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周奇輝
在國畫中,線條是事物描繪的主要表達方式。藝術質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線條的運用,并且線條也是繪畫家在創作時表達情感的重要方式。在很多藝術作品中,表現手法多種多樣,具有特別的藝術魅力。由于畫家們的生活習慣和審美觀各不相同,其藝術語言的表達也不不近相同。畫家的藝術思想,是通過線條造形變化得以表達。
1.線條的發展演變。中國壁畫、原始巖畫和陶器繪畫,以及西班牙的阿爾塔米拉壁畫、法國的“拉斯科”,均用線條的方式來表達藝術家的情感,尤其國畫家更喜歡用線條的繪畫語言和符號表達美學思想。我國從甲骨文時期開始,便是以線條的方式來“畫”出文字。直到魏晉時期,人類文明得到進一步發展,線條的運用更加精確,表現出細膩而優美的風格。直到唐宋時期,繪畫家們在魏晉繪畫技法的基礎上進行了深入改進和完善,使中國畫實現了進一步發展。在元代,因為蒙古族的統治,畫家們只能用繪畫的方式來抒發心里的情感。到了明清時期,線條成了藝術家們表達情感的主要方式。文字更是以線條為符號的媒介,繪畫催生了文字,繪畫又被線條中介入書法,所以說,書畫同源,線條又是國畫的主要元素。
2.線條的運用。中國的繪畫最早使用線條是在新石器時代,如青海出土的“舞蹈模式陶盆”陶器,上面的畫作基本都是用線條造型的,非常直觀地展示了人們的現實生活狀態,由此可見,線條是我國最早所用的繪畫方式。再如,唐朝吳道子,人稱“畫圣”。他的作品《八十七神仙卷》被稱為最具代表性的宗教畫作,畫內用筆流暢飄逸,十分細膩,有虛有實,登峰造極。再如宋朝李公麟《五馬圖》,也是以各種線條表現畫作,線條精細、飄逸柔和、形狀逼真,極具神韻,幾筆線條便將馬的形神生動的表現在紙上。
中國畫的線條包括好幾種類別,具有穿插、強弱、節奏和細密等形式美感,是一種古老的藝術語言,具備極強的表現及概括力,其表達的樣式多種多樣,比如長短不一、粗細不均、曲線或直線、斷斷續續、虛虛實實等,能使人感覺到節奏、速度、剛柔、停頓、滯滑等。
1.情感表達元素。長短線的表達短線條急切帶有跳躍感,長線條伸展飄逸。線條的長短會表面出節奏和韻味。中國繪畫有“一波三折”的說法,即在繪畫時有意畫出長短不一的線條,或是急切用筆時立刻改變用筆方向。
粗細線的表達。筆墨的粗細和運筆的快慢,還有用筆的壓力。國畫中毛筆線條更易表達這種美感,粗線圓滑秀麗、細線蒼勁有力,兩種線條在塑造形象中表達不同的感情,表現力各有特色。通過粗細線條來表達人物和景物,包含作者濃厚的情感。

▲ 李公麟的白描

▲ 張大千國畫
線條的綜合表達。不同形態的線條能夠表達現實生活里不同的自然形象,進而契合畫家的思想情感。例如,直線會使人感覺簡單和清明,粗線會使人感覺渾圓,曲線會使人感覺豐滿和柔美,細線被人感覺精密和細膩。因此,不同的線條交織在一起,便會表現出獨特的美感,帶來獨特的審美感受。
2.情感表達形式。線條是中國畫藝術媒介,在中國繪畫藝術中,線條是一種藝術表達方式和媒介,在畫作的審美感受和畫作本身之間有著重要意義。在紙張上用筆、墨表達,使線條產生豐富的變化,塑造出美的形象,其特殊性上升到了精神的高度。線條的形象表達使它包含特殊的精神,事物通過線條的表達,其本質更是內心情感、理論和精神的表達,這是結合我國儒家道學等傳統思想在特定的社會環境中形成的產物。
線條是中國畫創新的本源。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中,通過中國藝術家們孜孜不倦的探索和追求,使線條的內涵更加豐富。當下,通過分解和整合,中國畫基于本身特別的屬性引入了外來文化,使中國畫的內容和內涵更加豐富而深刻,因此而變得更具生命力。
線條是民族繪畫的根本基礎。中國畫線條帶有民族色彩,主要因為民族的特殊文化思想、審美以及社會環境。不管從繪畫者的思想精神、文化修養方面,還是從媒介工具方面,中國畫都體現出中國獨特的文化和民族特性。
很久以前,祖先就開始在石壁上通過線條來繪制民族圖騰,來對大自然表達崇拜之情。在文明發展后,藝術家更是善于線條的表達,在人們生活和社會活動的各個方面,線條美無處不在,已成為人類生活中無法分割的一部分。
1.時代發展和情感表達。在悠悠歷史長河中,時代的發展進步必然帶來思想的變化。隨著時代的發展,線條情感表達也隨之不同。在原始時代,人們通過線條繪畫來表達對大自然的宗教崇拜,到魏晉時期,人類文明得到進一步發展,統治者沒在再過多束縛人們的思想,畫家們有條件自由創作,線條的運用更加精確,表現出細膩而優美的畫面。因為佛教的影響,繪畫作品大都涉及宗教題材。直到唐宋時期,藝術家們擁有了扎實的繪畫實力,人們越發渴望文化精神的升華,故而在魏晉繪畫技法的基礎上進行了深入改進和完善,使中國畫實現了進一步發展。到了明清時期,線條成了藝術家們表達情感的主要方式,并且在線條中引入書法。如,董其昌的《林和靖詩意圖》,畫中融入了書法,構圖精巧絕倫,真實樸素,剛中有柔。
2.審美習慣和情感表達。繪畫的觀賞者要與畫作的繪畫者有類似的人生經歷或是心情感悟,在具備基本的欣賞能力前提下,靜心去體會畫中線條所表達的意境,觀察和分析畫中形象來感悟畫中隱藏的深刻內涵和精神。觀賞中國畫的過程與宗教的參悟差不多,即基于感官的感受及理性地領悟藝術的真諦。
線條中國畫的靈魂,具有無限的變化和活力。在藝術歷史長卷中,無數藝術家通過線條把其所在的時代和人生經歷生動而真實地表現在紙上,把自已內心的真切情感與中國的壯麗山河交融起來,通過景致傳達神韻,展示在世人視野中。人們對情感表達的渴望和精神文化的追求,極大地促進了我國文明的發展。人們對情感表達的渴望和精神文化的追求,極大地促進了藝術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