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珊珊
近日,嗶哩嗶哩(以下簡稱B站)發布2018年第四季度財報。B站2018年第四季度收入11.56億元,同比增長58%。今年2月,阿里巴巴宣布通過全資子公司淘寶中國入股B站約2400萬股,持股比例占B站總股本約8%,成為其第三大股東;去年10月,騰訊對B站進行了3.176億美元的投資,持股比例為12%,是B站的第二大股東。

B站創立于2009年,憑借二次元社區文化聚集了一大批年輕的忠實用戶。與此同時,B站在內容生態上不斷拓展邊界,從游戲、動畫到影視、綜藝、紀錄片,試圖打造一個以年輕用戶為核心的娛樂綜合體。
盡管B站的多元化探索之路卓有成效,其營利能力卻頗令投資人擔憂。不過,隨著騰訊和阿里的先后入股,B站的商業化能力值得期待。
在2009年創建初期,B站以平臺為定位,依靠UGC(用戶原創內容),完成了針對二次元文化的人群聚集。歷經10年發展,B站已成為中國規模最大的視頻創作社區,尤其在內容多元化方面,不斷突破邊界。自2018年3月28日B站在納斯達克上市以來,其自制內容更是呈現出爆炸式增長態勢。
其中,紀錄片就是一大亮點。2018年7月16日,由B站和旗幟傳媒聯合出品的《人生一串》上線。作為國內首檔匯聚民間燒烤美食的紀錄片,《人生一串》B站評分9.8分,播放量總計5093.7萬次(2019年3月16日數據),豆瓣評分9.0分。
《人生一串》并非B站首部成功的紀錄片。2016年年初,《我在故宮修文物》在CCTV-9紀錄頻道首播,在B站上線后意外走紅,作品的點擊量和收藏量日益增長。這次意外收獲也讓B站對紀錄片有了新的認識。在B站COO李旎看來,這類“網生新派紀錄片”具備三個特征:一是內容求真,形態多變;二是以人為本,接地氣;三是注重互動,易于傳播。
近兩年來,B站先后參與出品了《極地》《人生一串》《我在故宮修文物》《尋找手藝》等紀錄片,均取得了較高的播放量和關注度。
目前,B站已成為中國大型紀錄片出品方之一。談及“為何專注制作紀錄片”,B站董事長兼CEO陳睿解釋道:“其實現在的年輕網民很喜歡看紀錄片,很多90后和00后的用戶愿意把時間花在學習上,他們希望看過一個作品后能有所收獲。”
2018年9月17日,B站宣布與Discovery探索頻道達成深度合作,目前B站已正式上線Discovery專區,內容包括將在B站上映的145部紀錄片和200小時的獨家內容。
B站自制內容的亮點之二是動漫。2018年下半年以來,B站在動漫領域頻頻發力。不僅新上線了獨立App“嗶哩嗶哩漫畫”,還收購了網易漫畫大部分版權及運營資產;2018年12月18日,B站舉辦國創發布會,一口氣推出20多部動漫作品;同年12月20日,B站與淘寶宣布開展廣泛合作;隨后,B站還與繪夢動畫成立新的動畫公司多啦嗶夢。
官方數據顯示,2018年,B站上線約86部國產動畫,同比增加37%。流量方面,2018年B站國創區的總播放量為24.5億,同比增長50%,總播放時長為2.6億小時。
近兩年來,B站投資了國內近20個動畫制作團隊,參與了超過50個頭部動畫項目。B站一方面和閱文、晉江、掌閱等多個小說平臺達成多部作品合作,另一方面與翻翻漫畫、有妖氣漫畫、漫畫家使徒子等漫畫平臺合作推出漫改作品。
此外,B站的觸角也正向原創綜藝領域延伸。2018年11月11日,B站聯合青豆結冰、笑果文化共同出品了自制綜藝《故事王Story Man》第二季,節目定位“大型卡牌故事接龍競技真人秀”。該節目是B站在首檔自制二次元綜藝《故事王Story Man》第一季基礎上,進行升級改造的作品。
在電競行業,B站也有所突破。2018年9月7日,B站獲《守望先鋒聯賽》(全球首個以城市戰隊為單位的大型電競聯賽)的永久席位,戰隊落戶杭州。這也是繼2017年年底組建電競俱樂部BLG之后,B站在電競領域的又一重要布局。2018年10月9日,B站宣布與休斯頓火箭在電競領域達成戰略合作。
其他領域,B站也在不斷探索。今年1月19日,B站與電視節目《1818黃金眼》的共制節目正式上線首播,這被認為是B站在新聞自制內容領域的又一嘗試。近期,B站首部自制網絡電影《滾蛋吧,大魔王!》也已上線。
在2018上海網絡視聽季行業論壇上,陳睿介紹,B站的原創內容可以分為兩部分,一部分來自平臺上的創作者,即UP主的原創內容;還有一部分是平臺的自制內容。
陳睿表示,原創對內容平臺來說非常重要,隨著用戶的內容消費越來越多,內容消耗將會產生兩個結果:一方面,內容變成每天的必需品,占據用戶生活的方方面面;另一方面,內容從過去涇渭分明的分類發展到現在的邊界模糊,比如用戶對短視頻的很多消費都算是一種新消費。這種情況下如果平臺、創作者或工作室不拿出高質量的作品,很可能會淹沒在互聯網中。當內容成為互聯網發動機時,版權成本變得越來越高,那些以版權為驅動的平臺更可能出現運營問題。
對此,陳睿認為,平臺可以從三方面發力:一是做高品質的內容,二是降低內容成本,三是保持品牌調性。“用高品質的原創內容吸引用戶,并讓用戶產生正向反饋,這就是B站的打開方式。”
相比大手筆的投入,B站在變現這條路上走得十分謹慎。從新番承包計劃,到推出旅游產品、成立嗶哩嗶哩影業,再到推出付費會員業務、發布綠洲計劃幫品牌商做廣告……B站從未停止過對變現方式的探索,只是尚未獲得理想效果。
招股書信息顯示,B站在2015年、2016年、2017年一直處于虧損狀態,這三年的虧損金額分別為3.735億元、9.115億元和1.838億元。
根據B站2018年第四季度財報,本季度B站經營虧損2.89億元,同比增長366%;全年經營虧損7.29億元,全年歸屬母公司凈虧損為6.16億元。
用戶黏性高,不意味著流量能順利變現。作為Z世代(1990年代中葉至2010年前出生的人)用戶的“精神家園”,B站因“情懷”而崛起,在變現之路上又難免受到“情懷”的制約。當這些年輕用戶進入下一年齡段時,如果平臺的產品升級跟不上,這部分用戶也將很快流失。
此外,B站還面臨著來自其他領域的競爭。隨著抖音、快手等短視頻應用的崛起,B站用戶有了更多選擇。財報顯示,2018年四季度B站的平均月活躍用戶數為9280萬,環比無增長。
對單一業務的過度倚重,不利于營收的健康成長。晟道投資助理副總裁涂士堯就曾一針見血地指出,現在更多的大流量(平均單集播放量超過1000萬次)動漫作品面臨的是如何在后續的游戲、影視、衍生品方面持續變現的問題,否則就只能單純依靠作品流量在內容付費或廣告收入方面變現,難以形成深度IP和長變現生命周期。
陳睿認為,未來,內容的商業模式可以拆分成幾個維度:
第一,內容的流量價值非常大,內容可以成為互聯網流量的發動機,流量意味著廣告,意味著變現。
第二,流量本身的價值在于,很多用戶會為優質內容付費。內容付費是剛需,未來用戶一定會有越來越多的預算來購買優質內容。
第三,內容可以衍生出多元商業價值,如“種草”(公眾人物對商品的帶動作用)、帶貨(分享推薦)、下單等都能拓展變現渠道。
陳睿同時提到,如今內容產業的競爭越來越殘酷。“內容綜合了制造業和零售業的特點,成為物流和信息流合二為一的領域。未來內容行業的競爭,尤其是內容創作的競爭將會是過去制造業和零售業的競爭之和,但同時因為具備了這兩個行業的特點,商業前景也會非常好。”
從財報數據來看,目前B站正在擺脫過度依賴游戲業務的問題。2018年四季度,B站游戲收入7.13億元,環比下滑4.2%;游戲業務的比重下滑至62%,電商及其他收入增長254%,成為收入超預期的關鍵因素;直播增值和廣告收入增速分別為276%和302%,顯示出可預期的發展潛力。
作為垂直社區,B站在吸引更多年輕人、尋找更多元有效的變現方式方面,需要更多“彈藥”支持。
2018年3月,B站成功赴美上市,通過發行4200萬股ADS,融資4.893億美元;2018年10月、2019年2月,騰訊、阿里巴巴先后入股B站,成為B站的第二、第三大股東。
有觀點認為,騰訊和阿里的先后入股,不僅豐富了B站自身的內容體系,B站也能借助電商增強商業化能力。淘寶若能幫助UP主獲得理想回報,也將強化他們在B站上的創作動力。
在創世伙伴資本投資董事聶冬辰看來,二次元是貫穿新人群和新文娛的投資領域,這其中蘊藏著諸多投資和創業機會。“資本的進入無疑會推動二次元產業的發展,同時還會留下很多資產,如人才、IP開發和知識資源等,這些資產在資本泡沫破裂后的沉淀,將為內容的二次繁榮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