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歡歡
?
心理護理對改善ICU危重癥者焦慮狀態(tài)的影響
馬歡歡
河南省省立醫(yī)院,鄭州,450000。
分析心理護理預對改善ICU危重癥者焦慮狀態(tài)的作用及影響。通過數(shù)字隨機法將河南省省立醫(yī)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間收治的88例ICU危重癥者分為對照組及研究組各44例。對照組接受常規(guī)護理干預,研究組則給予加強心理護理。通過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D)評價兩組患者焦慮癥狀的改善情況。護理后,研究組HAMD評分明顯比對照組下降幅度更大,研究組重度焦慮患者、中度焦慮患者明顯少于對照組(<0.05)。對ICU危重癥者采取心理護理可顯著改善患者的焦慮癥狀,加快康復進程。
心理護理;ICU危重癥;焦慮改善
ICU病房是為急危重癥患者進行治療而設立的一個診療科室,該病房中收治的多為各種急危重癥及器官功能衰竭者,病情特殊且復雜多變,患者的生命隨時都有可能發(fā)生危險[1]。這一類患者心理狀態(tài)一般都處在高度應激狀態(tài),常產生不良的生理與心理反應,如焦慮不安、消極悲觀、緊張顫抖等。這些情緒的存在容易使患者難以配合醫(yī)生護士的工作,延長病程,甚至還有可能加重病情,從而引發(fā)ICU綜合征[2]。因此,在ICU病房中如何改善患者的焦慮狀態(tài)是所有ICU護理人員需要深刻思考的問題。本文通過心理護理法對ICU危重癥者的焦慮狀態(tài)加以干預,并評價心理護理對改善患者的焦慮狀態(tài)的影響。
通過數(shù)字隨機法將河南省省立醫(yī)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間收治的88例ICU危重癥者分為對照組及研究組,各44例。對照組:男23例,女21例,年齡23~69歲,平均(42.15±6.31)歲;研究組:男28例,女16例,年齡19~74歲,平均(43.51±4.58)歲。兩組基線資料無統(tǒng)計學差異(>0.05)?;颊呒{入標準:年齡≥18歲;入院前睡眠正常;入院前無其他的精神疾??;患者本人及家屬均無理解障礙;患者本人及家屬對本組研究知情且同意參與;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3]。
對所有患者均按ICU病房常規(guī)護理的標準流程給予基礎性護理,研究組則在此基礎上進行心理護理。具體流程為:
①改善患者感覺缺失的癥狀:ICU病房中所收治的患者的病情比較嚴重,會存在短暫性的感覺缺失情況,護理人員應定時告知患者準確的時間,使其有明確的時間觀念,在病房患者允許的情況下晚上及時關燈,或安裝光線柔和的臺燈,為患者創(chuàng)造良好的睡眠環(huán)境,避免強光照射使患者難以入睡。②提高患者的睡眠質量:護理人員應注意保持ICU病房的安靜,在和患者溝通的過程當中,應耐心解答患者所提出的疑問,以消除其疑慮,讓其以輕松的心態(tài)面對病情,從而幫助患者提高睡眠的質量。③增加語言與非語言交流的次數(shù):護理人員在患者住院期間要積極主動與患者進行交流,給予患者充分的心理安慰,緩解患者因住院而產生的孤寂感,讓患者感受到人文關懷,從而改善其改善心理狀態(tài)。責任護士經系統(tǒng)培訓非語言交流,在與患者交流過程中,通過雙手緊握給患者以力量和支持、眼神鼓勵、撫摸患者緊張的臉龐等,以緩解患者在ICU病室內的焦慮狀態(tài)。④鼓勵家屬多與患者溝通:在患者住院期間,護理人員應將患者的具體病情告知其家屬,鼓勵家屬多和患者溝通,安撫患者的情緒,給予患者家庭支持,讓其安心治療,提高患者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⑤實施音樂療法:護理人員可通過音樂療法來轉移患者注意力,讓患者沉浸在音樂中保持心情的愉悅感,從而促進患者焦慮狀態(tài)的改善。
通過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D)評價患者的焦慮狀態(tài),以20分為臨界值,超過20分表示患者存在焦慮狀態(tài),分數(shù)越低則患者焦慮狀態(tài)改善越顯著[4]。對比兩組焦慮程度情況,以反映護理效果。

護理后,兩組患者的HAMD評分較入院前改善明顯(<0.05),且研究組HAMD評分明顯比對照組下降幅度更大,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HAMD評分情況(分)
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后焦慮程度的情況,發(fā)現(xiàn)研究組的重度焦慮、中度焦慮患者明顯少于對照組(<0.05),研究組中的輕度焦慮者明顯多于對照組(<0.05)。見表2。

表2 比較兩組焦慮癥狀改善情況[n(%)]
焦慮作為一種異常的情緒體驗,一般表現(xiàn)主要為擔心、緊張、煩躁、疲倦、恐懼、反應能力下降等健康異常狀態(tài),這種狀態(tài)可能是短暫性存在,也可能因刺激而出現(xiàn)或轉移[5]。因ICU病房中住院患者病情的特殊性,患者的家屬難以長時間陪伴,面對陌生的環(huán)境,患者更容易出現(xiàn)焦慮的情緒,加上病情嚴重,身體虛弱和對風險未知性,可加重患者的焦慮情緒。而焦慮狀態(tài)會對患者的生理與心理機能產生影響,延長疾病康復時間,不利于患者的健康[6]。
本文通過對患者加強心理護理,對于改善ICU患者的焦慮狀態(tài)具有一定的作用。在進行心理護理過程中,對于護理人員所提出的要求也比較嚴格。首先,要提高ICU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加深其對ICU危重癥患者焦慮狀態(tài)的認知及理解,對患者焦慮狀態(tài)加以針對性的護理,以提高患者對其自身疾病的了解,掌握治療風險及預后,從而避免護患糾紛;其次,護理人員要為患者營造良好的住院環(huán)境,做好相關的舒適護理,保持環(huán)境的清潔、安靜,幫助患者盡快適應ICU的病房環(huán)境,以改善其焦慮狀態(tài);再次,護理人員要加強心理學的知識培訓,在護理工作中能更快速地觀察與判定患者的心理變化,以高度的責任心去引導患者釋放心理壓力,提高調節(jié)能力,從而增強患者對疾病的抵御信心;最后,ICU患者的心理往往比較脆弱,護理人員需要以高度同情心感染患者,給予患者家人般的依靠,以降低其負面心理反應,并適度的增加家屬探視的機會,給予患者充分的家庭支持及關懷,有助于提高患者積極情緒,消除隔離感,促進配合治療。
有研究指出[7],心理護理有助于消除患者不良情緒,對解除焦慮、抑郁等負面心理起到積極的輔助作用,有助于幫助患者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積極配合醫(yī)護人員工作。心理護理對提高臨床治療效果、減少病情復發(fā)、降低住院率等方面有積極價值。有研究報道[8],對重癥住院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干預,可顯著緩解其焦慮狀態(tài),改善其睡眠質量以及生活質量。本研究通過改善患者的感覺缺失癥狀、提高患者的睡眠質量、增加語言與非語言交流的次數(shù)、鼓勵家屬多與患者溝通、實施音樂療法等方法落實心理護理,發(fā)現(xiàn)通過加強心理護理后研究組HAMD評分明顯比常規(guī)護理干預的對照組下降幅度更大(<0.05),且研究組重度焦慮及中度焦慮者明顯比對照組少,研究組患者焦慮改善情況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0.05)。本研究結果與其他研究結果具有一致性[7-8],均表明心理護理有助于改善情志,疏解患者焦慮情緒,解除患者思想壓力源的作用。
綜上所述。在ICU危重癥患者中加強心理護理對改善患者的焦慮狀態(tài)效果顯著,值得推廣。
[1] 吳應穎. ICU危重癥患者的心理反應及護理[J]. 中國社區(qū)醫(yī)師, 2015, 31(3):143,145.
[2] 格桑卓嘎. ICU危重癥患者的心理反應及護理探討[J]. 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 2017, 17(11):251,258.
[3] 趙春紅, 季建紅, 袁釩. 危重癥患者心理干預的效果分析[J]. 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 2017, 17(33):187- 188.
[4] 韓娟, 王福娟. ICU重癥患者中綜合護理服務的實施效果觀察[J]. 中國實用醫(yī)藥, 2017, 12(19):193-194.
[5] 王晴晴. 對ICU危重癥患者進行綜合護理干預的效果探討[J]. 中外醫(yī)療, 2016, 35(4):160-162.
[6] 黃俏梅. ICU重癥患者應用綜合護理服務的可行性研究[J]. 中國醫(yī)藥指南, 2016, 14(29):277-278.
[7] 于艷萍. 護理關懷在ICU危重癥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 航空航天醫(yī)學雜志, 2016, 27(10):1331- 1333.
[8] 山廣慧, 金娜, 董青, 等. 心理護理對ICU重癥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及生活質量的效果[J]. 國際精神病學雜志, 2017, 16(05):940-943.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on Improving Anxiety State of ICU Critical Patients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on improving the anxiety state of ICU critical patients.A total of 88 ICU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admitted to Henan Provincial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7 to February 2018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study group with 44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while the study group was given intensive psychological care. The levels of improvement about anxiety symptom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evaluated with Hamilton Anxiety Scale (HAMD).After nursing, the HAMD scor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patients with severe anxiety and moderate anxiety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0.05).Psychological nursing for ICU critical patient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anxiety symptoms and speed up the rehabilitation process.
Psychological nursing; ICU critical illness; Anxiety improvement
10.16117/j.cnki.31-1974/r.201901026
馬歡歡(1981—),女,本科,主管護師,ma_yiyuan0625@126.com。
2018-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