曬太陽的貓
在北極負重前行、在雪夜驅車馳騁……她走過10年“追星”路,終于將自己修煉成了TWAN國際攝影大賽一等獎得主和格林威治天文臺年度攝影師大賽獲獎者。她說每一張讓人驚艷的星空照片背后,都蘊藏著失敗和危險。但因為內心的熱愛,才會帶著一腔孤勇前進。她是90后星空攝影師,“巡天者”葉梓頤。近日,她做客“新青年”深情講述了自己仰望星空的10年經歷,畏懼與勇氣,猶疑與堅毅,坎坷與收獲……每一種都是青春的元素,每一種都是熱愛的溫度。
月亮與六便士
決意做職業星空攝影師的時候,葉梓頤是新加坡一家4A廣告公司的創意策劃,她說那時候拿的是不菲的年薪。在新加坡她所從事的行業遍地都是六便士。年紀輕輕就有不錯的收入,過著穩定的生活,似乎人人艷羨。
葉梓頤看起來文靜且稍顯柔弱,但其實她是個特別有主見的北京姑娘。因此,當她決定放棄這份人人艷羨的工作時幾乎沒怎么跟父母商量。她知道在父母那代人的觀念里,告別穩定的工作和優渥的生活,是根本無法理解的。他們只知道女兒從國外回來了,具體在從事什么工作不甚清楚。讓葉梓頤哭笑不得的是,當爸媽的老同學問及自己的情況時,老兩口口徑一致地回答:“她剛從國外回來,最近還在玩呢!”原來,在父母眼中她縱橫四海地跋涉拍星空美景都是不務正業的“玩”。
到目前為止爸媽見到她還是會發出靈魂的拷問:“你現在可以賺多少錢?”“你打算什么時候穩定下來?”
爸媽的問題之所以拷問靈魂是因為葉梓頤確實不知該如何回答。辭職做星空攝影師后生活確實拮據過,剛開始在業界沒有什么名氣,能接到的項目比較少,葉梓頤說那時候甚至為了一千元錢的報酬她都會不舍晝夜地在雪山高原奔波很久。有段時間實在是沒有項目可做,葉梓頤只好做起了專車司機。
住在爸媽多年前的舊房子里,葉梓頤一直按市價交房租給他們,每月5000元,即便是最拮據的那段時間她也都準時準點交。她調侃說女孩應該獨立,因為只有獨立的女孩才能夠自由選擇是否30歲就結婚,是否結婚后生二胎。
她當然明白如果自己從事別的行業可能物質回報會更大。大學剛畢業她就參加過《創意大比聘》,贏得了全國總決賽的冠軍,之后在廣告策劃界做得風生水起。葉梓頤說很多事嘗試過之后才知道是不是你想要的,在廣告公司做策劃拿高薪不是她想要的。如同,遍地都是六便士但她卻抬頭看到了月亮。而那輪月亮從15歲那年開始就一直記掛在葉梓頤的心上。
一天,地理老師帶她去學校操場看那片星空,她拿著星位圖一顆顆比對夜幕上的星星。漆黑的夜空中懸掛著明亮的星,沒有喧嘩和躁動,有的只是內心的寧靜以及無法言喻的美妙。那晚她碰巧偶遇了獅子座的流星雨,流星從空中劃過的時候她激動得熱淚盈眶。葉梓頤說她從小沒什么朋友,但是那夜空中明亮的星讓她有一種朋友陪伴左右的感覺。自此,她一直想把夜空唯美的畫面留住并展現給大家。
后來她看各種天文領域的書,參加全國青少年天文知識競賽,去天文館做志愿者講解員……每走一步她都感覺跟星空更貼近,直到后來成為了孤獨且勇敢的逐日者,如同神話故事里的夸父。
一腔孤勇的逐日者
葉梓頤給自己貼的標簽是“貓狗雙全,宅腐雙修”。平時日常主題就是“宅”,在家里看動漫,叫外賣,逗逗名叫“湯圓”的狗,摟著熱乎乎的貓咪睡懶覺,反正能不出門就不出門。然而正是這位90后的“宅女”一聽到有值得拍攝的天象出現,就能在30分鐘內迅速收拾好背包干脆利索地出門,不畏風餐露宿。能解釋葉梓頤身上如此矛盾性的只能是熱愛的力量了。
第一次追日食是2009年,她大學還沒畢業。了解到有日食出現,她立刻把自己攢的800元獎學金拿去買了去上海的動車票,攝影器械除了基礎款相機其他全是借來的。預計好時間,找好機位,一切準備就緒的時候天氣突變,一場傾盆大雨讓第一次追逐日食的葉梓頤鎩羽而歸。葉梓頤調侃說,追逐拍攝日食的人都會得一種“病”,那就是“日全食癥”,就是一旦開始追逐日食就根本停不下來,會竭盡全力地去看每一次日食。
后來在非洲肯尼亞有日食的天象時,葉梓頤毫不猶豫地定了機票,一路風塵仆仆地趕到,在沙漠中支好了機位,夜空如天鵝絨幕布上綴滿了一閃一閃的寶石。一切就緒只待日全食的出現??删嚯x日全食降臨還有五分鐘的時候,一片片云層從身后涌來,接著風沙肆虐遮天蔽日。葉梓頤想拍日全食的愿望再次落了空。
從肯尼亞失望歸來的葉梓頤有點氣餒,想放棄但又割舍不下。再次得知挪威的斯瓦爾巴群島——世界上有人居住的最北的小島能觀測到日全食現象,這個有點“軸”的北京大妞還是決定只身前往。但由于那里少有中國游客,關于小島的資料很少,她花了整整一個月時間準備行程。扛著五十多公斤重的行李和攝影器材,歷經三次渡輪、四段火車、十段飛機,跨越四萬里葉梓頤才來到了這個極寒之地。她隨身還攜帶了一個晴天娃娃,希望能帶來天氣晴朗的好運??赡苁巧仙n被她的執著所感動,盡管有80%的可能會陰雨,但那晚夜空奇跡般地晴朗著。日食凌空,整個過程也就兩三分鐘,但每一秒對于葉梓頤來說都是永恒的。身心的震撼難以言表,之前所有對日全食的想象都被親眼目睹的震撼推翻。她說當時自己的淚水一直在往外涌,然后被凍在了睫毛上,但她什么都顧不得,只是一個勁兒地按快門。
正是這次逐日的作品讓葉梓頤在星空攝影界名聲鵲起,許多知名刊物紛紛向她拋來橄欖枝,正因如此她才在職業星空攝影的路上一直走下去。她說她走星空攝影這條路就像是在一場暴風雪中摸黑前行,不知道前方是坦途還是懸崖。但誰的人生都不會一帆風順,總要克服各種困難才能實現心中的夢想。
手可摘星辰
很多人艷羨葉梓頤的生活,欣賞燦爛的星河,追逐百年一遇的日食,拍攝夢幻的極光……跑遍全世界尋找唯美壯麗的景觀還能收獲榮譽。2016年葉梓頤獲得了TWAN“地球與天空”攝影大賽“夜空之美”組的冠軍,同時也成為第一個獲得此獎項冠軍的中國女性。2017年,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選中她的作品為每日一圖,并附上深情款款的說明。同一年,格林威治天文臺年度攝影師大賽她又是唯一獲獎的亞洲女性。她穿著典雅的旗袍,披著星河燦爛的絲巾領取獎章的照片獲得點贊無數。
星空攝影師這個職業目前國內只有五六位從業者,而且就算是在國際上也很少有女性。因為星空攝影師要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去人煙稀少的地方,還要時不時背著很重的攝影器材在各種惡劣的自然條件下徒步,對于人的心理和生理都是絕對的挑戰。葉梓頤調侃說:“所有好的機位都是在糟糕的地方?!迸臄z星河燦爛的作品并不意味著有枕星入眠的浪漫,很可能你就站在牛糞堆里,或者泡在沼澤地里,被各種生物造訪,甚至會有生命危險。
最接近死亡的那次人生體驗葉梓頤至今記憶猶新。2015年在納木錯湖邊,她生病尚未痊愈就匆匆趕來拍高原的銀河星系。當時有閃電突然造訪天幕,葉梓頤一心想著拍下閃電連接銀河的壯美奇景,顧不得天氣的變化??墒蔷驮谒聪驴扉T的瞬間,雨雪冰雹噼里啪拉地從天而降砸在她身上。原本就帶病的身體被淋得透心涼,高原的寒夜溫度降得很低,她當時只覺得頭暈目眩,遙不可及的銀河星系仿佛觸手可及,一切都在旋轉,夢幻而虛無。
送去搶救時,醫生說她是高原肺氣腫,送來時意識模糊,口吐血沫,生命危在旦夕。但這個北京大妞醒來的第一句話卻是:“看我拍的銀河好看吧!”
獲得TWAN國際攝影大賽一等獎的那幅作品《烏尤尼天空之鏡的月升》是在玻利維亞烏尤尼鹽沼拍的。所有人都贊嘆畫面的瑰麗壯美,但又有幾個人知道葉梓頤為拍攝這幅作品一路的艱辛不易呢?她說為了找好的機位她扛著攝像器材只身趟過齊腰深的泥沼,為等最佳的攝影瞬間,她在泥沼里泡了6個多小時。這還是幸運的,因為有時候付出良多,最終卻可能因為各種原因而一無所獲。
手可摘星辰的美不是隨處都有,也不是誰都可以輕易得到。有一次,葉梓頤為了拍攝北歐海面上的星光爬到一個廢棄的燈塔上,誰知拍完之后發現漲潮了,燈塔四周全是漫無邊際的海水。驚慌失措得想哭,但她冷靜下來后決定拽著旁邊的海帶往岸邊走。慶幸的是,最終脫離了危險。但至今回想起來仍覺驚悸。
每一天都活成恩賜
從事星空攝影會遇到各種突發狀況,危險隨時蟄伏在不為人知的地方。葉梓頤說前幾年她目睹過跟她差不多同齡的攝影師殞命。畏懼不是沒有,但是熱愛太強烈,她還是選擇繼續謹慎小心地走星空攝影這條路。正因為如此,才要在萬般變化中保持定力,把每一天都當成恩賜,然后用力地活,肆意快活才不枉此生。人生的無常不但沒能讓她退縮萎靡,反而讓她更加開闊豁達,不斷進取。
她在微博上說:“一個人有精氣神兒我覺得特別重要。不一定非得是事業上努力上進,而是抖擻不萎靡渾噩,不斷努力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她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她把所有的夢想都列在計劃清單上,然后付諸實踐一個個去實現。
去新西蘭拍攝皓月凌空,就算沙蠅在耳邊嗡嗡地肆虐,就算它們隔著衣物咬得人又疼又癢,葉梓頤按著攝影機的手也不會抖。
去南極拍日珥活動帶來的極光,問候黃眼企鵝,背著比體重還沉的攝影器材跋涉在雪蓋上,步履堅定。
去印度尼西亞的海邊拍攝海面上的日出日落,不顧太陽的暴曬,只要有一顆清涼的椰子就好。
為了拍攝出滿意的照片,葉梓頤三年四次到北極、多次往返于南北半球,時常會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一年可能有一大半時間跋涉在異國他鄉。
拍攝星空時她說自己是滿腔熱血的“糙爺們兒”,但業余時間她還是那個有點“宅”的90后女孩,氣質婉約甚至略帶甜美。不忙的時候她會把生活過成另外一種恩賜,跟異地的男友約到成都,先把火鍋吃個遍,再牽著手晃晃悠悠地在大街小巷溜達,最后泡壺好茶下盤不問輸贏的圍棋。
捕捉自然的瑰麗壯美,追尋心中所愛,勇敢做自己,正如她自己所向往的那樣,葉梓頤活得恣意且灑脫,瀟灑又快活。
責編/劉維笑
E-mail:14641101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