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付剛
【關鍵詞】消化內科;常見不合理用藥;臨床分析;
消化內科作為重要醫院的重要科室,合理用藥直接關系到治療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會直接的影響患者對醫院的印象與影響。但是,在整體上來說,現階段一些醫療機構中因為患者數量較大、用藥劑量種類較大,會涉及到諸多的藥品種類,導致在消化內科存在的不合理用藥問題逐漸凸顯[1]。基于此,筆者主要對消化內科常見的不合理用藥問題進行了分析,探究了改善的措施與手段,僅供參考。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0月份收治患者1012例,通過回顧性的方式對各項資料進行分析,探究不合理用藥的原因,綜合實際狀況探究有效的預防措施與手段,僅供參考。
1.2 方法
對患者的臨床資料以及處方進行專業的分析,綜合患者年齡等相關信息,了解不良反應以及藥物計量等因素,研究用藥不合理問題,對藥物進行歸納總結,探究合理對策與手段。
1.3 統計學處理
利用統計學軟件SPSS20.0分析患者信息數據,通過(x±s)表示計量資料,利用t檢驗計量資料;通過[n(%)]表示計數資料,通過X2檢驗分析。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在1012例患者中,出現了205例不合理用藥的狀況。主要存在的不合理用藥主要就是重復用藥,占整體比例的33.98%,藥物拮抗為整體的27.19%。聯合用藥不當為整體比例的13.11%。抑酸類藥物應用劑量過大大為整體的28.64%。
3.1 消化內科常見不合理用藥問題
3.1.1 重復用藥:現階段,隨著藥物種類的逐漸增多,不同藥物的名稱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但是藥物的化學成分卻大致相同。也有部分的藥物雖然藥物的機理不同,但是在臨床上藥物的作用類似。如果在臨床上單純的將藥物作為依據進行診斷,這樣就會導致在藥物疊加作用之下產生不良反應[2]。
3.1.2 聯合用藥不當:在消化內科治療中經常應用的方式就是聯合用藥,但是一些藥物在聯合應用之后就會出現降低藥效的效果,導致不同藥物之間存在一些拮抗作用。例如,在應用多巴胺受體進拮抗劑的時候,就會增加患者胃腸的蠕動能力,這樣就會導致藥物快速通過胃腸道,增加了抑酸類藥物的吸收。對此,在應用過程中要重視用藥量,綜合實際狀況合理應用[3]。
3.1.3 用藥過量:在消化內科中作為常見的用藥不合理問題,就是藥物中劑量過大,或者抗生素應用的時間過長等問題。在一般狀況之下H2受體拮抗劑,在12小時中均有效,每天服用兩次就可以,在應用此種藥物的時候就無需增加劑量。而在應用奧美拉挫膠囊的時候,每日最大劑量僅有一次,不可對其進行多次應用。同時,抗生素類要素應用的時間過長也屬于一種不合理的應用狀況,患者在服用兩周就可以獲得較為顯著的效果,而如果長期服用就會導致出現耐藥性或者產生一些毒副作用。
3.2 消化內科合理用藥方法探究
3.2.1 增強醫生專業能力:醫生要具有專業的能力,要具有高度的責任心,醫院要重視對藥師的繼續教育,通過組織參與各種學術腳力庫活動,讓醫生掌握藥物的應用方法與相關藥理知識內容,提升專業能力,強化職業道德以及法律法規教育,讓醫生可以了解到不回來用藥的各種后果與影響。通過組織專業的講座與培訓的方式,強化崗位教育與講解,進而提升醫療能力與專業水平。
3.2.2 堅持人本主義,糾正錯誤問題:要具有人本思想,具有服務患者的思想意識,提升醫師的服務意識,重視日常護理,強化溝通與交流,加強對患者的指導,使其了解用藥的注意事項以及相關應用方式,對于存在的問題要及時改正,糾正錯誤問題。
3.2.3 重視藥物安全管理:醫院相關部門要構建專業的用藥檢查小組,及時檢查醫生開具的處方,定期檢查分析,就是糾正問題與存在的錯誤,要重視溝通交流,探究疾病的處理方式,提升服務理念,增職業道德,提升醫生的專業能力,構建完善的懲罰系統,強化處方管理,提升安全用藥的意識[4]。
綜上,在消化內科中出現不適宜用藥的問題種類繁多,為了合理規避各種常見的不合理用藥問題,就要提升醫務人員的專業能力,引導患者科學合理的用藥,提升用藥安全性。
[1]陳懇.消化內科常見不合理消化內科用藥問題的臨床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3(31):6277-6277
[2]徐杰.消化內科常見不合理消化內科用藥問題的臨床分析[J]醫學信息,2016,29(21):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