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愛群
摘要:一名優秀的滑冰運動員,不僅需要速度,而且也需要力量。速度滑冰運動員在起跳、蹬冰、沖刺和超越等時候都需要自身擁有很強的力量,才可以保證速度和姿勢都更完美。速度滑冰運動員要想獲得更好的滑冰成績需要進行力量訓練,訓練過程中要掌握科學的方法,堅持有效的訓練原則。本文主要介紹了我國以及國際速度滑冰專項力量訓練方式,希望可以為相關人員提供參考意見。
關鍵詞:速度滑冰;力量訓練;研究;運動員
滑冰運動員的速度以及力量訓練都需要經過一個長期且持續的過程,為了達到訓練的目標,教練不僅要結合運動員的身體素質制定科學的訓練方法,還要嚴格遵循訓練的原則。速度滑冰專項力量訓練的方式研究已經有了很多的成果,在實踐中的運用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提高了速度滑冰員的力量以及速度,使其在比賽中取得了更好成績。
一、專項力量訓練對速度滑冰員的重要性
無論是什么運動都需要運動員具有速度和力量,對于運動員的技能要求與其體能要求應當是一樣的。運動員要想成為佼佼者,必須要在技能和體能兩個方面都超越其他參賽人員。技能和體能水平都能夠通過科學的訓練方法提升,尤其是體能水平,通過科學的專項力量訓練方法能夠讓運動員在每一個環節表現的更加出色。專項力量訓練的目的是提高速滑運動員的肌肉力量,使其在跑跳過程中更有爆發力。專項力量訓練鍛煉的是運動員的肌肉,讓運動員的肌肉性能能夠保持在最佳狀態,確保他們在整個比賽過程中擁有最佳狀態,同時也能通過專項力量訓練提升運動員的整體協調性,減少他們運動損傷的幾率。專項力量訓練過程當中,教練會根據運動員的身體素質制定針對性的訓練計劃,讓運動員掌握技能的同時運用力量將水平發揮到最好,最終取得優越的成績。
二、速度滑冰專項力量的訓練方式
1、一般訓練方法
速度滑冰運動員的專項力量訓練屬于一個長期性的過程,需要一直堅持不斷地訓練才能夠達到預期的目標。力量訓練通常需要運動員接受教練的訓練,一般速度滑冰運動員常見的專項力量訓練方式負重,目的是提高運動員的力量。當然具體來講專項力量訓練還包括了杠鈴蹲起,教練也會結合負重前弓步蹲起的方式提高運動員的肌肉力量。速度滑冰運動對于運動員的身體素質要求非常高,不僅僅要求運動員擁有極快的速度,還要求運動員本身的協調性非常好,這樣才能夠保證運動員在比賽過程中擁有極佳的狀態,完美發揮滑完全程。教練可以根據運動環境選擇合適的專項力量場地,目前我國會選擇在冰面上訓練運動員,主要是通過輕負荷以及徒手跳躍等方式完成。這樣不僅可以讓運動員適應冰面,還能夠增加他們肌肉力量的同時提高他們技能水平。運動員的身體協調性也要經過訓練才能夠達到最佳狀態,通常會將重點放在運動員蹬冰的效果訓練上。速度滑冰運動員接受專項力量訓練的目的是增強自身的力量、耐力,要在教練的指引下堅持長期不斷地訓練。
2、制定具有特點的力量訓練方式
從專項力量的作用可以知道,速度滑冰運動員接受力量訓練的目的是提高自身克服阻力的能力,在達到了這樣的目標之后還能夠實現提高滑行速度就更好了專項力量訓練主要是針對運動員的肌群加以訓練,教練結合科學的訓練方法,提高運動員肌群的抗組力量,使其在比賽過程中能夠讓整個肌肉群都運動起來,提高運動員的滑冰速度。速度滑冰專項力量訓練要遵循一定的訓練原則,最為基本的原則是掌握運動員的具體情況,并結合速度滑冰運動的特點制定合適的訓練計劃。專項力量的訓練計劃中要包括能夠使運動員肌肉得到訓練的內容,具體的專項運動要具有重復性的特點。專項力量訓練的目的就是提高速度滑冰運動員的滑行速度以及滑行時的身體平衡性,不僅是為了提高速度滑冰運動員的滑行成績,也是為了防止速度滑冰運動員在滑行過程中受傷。運動員以及教練員要積極吸收國際先進的專項力量訓練方法,及時與自身的情況和環境相融合。速度滑冰專項力量訓練員要與教練員相互配合,要確保教練員掌握自身的身體情況,幫助教練員制定更加科學的訓練計劃,從而確保計劃可以在實踐中發揮出期待的作用。
3、制定周期性的力量訓練負荷
實踐中教練員要從實際情況出發,結合速度滑冰運動員的身體素質制定周期性的訓練計劃。速度滑冰運動員接受訓練的過程中要保持良好狀態,便于教練員把握訓練的結果,及時調整訓練的方案。運動員的機能狀態在不同的階段會有所不一樣,為此要求教練員要結合運動員的機能狀態制定訓練負荷目標。運動員在教練員科學的計劃安排下不僅可以規律地訓練肌肉群,提高自身肌肉的力量,還可以在這期間掌握具有難度的滑行動作。無論從哪一個方面看,速度滑冰專項力量訓練對于運動員都是非常必須的。速度滑冰運動具有難度,運動員在從事這項運動的過程中非常容易受傷,教練員通過持續性的力量訓練計劃可以讓運動員受傷的幾率減小。當然運動員遇到了競賽期或者調整期,教練員這時應當及時調整專項力量訓練計劃,仍然保證運動員每天都能受到力量訓練,強度可以適當降低,但是不能夠放棄訓練。速度滑冰的專項力量訓練強調負荷的作用,運動員通過負荷訓練可以增強肌肉的力量,也可以提高身體的協調性,為此教練可以依據運動員的身體情況制定一周兩到三次的負荷訓練。應當融合力量耐力訓練和爆發力訓練,并與全面力量訓練相互交織,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為了讓運動員的肌肉群以及骨骼不受到力量負荷的消極影響,教練員要在運動員接受了力量訓練之后給予其一天的休息時間,讓運動員的身體可以自行調整恢復肌肉的力量。總之教練員要保持不斷地學習和發展地觀點制定專項力量訓練計劃,根據運動員的具體情況制定相應的難度的力量訓練方式,以這樣科學的方式訓練運動員,才能夠讓運動員擁有更好的身體素質。
結束語
從我國當前的速度滑冰的專項力量訓練水平來看,與國際水平相比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也不是一天就能夠將這些差距縮短的。實踐中需要我國速度滑冰的教練以及運動員共同努力,通過不斷地努力探索,把握速度滑冰專項力量訓練的核心,吸收科學的訓練方法,掌握訓練的規律,為運動員制定科學的訓練方案。
參考文獻:
[1]黃達武.優秀女子500m速度滑冰運動員速度節奏及專項力量肌肉用力特征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3.
[2]譚小露.我國優秀速度滑冰運動員陸期力量訓練特征的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1.
[3]陶玉晶.我國速度滑冰陸地輔助訓練手段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