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職業技術院校教育轉型是履行新世紀新階段歷史使命的必然,本文主要從師資隊伍建設這一矛盾著手,對提高中青年教師的職業技術教育能力以及建立相應的培訓機制兩個方面,逐一進行了分析,提出了針對性的措施和建議。
關鍵詞:職業技術教育;師資隊伍;中青年教師
職業技術教育條件下師資隊伍的建設,既要符合職業技術教育的要求,還要滿足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同時還要符合教學改革對教學力量提出的新要求。中青年教師是院校未來的主要教學力量,職業技術教育條件對教師能力素質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一、教師隊伍培訓的實踐探索
1.學習培訓。
即對教師知識上的欠缺,通過集體授課、講座、下發學習資料和建設開發學習網站等渠道,系統補充有關知識。由于大多數教師對于教學所需的學科知識是充足的,所以補充學習的內容主要是職業技術教育基本理論和實踐知識。這種培訓方式比較系統全面,但針對性不強。
2.實踐培訓。
即以提高教師部隊實踐能力為目的,以實作體驗為主要內容,以現場參與為主要組織形式的培訓活動。實踐是職業技術教育的重要特點,教師具備相應的實踐能力是實施實踐性教學的前提。為此,目前院校主要采取兩種方式進行實踐培訓。一是結合教學實際,在校內組織實踐能力的強化培訓;二是組織教師深入企業開展實踐活動,這樣可以全方位參與企業實踐,全方位提高教師實踐能力,但組織難度相對較大。
3.考核培訓。
即把考核不僅作為學習成果的驗證,也作為推動教師展開自我業務轉型的激勵措施。通過大范圍的測試、評定、竟賽,并把考核結果與評優、晉級等掛勾,提高教師參與學習實踐的積極性。為增強考核效果,提高考核內容針對性,院校可以邀請相關專家命題、擔任主考,或者在相關實作現場進行考核。
4.交流培訓。
即通過特定途徑組織教師相互溝通和交換業務轉型的本會和成效,相互借鑒好的經驗和作法,促進優秀成果加快和擴大和推廣。
二、培訓機制應與職業技術教育相適應
1.建立完善職業技術教育教師隊伍培訓機制
伴隨著信息化建設發展的進程,各種任職崗位的工作條件和要求也會有新的發展和變化。為確保人才培養的崗位針對性,職業技術教育教師有必要在第一時間了解部隊的新情況,并對教學內容和方法做出相應的調整;同時,由于職業技術教育靈活性和復雜性的特點,要求教師能夠隨時站在理論高度思考教學、改進教學,成為反思型教師;在一般情況下,對教師隊伍短時間內實施大規模、整體性的培訓,也容易干擾教學工作的正常開展。因此,為保持院校教師隊伍的職業技術教育適應性,就應該重新審視已有的培訓制度,在實施針對辦學型的各種教師隊伍培訓的基礎上,建立并完善能夠長期實行的、適應職業技術教育的教師隊伍培訓機制。
2.大力推進教師隊伍培訓與教學實踐有機結合
前述的各種教師培訓措施,固然有大范圍發動和迅速見效的優點,但也會在院校和教師教學工作緊張的情況下,占用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同時,這些培訓都是在教師的教學實踐之外實施的,培訓本身并沒能與教學實踐結合在一起,培訓效果不能得到即時檢驗。為此,可以考慮采取把教師培訓與教學實踐統一起來的做法,以教研室或教學組集體備課的做法就比較好,集體備課能夠聯系工作實際,增強崗位任職針對性,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
3.構建科學的職業技術教育教師隊伍培訓模式
目前采取的很多措施都對教師培訓起到了很明顯的作用,但各種措施之間還缺乏穩定聯系,沒有明確的搭配協調關系,也就是說還沒有形成一種整體性的培訓模式。為使職業技術教育的教師隊伍培訓能夠制度化地發展下去,構建科學的培訓模式是必要的。
三、結束語
中青年教師將是未來的主要教學力量,提高中青年教師的職業技術教育能力對提高院校校整體教學水平,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作者簡介:
胡培平,教研系副教授,從事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