諶金姑
【關鍵詞】全程護理干預;心臟介入手術;焦慮情緒
前言:近年來,由于受到人口老齡化、生活壓力增加等因素的影響,各類心臟疾病的發病率發生顯著升高[1]。介人手術是臨床治療心臟疾病的常用方法。但由于患者多不了解心臟介入手術,或受擔憂術后復發等因素影響,可產生焦慮情緒。為了分析全程護理干預的價值,本研究將102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析如下:
1.1 一般資料抽取我院于2016年9月~2018年8月收治的102例心腦介入手術患者為研究對象。參照護理方法的差異分成對照組(51例)和觀察組(51例)。對照組男28例,女23例;年齡39~77歲,平均年齡( 53.2±2.5)歲。觀察組男27例,女24例;年齡38~78歲,平均年齡( 53.1±2.6)歲。差異不顯著。
1.2 方法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
觀察組接受全程護理干預:針對心臟介入手術患者的需求及產生焦慮情緒的原因,制定全程護理干預方案。(1)術前干預。心臟疾病患者入院后,根據患者的病情、介入治療方案實施護理干預。心臟介入治療知識宣教:通過積極與患者溝通,取得患者信任后,采取適宜方法向患者介紹心臟介入治療相關知識。如患者基本掌握心臟介入治療相關知識,可將強調圍手術期注意事項作為宣教要點。心理干預:心臟介入手術患者多因擔憂手術創傷、術后康復耗時過長等因素出現焦慮情緒,對此,護理人員可實施榜樣法,為術前患者與介入術后恢復良好的患者提供溝通機會,利用榜樣的力量強化患者對心臟介入治療的術后恢復快、手術創傷小等特征的認知。(2)術中干預。心臟介入治療過程中,患者多因體位不適、擔憂術中發生意外等而產生焦慮。對此,護理人員需陪同患者共同進入介入室。根據心臟介入治療要求擺放患者體位,耐心詢問患者是否適應該體位。(3)術后干預。術后心理干預:術后頻繁與患者溝通,如發現患者產生負性情緒,引導其主訴情緒不佳的原因,根據患者主訴采用音樂療法、興趣培養法等進行干預。康復鍛煉指導:術后早期指導患者進行康復鍛煉,遵循循序漸進原則,指導患者通過適宜的活動,減少局部血腫或血栓等并發癥的發生。
1.3 統計學方法以SPSS19.0軟件統計。P<0.05:差異顯著。
焦慮情緒變化、護理滿意度見表1。

心臟疾病具有典型的易復發、治療難度高等特征。因此,如何糾正心臟介入治療患者的焦慮情緒,成為臨床護理的重點所在。
全程護理干預是一種綜合性的護理方法。這種護理方法可改善心臟介入治療患者焦慮情緒的原因為:全程護理干預要求護理人員分別從術前、術中、術后3方面,分析引發患者焦慮的原因,并根據原因類型,制定有針對性的應對措施,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本研究結果證實:全程護理干預的應用可有效減輕心臟介入治療患者的焦慮情緒。
綜上所述,可于心腦介入手術患者的護理中,推行全程護理干預。
[1]趙欣欣,李青峰探討全程護理干預對心臟介入手術患者焦慮的影響[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21):121-122
[2]楊漫紅,彭輝.全程護理干預對心臟介入手術患者焦慮的影響[J]當代護士(中旬刊),2015(11):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