人才進管理檔案庫,讓老年人能在網上通過咨詢與交流,本地人才能與外地人才交流服務工作經驗,分享老年人服務工作先進方式,隨時創新與更新現有的服務模式,讓老年服務人才一體化、國際化、更加親民化。
三、如何培養廣州市緊缺老年服務人才
1、深化老年人服務事業教學改革,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深化改革老年人服務人才培養方案,按照廣州市養老服務業發展規劃和國家養老學標準,有計劃地在高、中職院校增設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和開設養老服務相關課程,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盡快制訂廣州市養老服務隊強化養老服務從業人員的職業資格體系,讓老年人服務人才與社會工作人才持證上崗,加強老年人服務人才的知識水平與業務能力培訓,加強老年人服務人才道德和業務技能提升,開展校企業合作,校校合作、校與養老機構合作、校與社工中心合作、校與社區建立調研基地,共建養老服務人才培養新機制。
2、創建科學人才管理體制,優化老年服務人才成長環境
目前,社會的認知誤區導致老年服務類專業較少人報選,而老年服務需求大,許多職業院校陷入招生難的困境。對于涉老服務,人們需要有一個認知和理解,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為老年服務事業貢獻一份力。廣州市政府可面向粵西、粵北、粵東等較不發達地區多招生中專及其它人才,不分等級與層次,多鼓勵沒考上高中的學生讀報老年護理、及相關老年服務專業,鼓勵其它年輕在家待業婦女到老年有服務培訓中心學習深造,學習相關知識,加入到老年人服務工作行業,為學生及社會人員提供較好的學習環境,政策傾斜并動員社會力量獎學助學,引進專業人才為學生及社會人員傳授老年人服務工作知識,優化老年服務工作人才成長環境,為推進老年服務人員添磚加瓦。
3、創新老年服務行業培訓體系,不斷提高人才專業技能
對全市的養老服務從業人員,政府要因地制宜開展常態化的專業新理念新知識和服務技能培訓與考核,對先進工作者進行表彰與獎勵,并宣揚先進事跡,制造良好的社會輿論,讓更多人參與到老年人服務工作中來。政府可聘請有老年工作豐富經驗的專家進行授課,幫助提髙現有從業人員專業技能和服務。
參考文獻
[1]傅志紅,黃華.人口老齡化及高職院校專業服務人才培養的對策思考——以杭州市為例[J].武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12(2):117-120
[2]夏金華,仲其軍,謝麗燕,廖傳英.加快廣州老年服務緊缺人才培養的戰略思考[J].高職教育研究
基金項目:2017年席廣州哲學社會科學發展“十三五”規劃課題,課題編號:2017GZGJ41
作者簡介:何琴(1987—)女,江西信豐人,碩士研究生,講師職稱,工作單位:廣州大學松田學院,研究方向為:倫理學、社會學。
(作者單位:廣州大學松田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