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佳莉
摘要:如今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使得世界各國對苯乙烯的生產技術進展以及市場進行了研究。結果顯示,我國苯乙烯正處在發展的環節,生產量還無法達到市場的要求,因此還需要不斷地研究和完善其生產技術。
關鍵詞:苯乙烯;生產技術;進展及市場分析
苯乙烯(SM)作為合成高分子的主要物質之一,同時也是生產塑料、橡膠的主要材料之一。將苯乙烯聚合能產生聚苯乙烯(GPPS),再通過改性還能形成高抗沖聚苯乙烯(HIPS)。如果將苯乙烯和丙烯腈聚合能夠形成二元共聚物(SAN),如果和丁二烯聚合能形成丁苯橡膠(SBR)與熱塑性彈性體(SBS),要是和這兩種物質一同聚合就可形成(ABS)。此外,苯乙烯在農業、藥業、化學業、制造業和生產業等各個行業都有極為寬廣的使用。
一、苯乙烯的生產技術
(一)國外苯乙烯的生產技術
苯乙烯的生產技術主要包括3種:苯乙烯—環氧丙烷聯產、乙苯催化脫氫和乙苯氧化脫氫。苯乙烯—環氧丙烷聯產技術還能夠產出兩種物質,分別為苯乙烯和環氧丙烷,此技術非常的靈活,它的使用取決于要生產的產品。乙苯催化脫氫技術在苯乙烯中的地位非常重要,苯乙烯百分之九十都是使用此技術產出的,中國很多廠家也在使用此項技術生產苯乙烯,此技術的重點就是采用高選擇性與活性的催化劑。氧化脫氫技術因為資源的嚴重減少,并且副產物很多,而且有些副產物會影響產品的質量,所以此技術還在發展當中。國外苯乙烯的生產技術還包括許多,如Lummus/UOP、Fina/Badger、BASF、Halcon聯產等。第一,Lummus/UOP技術。此技術屬于乙苯催化脫氫技術。此技術的加熱器要把蒸汽加熱到超過800℃,當作熱源放到反應器中,再將乙苯和此蒸汽混合,然后一起放入反應器,經過乙苯脫氫反應器后再進行壓縮并放入苯乙烯粗餾塔中,在塔底就生產出了苯乙烯。第二,Fina/Badger技術。此技術也是乙苯催化脫氫技術一種。主要方法是絕熱脫氫,將蒸汽過熱到800-950℃,和預熱的乙苯混合,然后加入催化劑,其溫度是650℃、壓力是負壓,最后將產物放入冷凝裝置當中冷凝。第三,BASF技術。這項技術也是乙苯催化脫氫技術的一種。借助煙道氣加熱法形成反應熱,和絕熱反應不一樣,此技術使用的是等溫脫氫技術,設備用的典型等溫立式列管,催化劑是BASF公司生產的Sb系列。第四,Halcon聯產技術。此技術屬于苯乙烯-環氧丙烷聯產技術。是Halcon公司研究的,在1973年西班牙形成。不用高溫反應就能聯產苯乙烯和環氧丙烷。除此之外,還有Dow、CdF、UOP、Styro-Plus和Smrat技術,都具有單獨的特色。
(二)國內苯乙烯的生產技術
我國第一套苯乙烯設備是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中期出現的,在蘭州石化公司合成橡膠廠。此技術用的是三氯化鋁液相烷基化法,其能源消耗較多,效率還不高,同時還具有嚴重的腐蝕性。然后我國又建立了一些設備,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后期的北京燕山與山東齊魯對三氯化鋁液相法進行了改良,建設出兩套大型的設備。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的大慶、廣州以及盤錦又采用了氣相分子篩技術,成立出三套設備。二十一世紀,中國開始將引進和研發相結合,建設出許多的大型苯乙烯設備。從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到現在,中國對苯乙烯的生產技術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所建設的第一代與第二代技術還在撫順石化公司與林源煉油廠進行研究。由此可見,第一代及第二代技術非常的成功,有了很大的成效。如今正在研究的第三代技術使用的是氣相烴化與液相反烴化制乙苯技術,是世界首創。還在研發的第四代技術是采用液相烴化與液相反烴化制乙苯技術,帶有中國特色的。第四代催化干氣制苯乙烯技術是由我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和撫順石化公司研發的,研發的100千噸每年催化干氣制苯乙烯設備由大慶煉化公司所用。上海石油化工研究所也研發出了1000噸每年的苯乙烯,并把它用在撫順的石化公司塑料廠中,此項技術把傳統的10千噸每年的苯乙烯設備變為30千噸每年的應用非常成功。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還和華東理工大學進行了合作,而且大連石化公司100千噸每年的催化干氣制苯乙烯設備已建完并成功使用。同時北京的三聚環保公司從大慶60千噸每年的裂解汽油中回收苯乙烯項目也馬上投產了。
二、苯乙烯的市場分析
(一)對國外市場的分析
在2008年對苯乙烯的需求達到了25900千噸,在2012年對苯乙烯的需求是32099千噸,在五年之內上漲了6199千噸。在2008年苯乙烯的產量是33170千噸,在2012年苯乙烯的產量是37572千噸。一直以來國外的苯乙烯產量都是供大于求,不過亞洲的市場需求量較多,一直都是需大于供,這樣就對苯乙烯的價格帶來了很大的影響。
(二)對國內市場的分析
如今由于中國科技的飛速進步和人口的快速增長,使得苯乙烯的需求量嚴重上升,消耗量非常巨大,造成中國苯乙烯市場的供應量嚴重不足。雖然近幾年我國苯乙烯的產量逐漸加大,不過還是無法滿足市場的需求量。
三、總結
從目前中國的發展狀況看,中國應主要采用分子篩液相烷基化技術。苯乙烯的生產要結合現有的設備,再進行技術創新,來增強已有設備的技術能力。選取適合苯乙烯生產的設備,有效的減少生產的成本,建設合適的生產規模,以增強苯乙烯的市場綜合實力。因為中國是制造業為主的國家,其煉油的行業非常壯大,催化干氣非常富有,不過使用效率不高。所以應該倡導讓有催化干氣的企業來進行催化干氣制苯乙烯技術。根據中國大型的苯乙烯分布與發展,從裂解汽油里提取蒸餾回收苯乙烯技術是個十分良好的發展方向性。可以提倡具有大型乙烯的企業充分借助先進的設備來展開從裂解汽油中回收苯乙烯的技術,必會帶來可觀的市場商機。
參考文獻:
[1]李明,李禮.苯乙烯的生產技術及國內市場分析[J].甘肅化工,2004(6):14-23.
[2]尤景紅.苯乙烯生產技術對比[J].沈陽工程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2):185-188.
[3]胡世明.國內外苯乙烯的供需現狀與發展前景[J].中國石油和化工經濟分析,2012(12):45-48.
[4]李皓巍,金月昶,金熙俊.苯乙烯現狀及工藝技術[J].當代化工,2012(9):986-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