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
誰能想到,它成了2019 年春節檔的關鍵詞。從外星人降臨地球,到地球離家出走,一軟一硬,票房數一數二。
很多人說,2019 是中國科幻電影元年。
那2019 年以前,中國科幻都去哪了?
本期,我們一起說說那些不能被遺忘的國產科幻電影往事。
《流浪地球》之前,中國科幻電影去哪兒了?

《六十年后上海灘》(1938年)
導演:楊小仲
主演:韓蘭根 / 湯 杰 / 劉繼群
這是新中國成立之前唯一一部有料可查的科幻題材電影。據當時報道,上海四百萬人都是它的觀眾。放到今天,絕對是票房冠軍級別。
故事講述兩位公司職員,在睡夢中來到六十年后的上海,被大學教授使用科學手段“復活”。兩人在面對這個陌生的新世界時,鬧出好多令人哭笑不得的黑色幽默。
雖然是喜劇,但《六十年后上海灘》的科幻部分并不含糊。在上個世紀三十年代就展現出各種并非完全脫離科學的高新技術。兩人誤入“天氣控制室”,毫不知情地轉動“溫度、氣流”等控制閥門,導致外面一會兒刮風,一會兒下雨。電影中還有一段主人公和他們的兒子站在屏幕前進行了一場“視頻通話”。
真沒想到,中國電影第一次幾乎幼稚的科幻嘗試,完成了對未來世界的神預言。

《小太陽》(1952年)
導演:王敏生
主演: 畢 克 / 金乃華 / 倪 康 高加索 / 朱妙善
這是劉慈欣心中中國科幻電影的開山之作。他在《被忘卻的佳作》一文中提到這部電影,用了兩個“吃驚”。拍攝時間令人吃驚——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中期,由上海科教電影制片廠出品。內容同樣讓人吃驚——在《流浪地球》60 多年之前,國產科幻就表現出改造太陽系的野心。
電影講述幾位青少年在科學家的幫助下,利用反物質造出能發光的小太陽,并且親自駕駛他們設計的火箭,將小太陽發射到太空中,北國的春天提前到來。
不管對中國電影,還是當時的觀眾來說,《小太陽》這種近乎科教書式的硬科幻,在當時似乎還是太超前。據說因為片中的“兩個太陽論”導致電影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被雪藏,甚至很多研究中國科幻的學者都不知道它的存在。之后CCTV 電影頻道悄無聲息地播出過一次后,就銷聲匿跡了。

《珊瑚島上的死光》(1980年)
導演:張鴻眉
主演:喬 奇 / 凌之浩 / 喬 榛 馬軍勤 / 邱岳峰
1980 年的《珊瑚島上的死光》,是國產科幻沉寂十幾年后的破冰之作。影片改編自中國科幻小說家童恩正的同名小說。小說本身在當時轟動一時,創下兩個紀錄:第一本刊登在文學界最高權威刊物《人民文學》的科幻小說,以及,第一本被改編成電影的科幻小說。
電影上映前,萬眾期待;上映后,槽點滿滿。特效粗糙又缺乏科學嚴謹,還有為取悅觀眾硬加的愛情線。
彼時,中國已經出現了較好的科幻文本;但顯然,尚未具備將其改編成電影的能力。

《錯位》(1986年)
導演:黃建新
主演:劉子楓 / 牟 紅 / 楊 昆 孫飛虎
早在三十多年前,中國已拍出豆瓣8.0 的科幻題材。鏡頭語言大膽先鋒。視角更是獨特犀利,借著AI 的殼,扒下官僚主義的皮。
影片主人公趙書信是一名研究人工智能的工程師,卻“不幸”升職為身居高位的局長。
為什么說不幸?因為趙書信最討厭的就是開會。直到有一天,他看著桌上模仿人類行為的小機器人,心生一計。計劃做出了一個和自己長得一模一樣的人工智能。不需要多高級,只要能替他開會就行。
人工智能出色完成了任務,在會議上揮斥方遒,口若懸河。同時不滿足于完成任務,它逐漸升級,開始思考。以機器的思維,思考人類的可笑。
趙書信說:你的平行思維系統很好。AI 卻回答:即使你把人類的思維輸入給我,我也只是重復,我要跟你一樣有個性,有思想。
人工智能從最好的幫手,慢慢變成最大的威脅。

《霹靂貝貝》(1988年)
導演: 翁路明 / 宋崇
主演: 張 京 / 王 瑩 / 章 萍 張 毅 / 鄢麗娜
這是不少80、90 后的童年陰影。片子的主人公貝貝,剛出生就開掛。遠道而來的外星人給了他一雙帶電的雙手。貝貝動動手指頭,就能讓下課鈴提前響。還可以操控交通燈,讓公交車暢通無阻。他揮揮手掌,就能讓游樂園的飛船為自己一個人開啟。
能看出來,電影的特效依然很粗糙,但即便現在重看也還是樂趣多多。
片中還有兩處很讓人心酸的情節。家人發現了貝貝的超能力后,從小就強迫他必須戴手套,還被關在家里。
后來見義勇為的貝貝超能力被發現,但他日子依然沒有好過。
父母讓他抱著電鰻拍攝廣告。
這是貝貝的家人對待霹靂貝貝的態度,也是很長一段時間內國內對科幻電影的態度。
不是被當作離經叛道的異類,就是淪為吸引眼球的噱頭。

《大氣層消失》(1990年)
導演: 馮小寧
主演: 張 寧 / 呂麗萍 / 吳京安 王詠歌 / 張京生
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第一部科幻災難片。故事從一場火車大劫案開始。裝載劇毒藥品的三節車廂毒氣泄漏,直飄大氣層,燒穿臭氧層。
地球危在旦夕。
一位能聽懂動物語言的小男孩,尋求大人幫助無果,只好帶著一群動物去尋找污染源,炸毀了毒氣罐。
《大氣層消失》其實不算嚴格意義上的科幻片,但它好就好在并不刻意渲染災難,它更多著力在面臨災難的人性和貫穿始終的環保意識。
人類和動物說話這個設定雖然有點扯,但說出的話卻言之有物。
說來也挺有意思,《大氣層消失》的導演馮小寧本來有部科幻新片要在大年初一上映,最后卻悄無聲息地退了檔。從意識超前的《大氣層消失》,再到無人問津的《動物出擊》,是中國科幻創作長久以來的停滯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