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悅
摘 要:麻醉;護理;手術室護理隨著麻醉技術的不斷提高,麻醉儀器設備日趨增加及麻醉藥品的不斷更新,如何配合好麻醉醫師的工作,這就給我們手術室護士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標準。
1.調整手術室的溫度和濕度
在麻醉狀態下,患者部分或全身失去對外界溫度變化而進行散熱,可致高熱。室溫過低,機體散熱快,特別是麻醉時間過長,手術創面大,大量輸人庫血等。可使患者體溫下降,出現寒戰、心率失常。對全身麻醉的患者,尤其是老年人可造成麻醉蘇醒延遲或呼吸抑制、術后并發肺炎等。因此,適宜的溫度,濕度是維持患者正常體溫的基本保證。手術室護士應根據室內溫度和濕度做好適當調節,使手術室溫度保持在22℃ ~25℃ ,相對濕度保持在40%~50%。
2.根據手術需要安置體位
2.1 麻醉體位
手術室護士應協助麻醉醫師擺好體位,有利于各科麻醉操作順利進行。如連續硬膜外阻滯,臂叢神經阻滯,頸叢神經阻滯等。
2.2 手術體位
正常情況下,改變體位可適應機體的變化,而麻醉患者由于全身或局部知覺暫時喪失,肌肉松弛,保護性反射消失,患者已失去自身調節的能力,同時,體位的變化可致呼吸、循環等生理功能受限。因此,手術室護士應協助麻醉醫師,手術醫師共同安置好手術體位,以保證呼吸道通暢,維持循環系統的穩定。充分暴露手術野,使患者舒適,防止骨突部位皮膚受壓,避免神經損傷。
3.全身麻醉的配合
3.1 靜脈復合全身麻醉的配合
在麻醉誘導、維持及蘇醒三個階段,手術室護士應密切配合。首先了解靜脈麻醉常用藥的性質、作用和用法,注意事項,協助麻醉醫師進行靜脈給藥,誘導期將患者適當固定于手術臺上,防止因誘導興奮而自手術臺跌下,擦傷皮膚及發生骨折,在維持麻醉期間,手術室護士應堅守崗位,嚴密觀察患者生命體征變化,按麻醉醫師醫囑給藥,所有藥物嚴格核對,蘇醒期應配合麻醉醫生隨調整好體位,以利于吸痰和保持呼吸道通暢,同時要注意患者保暖和防躁動。
3.2 基礎麻醉配合
此種麻醉小兒多用。而小兒呼吸功能不健全,易產生呼吸抑制,所以我們要配合麻醉醫生嚴密觀察小兒呼吸及缺氧情況,隨時做好氣管插管及切開的準備。
3.3成年人可有夢幻般的感覺及煩躁不安等精神異常的情況。
因此術前固定好患者,以防患者躁動影響手術。
4.輸液輸血的配合
麻醉和手術中體液的糾正是循環管理的重要手段。因此,手術前、手術中、手術后的合理輸液也是保證患者安全的一個關鍵問題。術前有脫水、高熱患者,需要在術前補液,手術麻醉中的患者,由于術前禁食,禁飲及麻醉后被阻滯部位或器官的血管擴張,相對血容量不足,且麻醉手術中創面不斷滲出和蒸發,可能使血壓下降,故手術室護士應選好靜脈穿刺,在麻醉醫生指導下輸液,對于小兒或老年人及心功能不全者,一定要在麻醉醫生指導下嚴格控制人量。手術中血液的丟失是很正常的,手術室護士應協助麻醉醫生密切觀察手術中失血情況,如吸引量、紗布塊血量、手術野失血情況來決定輸液量,以保持循環系統的穩定。輸血前應與麻醉醫生共同嚴格執行查對工作。需大量輸入庫血時,應經過加溫后輸入.以保持體內溫度的恒定。在輸液過程中,應保證靜脈通道,嚴密觀察有無輸血反應。遇有麻疹或寒戰、高熱血紅蛋白尿等,應立即停止輸血,在麻醉醫生指導下給予抗組織胺類藥物和再次進行查對工作。
5.密切配合。積極參與搶救工作
手術室護士必須熟練掌握各種搶救技術,要善于觀察識別不同病情,及時報告麻醉醫生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如:心臟聚停的搶救,過敏性休克的搶救,全脊髓麻醉的搶救等。手術室護士應做緊張而有序,掌握各種搶救藥物的特點及使用劑量、方法,以便在搶救中及時、準確地用藥。同時,還應熟悉各種常用監護儀及除顫器的使用方法,以便在緊急情況下能與麻醉醫生默契,避免延誤搶救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