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宮晴 勾鑫曄 郭婷 雷陽星
【摘要】? ? 本文通過對重慶市當前的科技資源應用共享進行分析,結合空間信息基礎數據技術、信息流交換技術和信息可視化交互技術提出了構建重慶市科技資源創新地圖。提出科技資源創新平臺發展所需要的關鍵技術以及解決方案。通過對技術特點及實際運用的分析,提出了該平臺進一步發展的建議,為平臺的運行提出了未來的展望。
【關鍵詞】? ? 科技資源? ? 創新地圖? ? 共享發展
一、引言
目前,國內對科技信息資源共享的研究也逐漸增多,主要聚焦于科技文獻信息的共享方面,并且針對建立科技資源共享的模式、機制、立法和政府作用進行了分析。廣義上,科技信息資源整合是指通過運用各種信息處理技術和手段,以互聯網技術為依托,把各種具有價值和使用價值的科技信息資源進行優化和重組,滿足用戶的需求,最終實現科技創新的目的。狹義上,信息資源整合是指各種原始或者衍生的研究數據被相關科研管理部門或者信息服務機構進行搜集和整理,然后運用一定的數據分類方法對其進行加工和分析處理,最后將結果輸入管理系統內反饋給用戶使用。
區域創新資源的合理配置與運用,是區域創新體系建設的重點內容。目前我市科技資源共享尚未建立起有效的區域協調機制,促進科技資源的充分流動共享。在短時間之內,我市相關制度與體制框架難以突破,相關與區域創新體系相適應的行政管理與法律框架較難建立并完善。因此,建設科技資源創新地圖對推進我市科技創新是較為可行的途徑。
二、 科技創新資源共享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2.1 缺乏宏觀的統籌規劃和合理布局
首先,科技創新平臺組織協調機制不完善??萍紕撔缕脚_由多個政府部門共同參與管理,管理和投入比較分散;共享建設缺乏前瞻性研究,尚未建立起系統的平臺共享整體規劃和共享管理辦法,這在某種程度上造成了科研人員對共享工作不太重視,導致平臺建設目標不夠明確、共享行為不夠規范以及個別高新技術研發中心和科技創新服務中心之間存在重復建設的問題,造成資源浪費[1]。
其次,平臺布局不夠合理,建設重點不夠突出。政府往往更加關注平臺數量,而忽視了平臺的結構與布局??萍紕撔缕脚_主要分布于高等院校和部分科研院所,分布在企業的較少,這與企業的技術創新主體地位不相符合;有的重點產業重點領域投入不足,缺乏支撐性的重大科技創新平臺,而某些產業領域的平臺資源處于過剩閑置狀態,這種一方不足、一方浪費的現象致使資源利用效率低下,并直接限制了關鍵領域的產業發展。
2.2 共享機制不完善
目前,平臺的共享機制普遍不夠完善,申請共享使用的流程過于繁雜,共享行為不夠規范,共享程度仍比較低。主要體現在:
一是平臺共享的協商機制不健全。各合作方信息溝通不足,各自為政、條塊分割,許多科技創新資源往往一家獨占,共享需求方常常面臨信息不對稱、共享需求得不到及時滿足等問題。
二是缺乏長效激勵機制。平臺出于自身利益的考慮,可能擔心對外開放花費的時間精力與報酬不成正比,或不愿承擔維護維修成本,或不愿承擔風險與責任等,不愿共享; 并且,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在人才培養、使用、晉升、工資待遇等方面缺少客觀的測算和公正的評價,利益激勵不足使得服務動力不足,共享積極性和服務效率不高[2];同時,需方可能存在知識產權等權利得不到合理保障的擔憂或難以負擔高昂的共享費用,不愿參與共享。
三是尚未建立起統一的共享收費制度。某些地區嘗試通過“后補助”等單向或雙向的共享費用補貼辦法提高平臺資源使用率,但收費標準仍未規范,致使部分平臺由于運行維護資金不穩定從而減少了對外開放的時間,平臺處于封閉運行狀態,嚴重影響了平臺的發展和科研成果的產出[3]。
2.3 共享儀器使用管理問題
一是儀器設備的規模和質量有待提高。隨著科學與技術的前沿發展,用戶需求不斷增加并逐步呈多元化、系統化、專業化等特點,對大型科學儀器的要求也不斷提高,但是現有共享的大型科學儀器多數是通用性強、技術水平偏低、整體性能不高的分析儀器,大型精密儀器尚未完全開放,難以滿足不斷增加的科研需求。應根據科研需求有效配置一批高精尖的儀器設備并實現共享; 并且,對于這部分儀器的功能作用、使用說明及注意事項,應加強對專業技術人員的培訓,以便更好地達到實驗目的。同時,儀器設備完好率不高。應及時做好儀器設備的定期檢測、維護與維修、升級與更新工作,并對突發故障進行及時搶修,避免因儀器故障導致實驗效果不佳,確保整個服務過程順利有效進行。
二是實際可預約數量與入網備案儀器數量差異較大,存在“假共享”的現象。政府應通過立法手段強制入網儀器必須共享,切實提高實際預約率。
三、重慶市科技資源創新平臺建設
通過對重慶科技資源共享平臺所整合的各類科技資源數據進行綜合分析和大數據化處理,構建大型科研儀器、科技文獻、科技成果、科研平臺等資源數據之間、資源數據與用戶使用數據、政務數據、業務服務數據、機構數據等之間的可視化數據關系圖,并結合時空模式、地圖模式、多維模式、混合模式,構建重慶科技資源創新地圖模型,形成科技資源區域分布、領域分布、應用范圍、區域特色等的全景創新地圖,實現科技資源整合與開放共享情況、資源使用效果等數據的動態展示與監測,實現科技服務信息發布、商品上線、服務交易等數據的實時展示與監測等功能,輔助政府全面了解我市科技資源分布與利用情況,支撐政府提升科技資源有效配置能力。
四、科技創新資源共享平臺發展的對策建議
4.1政府主導與市場運營相結合
為了使得平臺的運營的具有高效性和合法性以及共享性。政府可以進行主導,由第三方團隊投資入駐,共同實現對創新地圖的管理。政府可以通過立法,完善該地圖平臺的管理機制與制度,使得該平臺能夠穩定運行。同時設立專項資金對平臺的發展提供動力。第三方團隊對平臺進行市場化運營,提高平臺建設的靈活性,使其貼近市場化的需要,為用戶提供查閱科技資源的便利性[4]。
4.2按不同需求提供定制服務
單一進行的資源查詢使得該地圖的利用率較低,也已經無法滿足用戶日益增多的搜索需求,該地圖應根據用戶的需求提供定制服務。通過數據深度挖掘技術了解到用戶搜索的特征以及搜索較高的模塊,進行有效的資源配置,提高運行搜索效率。還可以根據不同地區不同高校的研究領域不同開發出子系統。
4.3線上線下服務項結合
通過運用大數據,移動互聯網,云計算的技術,實現對平臺進行線上管理。完善線上的服務功能,包括線上查詢,人工解疑,智能支付,發布搜索需求,實現該平臺的共享性。在線下,運營管理部門可以定期召開重慶市的各地區和各高校進行學術之間的交流。還可以召開企業之間的技術討論會等,在線下也能夠實現數據資源的共享,提高共享服務水平[5]。
參? 考? 文? 獻
[1] 顧卓. 科技創新平臺的建設探討[J]. 科技與創新, 2016( 22) : 37.
[2] 余東波,鄔平,李志明,等. 過程視角下公共科技服務平臺運行管理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16(12):30-33.
[3] 崔巖,田遠,林玉,等. 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如何更好地促進企業的發展[J]. 科技創新導報, 2016, 13(13):106-108.
[4] 胡海英.基于GIS系統的科技綜合服務系統建設——以成都科技資源地理信息系統為例. 決策咨詢, 2013(3): 50-52.
[5] 余唯 ,李海燕.科技創新平臺共享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科技管理研究, 2018, 38 (10): 3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