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文咨詢:
我和老公阿布剛結婚的時候,他每天下班后會準時回家吃飯,還會主動幫我洗碗,分擔家務,平常也會制造一些小浪漫給我驚喜。
但自從兒子出生后,阿布開始變得冷漠、挑剔。當我深夜起來照顧寶寶,給寶寶喂奶時,他卻在床上呼呼大睡,被吵醒時還會牢騷滿腹。當我在鼓勵寶寶學習爬、坐、站、走時,他也不愿意參與,甚至嘲笑兒子太蠢……
漸漸地,我們的爭吵越發頻繁,我覺得阿布離我越來越遠,孩子似乎是我一個人的,他只是個旁觀者。
我真想不通,為何往日體貼的阿布,在孩子出生之后卻變了?為什么一開始還很喜歡孩子的他,現在卻撒手不管,全扔給我了呢?
李秀欣老師解答:
孩子出生之后,你較迅速地進入母親的角色,而阿布卻沒能及時參與育兒工作。你既當媽又當爸,其中的委屈、辛勞無人懂,心中有著深深的疑問和不解。
許多女人會期待,孩子出生后,男人可以升級成為父親,變得更加成熟、負責,能夠一同照顧寶寶。但事實上,雖然同時成為孩子的父母,但在心理上,男人進入角色會比女人慢得多。
懷胎十月的時間,讓女人逐漸做好了成為母親的心理準備。但對于男人而言,成為人父,是一個未知的艱巨任務。男人沒有懷孕的體驗,也缺少充足的心理建設時間,因此很多男人在孩子出生后,都沒有為人父的責任感。
那么,當寶爸寶媽的心理成熟度有差距,形成了“失衡”的局面,寶媽應該怎樣做才能幫助寶爸盡快適應“父親”的角色呢?
一、體諒寶爸不足,多給予關注和夸獎
男人剛開始嘗試照顧孩子,難免會緊張、生疏,或許聲音粗獷一些、動作笨拙一些。這時女人若看著心急,忍不住呵斥、指責、抱怨,只會讓男人更加受挫,抗拒參與育兒。
寶媽們這時應該盡量調整心態,體諒寶爸的不足,細心引導、提醒和鼓勵。多關注新手爸爸的“閃光點”,肯定他們做得好的地方,讓寶爸在帶娃的過程中感受到自我的價值,相信得到肯定、認可、鼓勵的爸爸們會更加愿意主動參與到育兒工作中。
二、學會“偷懶”
如果寶媽包攬了孩子的所有事務,寶爸們缺乏參與感,長期下來可能就會慢慢淡出,會出現“喪偶式養育”。因此,寶媽可以適當讓丈夫幫把手,自己偷個懶,適當的“懶”是讓寶爸們變得有責任心的重要方式哦。
三、把關注分一些給丈夫
面對幼小的孩子,寶媽們不自覺地把全部精力投入在孩子身上,難免會忽略了伴侶的感受。這時男人意識上也知道孩子需要照顧,但心里難免因為“失寵”而感到失落。因此,寶媽們也需要顧及丈夫的情緒和感受,讓他參與育兒,從中與孩子相處、互動,增加男人帶娃、做奶爸的積極性,那寶媽也可以輕松一些。
男人成為父親是一條長遠而艱辛的道路,寶媽的引導、鼓勵和支持,能讓伴侶盡快成為一個稱職的奶爸,兩人共同承擔起養育孩子的責任。
責編/劉維笑
E-mail:14641101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