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寧
摘要:國家“十三五”發展規劃綱要關于教育發展規劃的標題是“推進教育現代化”。其具體的目標任務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加快完善現代教育體系,全面提高教育質量,促進教育公平,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落實到基礎教育的核心問題,是通過建立城鄉統一的、重在農村的義務教育經費投入機制,科學合理地推進資源的均衡配置和義務教育公辦學校的標準化建設,最終實現推動教育均衡發展。
關鍵詞:全新發展;理念;推進教育;裝備現代化;分析
引言:
教育現代化是一個過程,一個不斷改進、不斷進步、能力持續提升的過程。學校現代化指向學校教育的全部,既是教育思想和觀念、課程和文化、制度和管理、技術和物質全方位的現代化,更是教育過程、方式與結果的全方位的現代化。在義務教育階段,教育現代化的重要體現之一是學校教育裝備的現代化。
1.教育裝備是實現優質均衡與公平發展的基礎和動力
教育公平是國家教育的最高道德,教育均衡是國家實現教育現代化的最高水平。公平的基礎是均衡,均衡的目標是公平。推動教育均衡發展是“十三五”規劃發展綱要的核心。那么,如何去推動教育與學校均衡發展,進而實現教育現代化和教育公平呢?所謂公平,一是機會的公平,二是占有資源的公平。基礎教育是培養學生成為現代人的教育,受教育的機會和享受的基礎教育資源這二者其實是關聯的。在教育資源上,教育裝備所容納的內涵與形式是最大的教育資源,而機會的內涵與形式往往又是資源決定的。好學校不多,是因為資源配置不均衡,好教師不多是因為技術應用能力和應用的資源不足。所以歸根到底是資源。而教育裝備作為基礎教育的核心資源,是機會公平和資源分配公平的主體。教育裝備如何推進教育公平與均衡發展呢?作為一種資源,教育裝備去推進教育公平與教育均衡,從宏觀戰略的角度,一是推進學校標準化建設,二是推進學校特色化發展,三是建立均衡投入的經費機制與體制。首先是推進學校標準化建設,尤其要加強學校辦學條件的標準化建設。國家層面對整個基礎教育的培養目標有一個統一標準,這就是辦學方針。
基礎教育課程標準是國家統一的,體現的是黨和國家的辦學方針。這是標準化成立的前提,也是標準化建設的方向。這個標準的落地就是學校的辦學條件標準。辦學條件中教育裝備是教育的生產力,是公平與均衡發展的最重要指標之一。用統一的技術條件來支撐國家課程的實施和國家培養目標的實現,這就是教育裝備標準化的依據。所以,依據國家課程標準,以學科建設和教師專業發展為目標,全面運用現代化的教育技術,如數字技術、網絡技術、傳感技術、虛擬增強技術等,創新學校國家課程的各類學科實驗室建設和專用場館建設,使教育技術與環境能深度與當代科技生活和未來技術趨勢相統一,則學校的標準化建設就是一種高水平的現代化建設。其次,不同地區的不同學校,條件差異很大,標準化往往又會造成浪費與不足。因此,要在標準化的基礎上推進均衡。均衡不是標準化,而是適應學校的客觀情況,使分配的資源能實現與現實的對接與適應。
其衡量方法可以用公式“標準+”或“標準-”實現。第三,均衡不是平均。10個人的學校和100人的學校,每一個學生都必須獲得同樣的教育機會與質量。所以,10個人的學校也必須有同樣的物理實驗室和體育器材,因為這10個人的學校的學生與100個人的學校的學生,都必須完成物理與體育教育,差別只在數量上而不能在質量上。這就導致經費投入不能嚴格按生均投入,還必須兼顧到班級數和整個學校。由于我們國家地域跨度大、地區差異大,所以要建立相對統一的教育裝備標準,以指導和規范學校的辦學條件達到統一的標準水平,這是基礎教育公平與均衡發展的基礎。
2.共同做好教育裝備工作的部署實施
2.1爭取領導支持
爭取領導的重視與支持,是解決好思想認識的“總開關”。只有社會關注的熱點和領導關注的重點一致起來才是我們工作的重點。如何將我們裝備工作的重點成為領導關注的重點?我認為,一是發現社會熱點,二是進入工作視野,三是提上日程,四是納入規劃。同時,我們裝備中心會進一步加強與戰線的溝通,由點到線、由線到面、線面結合,大力宣傳各地改革發展情況和取得的成效。采取召開經驗交流會、現場推進會等方式,整體推進教育裝備工作,適時助推把各地好的做法上升為全國性政策,把成果鞏固下來,擴大制度收益。
2.2加緊統籌規劃
今年是“十三五”的開局之年,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開局之年。目前的教育不是簡單的消費,不是簡單的福利民生,在很多地方教育變成了投資。教育不僅僅只有政府的投入,家長投入更大。素質教育、動手能力、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不全是在學校正規課程里完成,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變成了一個重要的陣地。因此,我們教育裝備工作面對的不僅僅是學校,還有社會和家庭。我們各地裝備部門要以2020年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為目標,因地制宜確定教育裝備發展路徑。努力把教育裝備發展納入地方“十三五”教育發展規劃,將教育裝備與教育改革發展同部署、同要求、同考核。統籌實施義務教育“全面改薄”、學前三年行動計劃(二期)、高中階段教育普及契機和特殊教育提升計劃。摸清存量,按照“兜底線、保基本、上水平”定位需求,分析確定每所學校(含教學點)的教育裝備現狀和缺口。優化增量,優化教育裝備投入結構,堅持向農村、邊遠、貧困和民族地區傾斜。規劃總量,做好頂層設計,有統籌、有計劃、有步驟地推進工作。
2.3加強風險防控
教育裝備工作一頭連著教育,一頭連著市場,有些環節存在一定風險,可以說“常在河邊走”。十八大以來,中央巡視和反腐的力度逐步加大。因此,大家在想做事、能做事、做成事的情況下,要不出事。要加強教育裝備廉政建設,強化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建立健全教育裝備采購的廉政風險防控機制。在教育裝備工作新的歷史起點上,在“十三五”開局之年,通過開這個會,把我們裝備工作的想法跟大家做一溝通和交流,供參考和借鑒。
總結:
從教育部層面看,過去的一年,教育部非常重視教育裝備工作,做了一些全局性、推動性的工作。2015年教育部先后出臺了《關于加強新時期中小學圖書館建設與應用工作的意見》《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見》,制定了中小學校服國家標準,啟動了全國基礎教育裝備管理信息系統建設,開展了基礎教育裝備專項調研,研究起草了《新形勢下進一步做好基礎教育裝備工作的意見》。全國基礎教育裝備工作會議在江蘇南京召開,進一步明確了“十三五”時期改革發展的目標任務。這一系列舉措必將有效提升教育裝備治理能力,有力助推教育裝備現代化。
參考文獻:
[1]曹志祥.教育裝備:學校教育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關鍵要素[J].教育與裝備研究,2018,34(10):3-8.
[2]王梁.提高教育裝備水平必須做實“配管用”文章[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6(18):11-12.
[3]后有為.教育裝備是技術時代推動教育現代化實現的基礎與動力[J].教育與裝備研究,2016,32(09):11-14.
[4]徐俊峰.以開展教育裝備示范縣建設為抓手引導全省基礎教育裝備創新發展[J].教育與裝備研究,2016,32(05):10-12.
[5]林明.加強管理均衡裝備全面提升吉林教育裝備水平[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5(18):23-25.
[6]苗華,胡冰雁.科學規劃強化管理推進教育技術裝備現代化[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2(35):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