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馬軍(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骨質疏松科副主任醫師)
指導專家·許紅(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市中醫醫院神志病科主任醫師)
尹平(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市中醫醫院針灸科主治醫師)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在咳嗽、打噴嚏、走路等輕微活動時出現小便漏出的尷尬情景,很可能已經患上了壓力性尿失禁。
尿失禁這一現象在女性中非常普遍,約半數的女性都會在其一生中的某個時段受其困擾。
一般來說,在四十歲以上的女性中,約有25%~40%的女性有尿失禁的癥狀。大多數患者癥狀較輕,嚴重時可在大笑、打噴嚏、咳嗽時,或是從坐姿、臥姿站起來時,不自主排尿,這些都是尿失禁的典型癥狀。
女性較男性易產生尿失禁,主要是因為女性先天尿路較短,容易尿路感染。此外,原因還有:女性懷孕生產后,骨盆肌肉韌帶松弛,或產后沒有好好休息,過早負重;或生孩子較多,或產傷修復不好,導致盆底肌肉筋膜缺陷;女性進入更年期后,卵巢合成雌激素的功能大幅度降低,尿道及膀胱頸黏膜萎縮、皺襞消失,造成封閉尿道的力量變弱;此外,因病切除雙側卵巢或盆腔手術后對膀胱及尿道組織產生傷害,也會尿失禁。
尿失禁的發病率極高,就診率卻很低。但據統計,80%的患者接受治療后,病情有明顯改善。所以,有病就要治,不要因為“面子”問題錯過了治療的最佳時機。
目前尿失禁主要有四種治療方法:行為治療、藥物治療、針灸治療、手術治療。
行為治療:對于癥狀較輕者,醫生會指導訓練患者的膀胱和尿道括約肌功能,加強其控尿能力。比如盆底肌肉訓練操,這是最為簡便的方法。
藥物治療:泌尿系統及生殖系統感染的患者,需服用抗生素;絕經后的女性患者由于雌激素減少,需采用少量雌激素替代治療。
針灸療法:針灸治療尿失禁效果非常不錯。中醫師一般會以健脾益腎、固攝升提為原則,以膀胱經、腎經、脾經和胃經穴位為主,采用針灸、點揉等方法,通過經絡的調節作用,鼓舞臟腑之氣,調動機體自身的調節功能,恢復膀胱和尿道對尿液的控制作用。
手術治療:一些壓力性尿失禁患者采用以上方法無效,就需要手術方式治療。手術治療是最長期有效的。該手術微創,損傷極小,把一種特殊聚丙烯材料制成的吊帶放入體內,當腹腔內壓增加時,吊帶可以相對抬起,壓迫尿道,從而抑制尿液漏出。這種吊帶在體內不會引起炎癥,終身有效。
此外,心理調節、清淡飲食、加強鍛煉也有助改善尿失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