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喆
摘要:編輯在整個圖書出版的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發揮著無可替代的作用。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推動下,編輯行為也悄然發生著變化,不再只是幕后工作者,開始走向舞臺。新時期的責任編輯,同時擔負起策劃與營銷的雙重責任。逐漸的,編輯在圖書營銷工作中發揮起主導作用。
關鍵詞:圖書營銷;編輯;策劃
編輯是出版生產中最積極、最活躍的因素,是出版單位品牌締造的基石,屬于第一位的戰略資源。當前,“智慧型出版”正在取代“經驗型出版”,新時代的新型編輯需要培養學習能力,激活創新能力,培育挖掘和維護作者資源的能力,培育媒介素養,提升與媒介建立良好合作關系的能力。
一、在策劃出版中樹立營銷觀
1.選題策劃中形成良好的營銷意識
首先,市場競爭是一名優秀編輯所必需要高度重視的。市場觀念要與時俱進,緊跟時代發展的潮流。借助市場調查,搞好市場分析,明確廣大讀者最迫切的市場需求,同時不可缺乏對同類書籍的市場比較,進而才對一本圖書做好前期的市場定位。可以說,選題定位就是整個圖書市場營銷工作展開的基礎。
作者賦予了圖書以生命,而編輯是賦予圖書以靈魂。二者只有緊密聯系在一起,才能最快打通銷售市場,贏得讀者廣泛的關注。編輯在策劃的前期,應與作者保持積極的溝通交流,積極參與到作者的圖書編寫中。像知名圖書編輯金麗紅,在選題確定之前就經常拜訪作者、書商以及讀者,與他們進行談話,了解他們的意愿與需求。同時,還建立起與作者之間的網絡互動機制,將自己對市場的調研發現及時傳達給作者,從專業市場營銷的角度向作者反映圖書市場現狀,使得圖書在創作之始就被貼上了暢銷的標簽。
在《不過如此》的出版過程中,金麗紅就是多次與崔永元進行溝通交流,在輕松愉悅的聊天環境下確定目標選題。還多次挖掘身邊人的潛質,在魯豫成名初,并不急于讓其出書,等時機對了,順理成章有了一定的讀者群,才談及約書事宜。金麗紅的策劃案例讓我們看到她成熟穩重的工作態度,正是由于她潛意識里的營銷意識,才能讓其策劃的圖書在市場上長期處在暢銷前列。
2.編輯出版中形成良好的營銷意識
傳統意義上,我們將圖書編輯分為兩類:策劃與代理。代理的工作即我們現在所談到的營銷。二者合一以后,出版與營銷的關系也就越來越近了。從封面設計到敲定價格,從始至終都透漏著營銷理念。像在圖書封面或其他醒目位置留有名人推介字樣或者通過附贈書簽的形式,都屬于我們常見的一種營銷手段。編輯要想讓一本圖書在強烈的市場競爭中擠進暢銷行列,就必須注重每一個細節的設計,由小及大。
二、編輯在圖書營銷中的有利因素
有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在市場營銷的過程中,編輯掌握著大量的有利因素。通過這些因素,可以取得豐厚的收益成果,促使消費者的購買欲望,完成銷售的過程。
1.背景資料
背景資料包括一本書的作者簡介、內容特色等,編輯將這些內容與市面上的同類書籍作比較,分析優劣,最終整合出一套完成的營銷方案。這對圖書銷售來說,是最為有用的二手資料,既方便銷售人員了解圖書的內容,又能促進該圖書在市場上占有力位置。
2.作者
作者與編輯的關系,可以說是相當密切的。作為一名責任編輯,只有與作者建立前期穩固的合作基礎,才能充分利用這一點為圖書帶來豐厚的經濟效益。像以簽售會的形式,讓作者進入銷售現場,通常都能產生強烈的反響。
3.市場渠道
資深的編輯,在銷售渠道上都有一定的經驗。往往編輯會掌握很多行業動態,像教育類圖書,編輯就會相對了解我國的教育系統。在前期如果做好溝通合作,那么在后期就能充分發揮其渠道作用。目前市場上多數教輔資料,都是通過這種方式進行銷售的。也許,編輯并不具備銷售人員的專業素養,但在市場調研的過程中也是能打通銷售渠道的,充分利用好這一點,也能為圖書銷售做好基礎工作。
三、編輯參與圖書營銷活動
編輯擔任幕后工作者久了,就應該從幕后走出來。參與圖書營銷的方式多種多樣,不盡相同。可以說,只要是有利于圖書營銷的銷售活動,編輯都應該積極地參與其中。
1.策劃宣傳活動
一本書完成出版以后,并不代表編輯的工作截止了。而是應該投入到宣傳材料的策劃中,通過定制海報、宣傳冊、多媒體視頻等形式,在大型書店做宣傳,其效果是一目了然的。宣傳活動的策劃要注意結合前期市場調研的發現,整合圖書自身的優勢。宣傳材料的定制也要注意色彩搭配、形象設計等細節,遵循舒適醒目的原則,讓讀者能在浩瀚的書海中找到自己的興趣點。
2.參與書展等大型活動
通常書展、圖書博覽會都是圖書宣傳的最好商機。編輯出席這些活動,能夠有很大的收獲。除了能掌握行業最新動態,交流策劃經驗以外,還能找準時機進行圖書營銷。像在書展上設置展臺,拉橫幅等形式都能讓受眾對某本圖書有一個直觀、醒目的認識。另外,在會場外派發宣傳冊也是一種很好的宣傳手段。在這些活動中,編輯的親力親為,可以直接縮小自身與讀者之間的距離,取得更為顯著的銷售業績。同時,在與讀者接觸的過程中,能夠及時了解市場需求,為下次選題策劃做準備。
3.圖書主題營銷活動
主題文化在最近幾年掀起浪潮,為市場經濟帶來的效益是不言而喻的。在圖書市場中,也可以主題活動的形式做銷售。編輯要保證活動的飽滿性、靈活性,組織作者、讀者等人士一同現場參與,通常以主題報告的形式是最常見的。像圖書《大清開國六十年》就在沈陽故宮特地舉報了一場莊嚴的報告會,報告邀請了清代史研究學者、博物館館長等人物參加。會后還邀請作者進行了現場簽售活動,會場莊重有序,也取得了良好的宣傳效果,最終為該場主題營銷活動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以圖書出版過程中編輯工作的階段性內容為基礎,提煉并分析編輯在各階段中所擔任的工作角色,借用非出版行業對應崗位(人物)為之命名,借鑒相應職業的工作方法和技巧,從而提高編輯的工作水平。
四、編輯在參與圖書營銷活動中的各種角色
在圖書出版的整個過程中,編輯往往需要扮演各種工作角色,它們分屬不同的專業。編輯要根據不同的工作內容來調整自己的工作思路和方式,完成角色的轉換。如今編輯已經不應視自己為傳統意義上的案頭工作者,而是要作為“閱讀內容提供商”的整體性角度上去思考。編輯職業是若干職業崗位的有機組合。可以說,編輯就是以下這些崗位的從業者。
1.市場調研員
市場調研員的工作職責是針對項目搜集相關資料,研究提取出有用的信息。其主要工作內容是對產品市場進行深入調查研究,把握行業動向,并就產品開發、市場銷售、經營服務等內容撰寫調研報告或策劃方案。在圖書的全程策劃概念中,市場因素是決定策劃案的重要因素之一。它貫穿圖書產品的設計直至營銷方案的設計。
2.產品企劃員
在制造類企業中,產品企劃員負責對新品上市提案與規劃,包括產品內含與包裝。在自主策劃選題的過程中,編輯的工作與產品企劃員的工作類似。從目標客戶需求、產品設計、成本估算乃至品牌管理和營銷初步規劃,都在這一階段工作的考慮范圍之內。
3.人力資源管理員
人力資源管理員是從事人力資源規劃、招聘選拔、培訓與開發、薪酬福利管理等工作的專業管理人員,其工作內容可以和編輯對作者的開發與培養一一對應。
五、結語
作為編輯,我們面對的信息是龐雜的,甚至是相互矛盾的。編輯是出版生產中最重要的因素。新時代的編輯需要培養學習能力,激活創新能力,培育挖掘和維護作者資源的能力,培育媒介素養,提升市場營銷能力,只有這樣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參考文獻:
[1]斯蒂芬·P.羅賓斯,瑪麗·庫爾特.管理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
[2]樓玲玲.淺談如何提高策劃編輯的專業化水平[J].科技與出版,2009(7):49C51.
[3]菲利普·科特勒,凱文·凱恩·凱勒.營銷管理[M].上海:格致出版社,2009.
[4]淺田和實.產品營銷策劃[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