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夢萍 易卿
摘要:近年來,我國的家電行業在世界市場上已占有重要地位,有著較強的國際競爭力。到現在,我國已有了“世界家電制造基地”的美譽,產品更是銷往世界各地。海爾集團作為我國家電行業的代表者之一,其地位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它自成立以來,發展到如今已有著世界級品牌的地位,其國際競爭力不容小覷。
關鍵詞:家電出口,海爾集團,國際競爭力,國家競爭優勢理論
1引言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中國的家電企業與國際上的家電企業之間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且當前國際上針對于我國家電出口的各種貿易壁壘層出不窮,這樣的環境于我國家電企業的發展相當不利,因此如何提高我國家電企業的國際競爭力,是我們迫切需要解決的。
海爾集團作為中國家電行業的代表性企業,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并在國際市場上占據一定的地位,但他的發展仍然存在某些問題,并且國內的部分家電企業只能搶占國內市場而不能打出國外。
2我國家電行業出口現狀
2.1我國家電行業出口現狀
家電行業是我國傳統行業,從80年代開始發展,到如今已有將近40年的時間,發展的速度十分迅猛,在國內外的競爭也十分激烈,使企業不得不將精力投入其中,努力發展。改革開放以來,消費者開始購買家電產品。大部分家電企業都抓住此次機遇,加大投入生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如今,我國依靠技術優勢、管理優勢、渠道優勢、品牌優勢和強大的資金實力,直接與跨國集團相抗衡,成為世界排名領先的家電生產大國。
2.2海爾集團出口貿易現狀
海爾集團自成立之初,就秉承著“以用戶為是,以自己為非”的理念,堅持創新精神。海爾在發展壯大的過程中,開始了并購重組的發展戰略,在2011年收購了日本三洋企業,完善在東南亞市場的布局,于2016年收購美國通用電器,打通美國市場:據海爾集團2017年年報顯示,美國通用電氣在1-9月間為海爾實現342億元收入,僅第三季度就實現117億元收入,同比大幅增長,為7.7%。海爾實現本土化戰略,在海外投資建廠,實現研發、生產、營銷三位一體的競爭力。據歐睿國際歷年來統計,海爾集團早在2009年就已經成為家用電器零售量占全球市場份額第一的企業,且一直持續到2017年,實現9連冠。2017年的營業額在海外占比為47%,達到了110億美元。
3海爾集團在出口中存在的問題
海爾的發展在雖然占有一定地位,但其發展中的問題仍然存在,而且會影響其未來的持續發展。
3.1關稅增加及貿易壁壘
由于近期中美貿易戰的打響,中美雙方不斷加贈關稅,海爾集團在此方面首當其沖。海爾集團正在打通美國市場,貿易戰的打響阻斷了海爾進攻的步伐。外界環境的不斷變化以及國家間政策的施壓,給轉型變革通道中的海爾帶來更多經營性的挑戰。此外,近年不少國家對于我國的高科技產品發起了反傾銷反補貼等措施,他們通過制定信息技術標準、勞工安全標準等技術貿易壁壘限制中國的出口,海爾的空調、空氣凈化器等高科技產品的出口也因此而受到影響。
3.2龐大員工成本及技術依賴國外
家電行業大多屬于技術或勞動密集型行業。海爾集團擁有約8萬名員工,其中60%為制造工人,其余為非技術工,這個海爾帶來巨大的生產成本。在技術成本方面,雖然近幾年海爾申請了很多專利,但是都是基本的科技,在核心技術的研發上并沒有什么突破,主要還是依靠國外的技術,這在成本上帶來了很大壓力。
3.3研發投入力度小
海爾對于技術的研發同樣十分重視,但卻還沒有把其擺放在十分核心的地位。在2015年的一項市場調查中,海爾對技術研發的投入僅占總成本的2.74%。但與世界龍頭行業相比,海爾的研發力度不夠強大,與國內行業相比也并沒有什么優勢,這種程度的研發投入必將阻礙產業的升級。
3.4上游產業的頹勢
家電行業的上游產業包括銅、鋁、鋼材等原材料業和零部件制造業,其中零部件包括壓縮機(空調、冰箱)、電機(洗衣機、電扇)、面板(電視機)、集成電路和芯片等,總體原材料成本占白電產品總成本的85%。全國鋼鐵等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帶來生產成本增加的威脅,致使海爾家電產品的價格整體上漲,從而在國際市場上失去競爭優勢。此外海爾在成產家電的零部件上,仍是從國外購買。
4解決我國家電行業存在問題的對策
4.1完善法律、維護國際關系
中美貿易戰等國際關系問題,確實給我國的家電行業帶來一定的影響。因此我國政府也應建立一套關于進出口流程的完善的法律法規,明確基本的政策以及管理體制等,并加強國際間的交流與合作。此外,國際市場上一些認證機構對于產品的進入很是重要,政府可加大與其之間的合作,從而維護產品進出口的權益。
4.2人才合理配置、研發核心技術
政府應在職工社會保障方面承擔更多的責任,完善社會保險體制;降低對企業的稅收,使企業的負擔不必過重。如此降低企業的用工成本來解決勞動力成本問題。企業也應該在發展壯大過程中,通過招聘培訓等方法來儲備人才,將各類人才放置在適合的崗位上,使其能夠發揮自己的最大效益。
在技術成本上,企業應該大力研發核心技術,掌握核心科技才能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已有可以上精益求精,如全球范圍內大熱的智能技術。如果企業能夠大力研發智能科技并且取得突出成就,至此掌握產業命脈,那么技術成本就可以大幅度降低。
4.3加大研發投入
在與國外企業的競爭中,想取得勝利,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是十分必要的。因此,企業必須加大對產品的投資研發,吸收先進企業的管理經驗,建立起自身的品牌影響力。
4.4優化資源配置
由于本國上游產業的疲軟,家電企業對于原材料價格的上漲并不能采取什么措施,但可以從技術層面上做到開源節流,這要求企業必須加大力度提升自身的技術,將資源優化配置最大化:堅持自主創新,加快研發速度,提高創新效率,做到掌握技術的主動與控制權,搶先占領市場份額,由此降低企業的技術成本,即取得更高利益又能贏得客戶。
5結論
進入新世紀后,我國家電行業的發展極為迅速,家電產品出口占國際市場大塊份額,但也面臨著國際家電品牌的競爭問題。
海爾集團在國內外都取得了耀眼的成績,但其發展中所存在的問題也非常具有代表性。本文以“國家競爭優勢理論”為理論基礎,對海爾集團的國際競爭力問題進行了分析發現了其在四個主要因素以及政府政策方面存著明顯的問題。對此,本文也提出了相對于家電行業內企業發展的對策,以提升國內企業發展的步伐。
參考文獻:
[1]劉娜.海爾集團拓展東南亞市場戰略研究[D].哈爾濱:黑龍江大學.2014.
[2]劉智方.海爾國際化戰略研究[D].沈陽:遼寧大學.2013.
[3]常海申.基于鉆石模型的日本家電產業競爭力研究[D].昆明:云南財經大學.2013.
[4]鄧麗君、劉志迎、豐志培.合肥市家電產業發展現狀與升級對策——基于波特‐鄧寧模型的分析[J].合肥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29(2):28-33.
[5]朱克朋.我國制造業勞動力成本文獻研究[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