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晉晉



為了考察婁煩縣三次產業增長變化趨勢,本文基于2010-2016年的數據,分別從婁煩縣生產總值、三次產業的產值增長和三次產業的產值結構變化三個方面來進行分析。
圖1-1給出了婁煩縣地區生產總值的總體變化趨勢。從圖中可以看出婁煩縣七年生產總值呈上升趨勢,但是2014年和2015年地區生產總值明顯連續兩年下降,可能是由于十二五規劃期間,要求處理協調好產業結構、要素投入結構和需求結構之間的關系,進一步深入推進節能減排工作,降低對煤炭為主的自然資源的依賴。加之宏觀經濟持續低迷、各種不確定因素增多的嚴峻形勢,使得婁煩縣兩年生產產出有所降低。
表1-1給出婁煩縣三次產業產值增長狀況。縱向比較結果表明,三次產業產值增長速度都呈現出一個波動較大的發展態勢;橫向比較結果表明,第二、三產業增長率較第一產業相比,具有主導優勢,是成為婁煩縣經濟增長的重要推動力。
由于2014年和2015年受煤炭產業轉型升級的影響,第二產業的產值增長率大幅降低,政府提升產出的途徑轉向第三產業,2014年、2015年兩年第三產業產值增長率值都較高。逐步過渡轉型期的過程中,2016年婁煩縣第二產業增長率明顯提升,原因可能是婁煩縣政府積極推動建立科技產業園區,聚力發展新能源項目,積極引進風電、瓦斯發電、光伏發電等一批新項目。
從產值結構來看,2010年以來婁煩縣三次產業比重相對穩定。從圖1-2 可以看出,2010年以來,受“十一五”和“十二五”規劃影響,在國家和地方政府政策和大項目的激勵下,婁煩縣農業基礎地位保持不變,非農產業得到了較快發展。具體來看,第一產業產值比重一直維10%左右的較低水平,且略有下降趨勢;第二產業是婁煩縣經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產值比重一直保持在較高的水平,大約為40%,但2015年比重下降到最低水平,為21.87%,2016年第二產業基本恢復到平均水平,為38.22%;第三產業在2014年和2015年得到了較快的發展,其中“十二五”期間尤為顯著,整體第三產業產值比重保持在平均水平49%左右。
結合表1-1、表1-2和圖1-2,可以看出當婁煩縣整體宏觀經濟環境較為嚴峻時,三次產業產值增長都在降低。其中第一產業發展一直較為穩定,保持在10%左右。而從2010—2013年,隨著第二產業的產值比重在逐漸升高過程中,第三產業的比重在逐漸遞減,這段時期,第二產業是婁煩縣的主導產業。從2014年開始,第二產業逐漸失去主導地位,第三產業得到提升,且從2014年經濟開始轉型后,第三產業比重高于第二產業,基本符合庫茲涅茨法則中總結的三次產業比重變動的一般規律。
因此,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婁煩縣在保持農業基礎地位不變的同時,大力發展非農產業,且第三產業產值比重有趕超第二產業的趨勢,第三產業逐漸成為婁煩縣主導產業,區域經濟有由“二、三、一”結構向“三、二、一”結構的轉變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