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戀茹
摘要:情緒是一種心理上的感受,每個人從出生成長出自我意識,就會具有情緒,會對外界的環境事物變化和自身的身體、心理變化產生不同的感受,衍生出不同的情緒。積極正面的情緒能幫助我們更好的生活,甚至可以幫助人們對抗疾病,而負面陰暗的消極情緒,則會為人們帶來心理精神上的損傷,長期處于負面情緒,嚴重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文章由經典名著中的情節入手,淺談了情緒帶給人們的種種影響,并解答了如何正確調控自我情緒這一重要問題,以供讀者參考。
關鍵詞:情緒調節;健康生活;問題探討
我國的首部章回體小說《三國演義》對三國時期的英雄爭斗,權利更迭進行了細致刻畫,其中出場人物上百,卻多數被賦予了鮮明生動的人物性格。宏大的敘事篇章中,不乏有因為情緒而毀掉自己人生的事例,比如著名的諸葛亮與周瑜相爭,三次對抗,周瑜都敗在諸葛亮手中,這讓心高氣傲的水軍都督不能容忍,終于因為情緒過于激動,牽動舊傷,就此結束了自己原本燦爛的一生。這個故事常常被后人引用,以表達妒忌心的可怕,但其中周瑜妒忌的情緒變化,同樣值得人們思考。
一、情緒對人們生活的影響
從心理健康的角度觀察,情緒被定義為外在事物環境變化時,所引起的人在主觀上的情感感受。一般被分為兩種類型,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常見情緒的類型并不難區分,愉悅、平和、安定、希望等正面的情緒屬于積極情緒,而憤怒、妒忌、冷漠、失望都屬于后者,帶有消極色彩。正面的情緒感受能使人重現希望,充滿活力,精神上重新勇敢起來,對抗問題或困難,這樣的情緒是健康的,受人歡迎的。而另一種負面情緒卻常常導致人們情緒低落,對外界漠不關心,失去斗志,對生活的態度消極,長時間處于這樣的情緒中還會引發精神疾病,造成身體上的損傷。
當代醫學研究表明,人體產生負面情緒一般會體現出暴躁易怒、敏感抑郁的情緒特點。暴躁憤怒會刺激人體中腎上腺素的加速分泌,是人呼吸頻率加快,血液中紅血球猛增,心率加快,血壓升高。短暫的發作會引起人體不適,長期則可能會罹患心臟病、高血壓和頭痛。而抑郁的情緒則會降低人體的消化功能,使人感受不到饑餓,也獲取不到養分。急速的分泌是相關聯的過程,腎上腺素分泌過多,也會引起其他激素異常,機體代謝功能與免疫功能受到干擾,盲目攻擊自身細胞,增加了細胞癌變的風險。一旦癌變,體內課題抵抗性不高,很快會擴散發展成更嚴重的后果。
人生的意義屬于哲學問題,但是社會之中多數個體追求的都是物質與精神的滿足。但是許多人不能夠客觀的審視自身條件,盲目的追求不切實際的目標,或者沒有合適的計劃而使得愿望落空,期待與現實的落差會使追求者失望痛苦。所以古人說,生命的修養重要的在于對心性的磨煉,提倡人們專注不去理會憂慮,對世事淡漠以對,看輕得失,忘記功利??酥谱陨淼挠?,不因為外在的事物而擾亂心神,思想安靜,精神上保持愉悅的狀態,不去對抗條件,而是享受當下的生活。晉朝時七賢之一的嵇康曾經表述過個人對修養的看法,提到生命的修養有五個難處,追逐名利、喜怒難以控制、喜愛外界的聲色犬馬、喜好口腹之欲、憂慮算計,嵇康認為這五個難處會消耗人體的精氣,使人們更快衰老??梢赃@樣認為,在古人的觀點中,無論是言語、聲色、食物、事情都會影響到人們的情緒,使精力耗費,難成養生。雖然新時期古人的觀點仍在尋覓科學依據,但是中醫與我國漫長的養生歷史來說,情緒調節的重要性確實不容置疑的。
二、情緒的合理控制與調節
1.了解自身能力,保持合理的期望程度,對做不到的事情理性看待,容許自己的不足。事情總有兩面性,就像危機相輔,禍福共生??紤]一件事情也要從兩個方面進行,完善計劃,用執著的努力和豁達的心態去投入事情當中。過高的目標常常會給現實帶來壓力和負擔,固然,壓力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但是過高的壓力卻會使人躊躇不前。過于偉大的目標,而又沒有足夠的努力和幸運,迎來的更可能是失望。所以決定做事之前,想到好的結果,不妨也考慮下糟糕的結果。這樣的思路,會使人們能更加平和的面對最后的答案,波瀾不驚,也不會過剛而折。
2.保持熱情。保持對待生活的熱情,積極參與到需要完成的事情當中。好的情緒能夠驅散懶惰,專注的投入到某件事情中也能讓人忘記心中的憂慮。即是最后的結果并不是你所期待的,也不要把問題退給過去熱切的自己,仔細分析,錯誤隱藏在一些細節當中。要學會鼓舞自己,對某件事情的熱情不可能毫無支持的盲目長久,所以要把熱情與自己的行動關聯起來,使其更為持久,正向循環。
3.適當鼓勵自己,合理宣泄負面情緒。自卑、自大都是令人煩惱的情緒,不過分看輕自己,也不因為一點點的成就而目中無人。當選擇事情得到周圍人的奚落,得不到家人朋友的理解時,認識到自己的珍貴,即是是微弱的希望,如果是自己認為正確的,也不應當因為別人的目光而熄滅它。適時地鼓勵自己,相信自己要做的事情需要一點一點慢慢完成。用情緒鼓舞精神,更加努力的付出奮斗。消極悲觀與自信快樂像是居住在身體里的鄰居,有快樂的時候,就會有悲傷的時候,因為環境、因為想法,負面的情緒總會悄悄誕生,忽視和任由發泄都不是正確的行為,合理的梳理,放下引起負面情緒的思想才是可取的梳理方式。忙碌中要學會娛樂,閑暇中也要保持自律,自我排解,自我警示,以積極的態度處理手邊的事情,才能處理好情緒問題。
三、結束語
情緒是每個人都有的情緒反應,他不僅決定著我們的心情,還會影響我們的身體和精神健康,所以調控情緒是必要的行為。正確認識自己,保持對生活的熱情,不悲觀不驕傲,忙碌中要學會娛樂,閑暇中也要保持自律,自我排解,自我警示,以積極的態度處理手邊的事情,才能處理好情緒問題,擁有更加健康的生活和更廣闊的發展前景。
參考文獻:
[1]姜媛,白學軍,沈德立.中小學生情緒調節策略的發展特點.心理科學.2008(31)
[2]沃建中,劉彩梅,曹凌雁.中學生情緒調節能力的發展特點.中國臨床康復.2005-09
[3]鄧欣媚,王瑞安,桑標.情緒調節的發展及其與情緒體驗、情緒能力、情緒調節態度的關系.心理科學.20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