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潔立 田興
【摘要】? ? 物聯網是一種將所有能行使獨立功能的普通物體實現互聯互通的網絡,是現代化發展的重要手段,所以其通信安全性意義重大。本文將以基于多路傳輸的物聯網安全通信為重點,從方法中的應用技術和具體方法兩方面進行詳細闡述,希望能夠為從事相關工作的人員提供一些工作思路,僅供參考。
【關鍵詞】? ? 多路傳輸? ? 物聯網? ? 安全通訊
引言:隨著科技不斷發展,尤其是在第三代通訊技術革新以后,信息技術的適用范圍也越來越廣泛,傳統通訊方法已經逐漸不能滿足人們的基本需求,因此物聯網隨之誕生。但是安全性一直是物聯網發展中的一項重要挑戰,基于此,相關技術人員們在安全通訊方法上開展了長時間的探究。
一、基于多路傳輸的物聯網安全通信方法中的應用技術
多路傳輸是提升物聯網通信安全度的一個大方向,在此方向下有著多種提升通信安全度的方法,而這些方法需要多種技術手段支撐并提供保障,主要的技術有以下幾種:第一是安全認證技術,是指利用口令、生理特征等方式對被認證對象進行認證操作,以此種方式確定進行物聯網通信的雙方身份是否屬實,從而提升通信安全性,此種技術的重點在于身份認證,所以需要注意被認證對象的身份信息是否被惡意篡改,這需要相關科技人員對安全認證技術的系統自身安全性進行加強,使其能夠真正保證通信雙方身份信息真實準確;第二是加密技術,是指將一組數據運用加密算法進行加密操作之后進行傳輸,由接收方在接收加密數據后利用有效方式將其恢復成明文的一種技術手段,其中主要運用的技術就是加密算法,在眾多的加密算法中,物聯網通信所利用的主要是非對稱加密算法以及哈希算法等;第三是密鑰協商技術,是指一種將會話形成密鑰再將信息傳輸給他人的技術手段,利用此種手段形成密鑰進行交流,具有更加明顯的公平性,且密鑰質量更高,主要的密鑰協商有對稱密鑰和非對稱密鑰兩種。
二、基于多路傳輸的物聯網安全通信方法
1、通訊雙方的身份認證。在物聯網的安全通信方面,通訊雙方的身份認證是保護通訊安全的第一道防線,因此,在雙方開始正式的通信之前要進行嚴格的身份認證,以確保其真實性。此種身份認證主要有兩種模式,一是基于口令實施的,先在服務器中進行身份信息注冊,在日后登陸時只要輸入身份標識和口令,系統就會自動識別用戶身份,但是此種認證方式并不適用于物物之間的身份認證;二是利用生物特征與智能卡進行身份認證,遺憾的是此種方式仍然不適用于物物通信,而主要是服務于人人之間的通信。因此,為解決上述難題可以利用雙方身份認證方案、憑借密鑰分配中心產生終端的公私鑰來完成。
2、多路傳輸的網絡模型。與傳統的利用單條線路進行通信的方法不同的是,多路傳輸數據是在發送終端中將數據進行分流處理后再利用多條傳輸線路進行傳輸的傳輸方式。其增強通信安全性的具體方法如下:在一般情況下多路傳輸具有兩個通信終端,兩個終端之間存在多通訊信路徑并且在路徑上存在多個通信節點,在進行傳輸的過程中,避免了在傳統單一線路進行通信時只需要向傳輸路徑中的一個節點攻擊就能夠的全部數據的現象,而是將線路進行分片處理,若想獲得全部數據必須對全部線路同時進行攻擊,這極大增加了非法獲取信息的難度,增強其安全性[1]。
3、數據加密。數據加密是指在通信雙方在獲得密鑰之后,由輸出方將所需傳輸的數據內容利用加密技術進行加密處理,并結合多路傳輸進行信息傳輸,再由接收方利用專門的解密方法按照數據塊標識對消息進行解讀,從而保證通信安全性的一種安全手段,具有傳輸效率高,加密及解碼程序簡單等特點。使用此種方法既能夠提高數據傳輸安全性,又能夠降低運算復雜程度,可以有效避免物聯網終端處理能力不足的問題。以上海某通信公司為例,該公司注重對物聯網通信安全的研究,研發出一套數據加密系統,其中包含了密鑰協商、加密算法、加時間戳等內容,并將其推廣開,有效提高了物聯網通訊傳輸的安全性,為物聯網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4、多路密鑰協商。由于物聯網的網絡環境較為復雜且規模較大,所以在密鑰管理的工作中困難重重,不能夠在一個安全中心中完成會話密鑰的分配工作,因此多路密鑰協商方案應運而生。在傳統的密鑰傳輸過程中,主要是由一方形成密鑰再將其傳輸給他人,而利用多路密鑰協商方案能夠增加公平性,并且將其與多路傳輸的網絡模型結合使用,能夠極大增強密鑰傳輸安全度,從而提升物聯網通信安全度。
總結:總而言之,物聯網關系著廣大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而其安全性會直接影響到物聯網的正常使用,因此相關工作人員要加大對物聯網安全性的重視程度,從多路傳輸等方面研究出增強安全性的方法,更好地確保物聯網的使用安全,從而促進物聯網的穩定發展。
參? 考? 文? 獻
[1]謝婉娟.基于多路密鑰協商的物聯網安全通訊方法[J].計算機與現代化,2015(02):8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