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艷春(中國醫科大學航空總醫院藥學部主任)
常用抗過敏藥物分兩類。最常用的是抗組胺藥,第一代抗組胺藥是撲爾敏、苯海拉明、異丙嗪;第二代抗組胺藥有氣雷他定、西替利嗪、依巴斯汀。組胺是人體過敏反應時釋放的致敏物質。第一代抗組胺藥物的鎮靜作用與中樞神經不良反應較為明顯,服用后會出現嗜睡、乏力、反應遲鈍等癥狀,用藥后應避免駕車、操作精密儀器、高空作業等。此類藥物還有抗膽堿作用,前列腺肥大、青光眼、肝腎功能低下者及老年患者應慎用。第二代抗組胺藥物的中樞神經系統不良反應大為降低,對治療兒童過敏性鼻炎也是安全有效的。

第二類是過敏反應介質阻滯劑(又稱肥大細胞穩定劑),代表藥物是酮替芬、色甘酸鈉,常用于過敏性鼻炎。此類藥物毒性甚微,較為安全,但起效慢,一般在連續服藥1~2周后起效,故需耐心、規律服藥,不可隨意間斷。
選擇藥物時需要遵循以下四個原則:1 藥物種類繁多,應對癥選擇。2 應根據病情需要聯合用藥,在癥狀控制住后,不宜立即停用所有藥物,而應該逐個停藥。3 連續服用同一種抗過敏藥物不宜超過一個月。4 服用抗過敏藥后,癥狀未改善或加重時,不宜加大劑量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