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文靜
摘 要:改革開放以來,國內外的市場環境較以前有了很大改進,經濟在發展、社會在進步,企業如雨后春筍般大量涌現,成為促進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在現代企業建設中,加強企業各方面的管理尤為重要,而戰略管理是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不可忽略的一部分。本文通過分析我國企業戰略管理的信息化現狀,進而提出企業戰略管理平臺理論與方法,以期對企業的管理有一定參考價值,從而實現企業的順利發展。
關鍵詞:信息技術;戰略管理 ;理論方法
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我國企業在管理過程中已開始注重信息技術的使用,提高戰略管理的質量和效益,以提高經濟效益、降低支出成本。需注意的是,信息技術在戰略管理的過程中起到的是輔助作用,關鍵的還是需要企業采取戰略管理。基于此,本文基于信息技術的企業戰略管理平臺理論與方法進行研究,進而指出企業戰略管理與信息技術融合的必要性。所以,企業經營管理者要掌握這些關鍵的理論與方法,加強這些知識的學習,并且能夠結合實際情況進行應用,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進一步加強企業戰略管理,與時代發展相契合,真正促進現代企業的良好發展。
一、企業戰略管理與信息技術融合的必要性
21世紀是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時代,企業的創新發展離不開信息技術,企業的建設與發展離不開信息技術。需注意的是,信息技術在戰略管理的過程中起到的是輔助作用,關鍵的還是需要企業采取戰略管理,信息技術與戰略管理是相輔相成的。戰略管理是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關乎企業的長遠發展,企業要想實現良好的管理效果,需要有關部門及人員在管理過程中加強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以更好的適應時代發展潮流。因此,在企業的戰略管理過程中,管理人員要加強對先進管理方法與信息技術的學習,搜集數據、信息,為決策提供依據,構建現代企業的發展框架,實現經濟效益的提升,做好戰略管理工作,提高戰略管理水平,真正實現企業戰略管理與信息技術的融合。
二、我國企業戰略管理信息化現狀
(一)企業信息化管理體系不完善
我國企業雖然在管理過程中運用了信息技術,采取了信息化進行管理,但目前尚未形成完善的信息化管理體系,這是因為我國企業的戰略管理沒有科學的與信息技術結合,導致信息技術雖然運用到企業管理中,但是取得的成效與預期效果間仍存在較大差距。一是企業信息化管理制度的內容不完整、制定的方法不科學,企業信息化制度制定工作缺乏科學、規范、合理、全面的方法,沒有根據企業實際情況設計信息化管理體系。從總體上看,目前企業信息化管理制度內容,側重硬件和網絡方面的制度管理,而缺乏對軟件、IT流程管理、IT資源的內容管理,企業信息化制度不能科學全面的覆蓋各項信息管理工作,造成信息管理上的漏洞,很多企業認為信息技術范圍成為企業發展的負擔和阻礙。二是企業信息化制度流于形式,缺乏必要的約束力。由于企業信息化管理制度體系不健全,企業信息化制度多數成為企業項目建設檔案保存或作為應付對企業相關檢查的材料,信息化制度只是形式,對于違反制度行為和相關人員的并沒有任何直接約束,影響到企業信息化制度工作的權威性,制約著企業信息化工作的深入開展。但如今是信息化社會,如果拋棄信息技術只會造成企業的落后,被其它企業趕超。所以,要想實現企業的發展,需要建立企業戰略管理的信息化管理體系,實現工作的由繁入簡,簡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進而達到企業的戰略目的,實現企業的長遠發展。
(二)企業戰略管理過于依賴信息技術
信息技術在戰略管理的過程中起到的是輔助作用,關鍵的還是需要企業采取戰略管理,信息技術與戰略管理是相輔相成的。但是企業在戰略管理平臺理論與方法上存在過于依賴信息技術的情況,認為只要采用信息技術就可以提高企業的管理效率、實現企業收益、達成企業的預期目標,實質上已失去了企業發展的目標。因此,企業戰略管理應借助于信息技術,但不能過于依賴信息技術,讓信息技術決定公司的決策。所以,本文主要是針對基于信息技術的企業戰略管理平臺理論與方法進行研究,而信息技術只是作為輔助手段去完善企業的戰略管理過程,通過信息技術對數據進行分析,進而校正企業的發展目標,實現企業的又好又快發展。
三、基于信息技術的企業戰略管理平臺理論與方法
(一)基于信息技術的企業戰略管理理論與方法
企業戰略管理理論是巴納德在1938年提出的,實質上是企業是一個整體,需要從全局出發分析企業未來的發展方向以及可能面臨的問題,也就是企業如何在信息化社會實現生存與發展,戰略管理具有全局性、長期性、整體性、系統性、競爭性等特點,因此戰略管理貫穿企業管理的全過程,對企業進行統一的調度和安排管理,尤其是在信息化社會,信息技術被廣泛運用于企業的管理中,可以加強各部門間的配合、交流,提高了工作效率。基于信息技術的企業戰略管理理論與方法加強了企業的協調配合度,不會將部門割裂開來而是進行統一管理,實現了資源的有效利用。由此可見,基于信息技術的企業戰略管理理論與方法是貫穿企業管理全過程的,企業的發展離不開戰略管理。
(二)基于信息技術的企業經濟學管理理論與方法
企業要想實現擴大再生產就需要提高生產效率、實現資源有效配置、管理人員的科學決策以及降低支出成本等,這樣企業才能實現更大的利潤,而這離不開符合企業實際的經濟學管理理論與方法。因每個企業的規模、資金、人員、設備、發展方向等不同,所以除了選擇通用的經濟學理論外,還需要根據企業特點選擇符合企業實際的經濟理論作為企業發展的依據。比如企業可選擇網絡經濟理論,利用網絡收集數據進而分析,調整企業發展的方向與內容以滿足市場發展的需求,最終達到企業的戰略目標和要求。所以,基于信息技術的企業經濟學管理理論與方法,能夠更好地為企業的戰略管理和發展目標服務。
(三)基于信息技術的企業系統科學理論與方法
信息技術本身是一個系統,只有建立科學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統,企業才能在戰略管理中更好的發揮信息技術的作用。由于信息技術平臺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和龐大性,資源非常豐富,所以對企業管理過程中所運用到的信息論、系統論和控制論等可以進行有效的分析和管理。由于這些理論不是孤立存在,存在交叉重疊的部分,所以組成相對復雜,讓信息技術管理變得更加困難,因此,企業在管理過程中要弄清不同理論之間的特性,然后依據不同理論的共同特點來建立企業系統科學管理理論,以及找到適合企業的管理辦法,對企業實施更有效的管理。
(四)基于信息技術的企業管理學理論與方法
企業戰略管理是一個綜合的管理工作,而基于信息技術的戰略管理平臺理論與方法中比較重要的一點是選擇合適的企業管理學理論與方法。比如,企業在發展過程中要注重企業重組理論,重組理論就是把消費者關注的,對企業發展有促進作用的因素進行重新的組合和配置以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要注重組織學習理論,從企業管理者到普通員工都要對自身嚴格要求,通過學習、培訓,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以適應時代發展潮流、促進企業健康發展。
四、結語
在信息技術時代下,需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實現新管理手段的應用,戰略管理作為關鍵的一部分,在企業發展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因此,為了實現企業的又好又快發展,就需要管理人員能夠嚴格要求自己,掌握有關的管理平臺理論與方法方面的知識、不斷提高知識文化素養,并且能夠合理的加以利用、提高實踐能力,以真正滿足時代發展的要求,促進現代企業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俞健.基于信息技術的企業戰略管理平臺理論與方法[J].財經界(學術版),2017(9).
[2]張頌.信息技術企業戰略管理模式轉型之敏捷管理方法論探究[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8(2):192-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