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無德不立,國無德不興。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以道德力量鑄就民族之魂,他也希望青年學生能夠立大志、勤學習、修品行、受歷練。本文從西藏高校青年大學生視角出發,淺談當前西藏大學生道德教育現狀,強調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的重要性,研析西藏大學生思想道德潛在的危機,探索道德教育的價值途徑。
關鍵詞:新思想;西藏;青年大學生;道德教育
引言
習近平總書記曾說:“精神的力量是無窮的,道德的力量也是無窮的。”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對道德建設給予了高度重視。而青年大學生作為祖國的未來和希望,應當把人生理想融入國家和民族的事業中,尤其作為西藏這片土地培養的大學生,更應當加強道德修養,打造一個有信念、有夢想、有奮斗、有奉獻的精彩人生,爭做新時代的品行兼優的時代青年。
一、道德教育的重要意義
(一)堅定理想信念,是青年大學生人生成功的首要前提
如果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尤其西藏位于反分裂斗爭的前沿,且面臨惡劣的地理環境及國際國內維穩形式,西藏的青年大學生應當必須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真正做到學懂弄通做實,入腦入心入行,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始終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用心動情地感悟總書記的堅定信念、真摯情懷和浩然之氣,讓真理的光芒、人格的力量直抵思想深處,進行一場深刻的自我提高、自我革新、自我凈化。惟有如此,我們人生的大方向才能把得住,走得穩,行得正。
(二)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是青年大學生良好發展的必然要求。
大學生作為西藏社會接受高等教育的群體,是日后西藏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力軍,在他們步入職場后,其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決定了他們職業生涯的高度和發展方向。良好的職業道德素養能夠幫助青年學生迅速適應工作崗位,能夠為他們獲得更多的機遇,對他們的進步和成長帶來較大幫助,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不良的道德品質,極有可能讓大學畢業生處處碰壁,從而導致心理扭曲,最終可能會誤入歧途,影響一生。
(三)加大道德教育力度,是高校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必由之路。
學校教育,知識教育重要,道德教育更重要。素質教育的核心是道德教育。近年來,西藏的就業形勢也不容樂觀,競爭不斷加大,尤其對高素養的人才爭搶更是達到了白熱化的地步。思想道德素養作為高校人才綜合素養最重要部分之一,這就決定了高校在培養人才時,“育人”成為關鍵和核心,做好青年大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對于高校人才整體質量和未來發展舉足輕重,同樣也是促進西藏社會發展進步的必然要求。
(四)踐行良好道德品質,是傳承華夏優良傳統的重要體現
中華民族文化源遠流長,五千年的文化積淀塑造了中華民族優秀的道德品質、優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氣節、高尚的民族情感和良好的民族習慣,這也是中華民族一直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關鍵所在,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所在。中華傳統文化更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和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在高效踐行傳統美德,發展道德教育,是我們繼承和弘揚傳統文化的重要體現,也是每一個炎黃子孫不忘初心、砥礪奮進的最佳體現。即使有些傳統文化觀念在當今的經濟社會中顯得不合時宜,甚至有的格格不入,但并非不能改造和創新,中國的未來可以說是對于傳統文化的現代化創新,將具有民族特色的本土文化通過學校道德教育來加以鞏固和傳承,才能更加顯得有生命力和創造力。
二、西藏大學生存在的道德教育危機
改革開放以來,西藏的整體教育水平飛速發展,在黨中央和西藏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下,西藏高校大學生的數量、質量都有了質的飛躍,源源不斷的高校人才涌入西藏社會,融入各項改革發展的事業中,為西藏的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與此同時,西藏的青年大學生的價值取向、思維觀念也不斷與時俱進,呈現由單一向多元化轉變。西藏的高校長期重視政治教育,使得青年大學生的政治信念無比堅定,對黨對人民無比忠誠,擁有良好的政治基礎。
總體來看,西藏青年大學生的發展是向好的,大學生的主流思想是向好的。然而,在充分肯定西藏青年大學生思想進步的同時,我們也要清楚的認識到,隨著各族思想文化的相互碰撞以及步入社會后大環境的突變,我們西藏的部分青年大學生思想意識不夠成熟,適應能力較弱,甚至染上某些惡習,導致道德層面出現嚴重危機。
(一)從宏觀環境看,社會發展的多元化導致部分學生道德偏失
隨著西藏經濟體制的變革,社會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加之近年來西藏旅游業蓬勃發展,進藏務工發展的青年人才越來越多。此外,援藏力度也不斷加強,人才引進、西部計劃的穩步實施,使得區內青年大學生與外界人際交流加大,受新思想影響明顯,不斷提高了區內學生的整體素養,拓展了眼界和思維。然而,市場經濟發展的這些驅動力,同樣帶來了市場激烈的競爭“優勝劣汰,適者生存”的競爭模式使得區內部分大學生極度不適應,從而導致不良心理產生,甚至逐漸墮落,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被瞬間擊破。投機主義、拜金主義、跟風主義等消極影響大面積顯現,急功近利的社會浮躁心態和不勞而獲的社會投機心理在個別大學生身上開始表現出來,嚴重不利于高校青年學生發展。
除此之外,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信息化科技時代的不斷深入,智能手機、電腦等幾乎在區內大學生群體中實現普及。網絡環境對青年大學生既有好的一面,能夠促進大學生接受先進思想,不斷提高自身認知水平。然而,網絡是把雙刃劍,部分青年大學生沒有樹立正確的思想道德觀,沉迷于網絡現象十分突出,多數學生甚至染上網癮,醉心于網絡游戲和虛擬世界,根本無法安心求學。個別學生還深受不良網絡文化熏陶,對自身思想道德發展帶來巨大的負面影響。
(二)從客觀方面看,高校道德教育長效機制存在一定缺失
區內多數高校對道德教育的長效機制不完善,部分高校對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重視程度不高,即使開設了思想道德教育的相關課程,但教學效果不明顯,學生參與度不高。道德教育多通過理論講授為主,容易使得學生對理論學習失去興趣,道德大講壇、分組研討、外出參觀學習、遠程教育、文娛活動等開展頻次和深度不夠,缺乏主動性和實踐性,導致學習存在一定流于形式的狀態,理論指導實踐不夠。其次,西藏高校的師資力量相對薄弱,部分師資經驗不足,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道德教育在高校的推廣。
(三)從內生動力看,青年大學生道德取向迷茫混亂
整體來看,西藏高校大學生的道德水平呈上升趨勢,大學生身心能夠和諧發展。然而,部分大學生由于受一些不良思想的影響,使得大學生群體的道德狀況令人堪憂,道德滑坡也十分明顯。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部分西藏高校大學生基礎道德素質不高,加之個別家庭從小寵愛溺愛子女,導致部分青年大學生缺乏吃苦奮斗精神,個人主義觀念濃厚,集體主義觀念淡薄。二是部分大學生社會責任感淡薄,缺乏團結合作意識,愛心意識價值取向發生偏差,未能樹立良好的人生觀、道德觀、價值觀。三是部分大學生綜合素養不高,文明修養較差,學風不正,個別學生甚至缺乏吃苦耐勞精神,存在奢侈浪費之風,學生之間也經常出現攀比。四是部分大學生誠信道德不高,誠信這項大學生不可或缺的難得品質,大多數學生均未做到始終如一,不誠信現象也在高校內屢屢出現。五是部分大學生功利心較重,受市場經濟影響,大學中不同程度存在拜金主義和投機主義,很容易以自我為中心,過于務實和功利使得很多大學生迷失自我,誤入迷途。
三、如何開拓西藏大學生的道德教育發展路子
(一)以學習為抓手,切實加強思想道德建設
古語云:“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人一生要終身學習,唯有不斷地學習,勤奮的學習,有創造性的學習,才能翻越一切險阻。西藏高校大學生必須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充分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真正做到學懂弄通做實,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始終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用心動情地感悟總書記的堅定信念、真摯情懷和浩然之氣,讓真理的光芒、人格的力量直抵思想深處,進行一場深刻的自我提高、自我革新、自我凈化,要樹立西藏大學生戮力拼搏、不懈奮斗的行動自覺,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充分發揮“老西藏”精神,展現西藏大學生青年的良好風貌。
其次,針對大學生網絡道德方面,高校要切實培養學生良好的網絡道德,學校道德教育管理者和老師要寓教于學,加強多種形式和方式與學生交流,利用網絡來進行網德教育,對學生開展教育和疏導。同時,要正確的指引學生使用網絡,正確認識網絡的雙面性,去其糟粕,取其精華,真正幫住和引導學生建立良好的網絡道德。要在學生中樹立“在網絡世界里,沒有攻不破的防火墻,只有道德的防火墻是最有效”的意識,真正在學生心中構建起網絡道德意識,從而規范大學生上網行為。
(二)以改革為抓手,切實健全道德教育長效機制
建議自治區相關部門和高校要不斷重視道德教育工作,加強對青年大學生道德教育調研力度,理論聯系實際,在調研中找準切入點,積極運用豐富多彩的教育形式,用理論知識指導好實際工作,不斷建立健全高校大學生道德教育長效機制。同時,西藏高校要為改進思想道德建設提供良好的發展環境,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給予大學生足夠的平臺,讓大學生能夠盡情地探索真理,盡情地發揮個性,生動活潑地健康成長、全面成才,努力為青年學生塑造良好的道德平臺。另外,西藏高校還應不斷補充道德教育師資力量,加強與內地先進省市的高校道德教育經驗交流和分享,不斷教師本身的教學能力和道德修養提升。必要時高校也應建立切合實際的獎懲制度,用以約束學生不良道德行為。
在家庭教育方面,作為青年學生接受最早、時間最長、影響最深的教育,因此家庭間要力爭為學生打造良好的家庭環境和家庭教育,在家庭教育中要不斷放大和加強道德教育,嚴管就是厚愛,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使得青年大學生塑造一定道德意識,打下扎實道德基礎,從而在高校學習中更加如魚得水、得心應手,更容易成為一名高素質的優秀人才。
(三)以自我革新為抓手,切實提高思想道德品質
思想道德修養作為青年大學生最重要的一門必修課,大學生自身也要不斷改革創新,不斷提高自身思想道德修養和自身境界。一是要積極融入課堂,在開展的道德教育課中要認真學習,努力專研,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有效融入講堂中提高自我。二是要加強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活動,開展好第二課堂學習活動,在形式多樣的社會實踐活動中去提升精神境界,增強自我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學校內外都有很多志愿者組織和團體,高校學生可以以志愿者服務為重要抓手,在志愿者活動中鍛煉自我品格。三是加強自身不良誘惑抵制力,正確認識網絡所帶來的利弊,科技時代所帶來的機遇與挑戰,篩選有利于自身成長的良好一面,自己把控好協調好新媒體道德教育和傳統道德教育。四是要樹立自信心,面對形形色色的困難和問題,要學會自我調整,不要丟失自信,不斷打造永不言敗、積極進取的毅力品質。五是要樹立團隊和競爭意識,學會在競爭中合作,在合作中競爭,同時在合作競爭中與周邊的老師同學共同提升綜合素養,實現雙贏,同時也為日后步入社會,積累一定經驗。六是要加強傳統文化學習,努力繼承和學習中華民族優良傳統,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升道德文化自覺,做到知行合一、艱苦卓絕,同時也要厲行勤儉節約、以德服人的美德,堅決抵制投機主義、拜金主義和奢侈浪費行為。
四、結語
統而言之,德以修身,德以立人,道德是社會關系的基石,是人際和諧的基礎,是青年成才的關鍵,同時也決定了一個人的人生高度。作為西藏的高校青年學生,我們都應當從小事做起,從細節抓起,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素養,提高自己的道德高度,用奮斗的青春成就出彩人生!我們一定要堅定政治信念和信仰,主動講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規范自身行為,弘揚真善美,爭作時代新青年、接班人、答卷者。
參考文獻:
[1]張南亞.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缺失現狀及對策研究[J].湘潮,2010(3):35.
[2]齊霜、姚學林.新時期西藏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目標的思考[J],2012(4):12.
[3]劉燕楠.多元文化世域下學校道德教育的文化路向與價值選擇[J],2015(4):9.
注:作者楊東為農行昌都分行員工,同為西藏大學在職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