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漁船所處環境具有特殊性,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只有加強漁船安全管理才能夠從源頭解決安全問題,確保漁業朝著健康的方向持續穩步發展。相關部門應當引起高度的重視,設置專門的人員進行漁船基本情況調查,加強安全管理的針對性和目的性,構建完善科學合理的整體框架,加大安全宣傳力度,從而擺脫現有局限開創新的安全管理格局。下面本文具體闡述了漁業健康管理路徑,以期解決現有發展問題、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關鍵詞:安全管理;宣傳力度;健康發展;有效性
前言:
漁船安全不僅與漁民的生命掛鉤還與整個漁業經濟相互關聯、相互影響,因此要提高管理意識,進行安全管理側重點劃分,勁往一處使,竭盡全力狠抓安全生產工作。漁業生產必須置于制度監督制下,確保漁船作業的規范性,采用責任制度,從而有效消除安全隱患,抵達漁船安全管理新高度。
1漁業水上安全存在的問題
1.1難以落實生產者主體責任
漁船數量眾多,漁業生產者變動性較強,漁業生產者呈現季節性角色轉化,且不具有固定性,市場環境較為混亂,沒有建立健全完善的責任管理制度,生產者無組織、無紀律,加大了生產者主體責任落實難度,相關部門雖已經制定了相關法律法規,但是生產者法律意識淡薄,對制定的各項管理措施熟視無睹,漁業生產越加隨意。生產者為了獲取更多的經濟利益私自改造漁船,漁船構造不具有合理性,漁船作業與安全設備配置不具有協同性,作業條件較差,存在諸多的安全隱患,上面主要講述了外部因素,內部因素還會影響漁船安全管理整體質量。漁船生產者多為農民,沒有接受過專業的知識,單純依靠自身理解進行生產作業,生產者隊伍不具有先進性,沒有操作技能加持,另外其自身不具有安全生產與自我防范意識,這些都是阻礙主體責任落實的絆腳石。
1.2行業安全生產監管責任難以到位
漁船經過長時間作業需要檢查各項指標是否符合相關規定,只有符合國家相關規定才能夠開展后續工作,然而現實與期望之間存在一定的距離,現實生活中沒有專門成立監管機構,現實生活中難以提供漁船檢驗服務,船檢工作不到位,一些漁船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這一隱患沒有及時解決,會造成更加嚴重的后果。行業安全生產監管責任難以到位的主要原因還在于漁業船舶的數量過多,漁船工作范圍較大,沒有形成科學的監管網,個體數量過多無法落實水上執法工作,讓一些規章漁船鉆了空子。
2漁業水上安全問題應對措施及相關建議
2.1落實屬地監管責任
加大漁船管理力度,制定嚴格的法律體系,將漁船行為納入法律體系中,從而提高生產者的責任意識。為了應對漁船問題提出了屬地管理理念,這一理念的根本在于各地負責各地,項管部門收集漁船信息,對漁船進行分區處理,在購買處設置安全點,要求生產者簽訂安全生產責任書,責任書自簽訂之日生效,從而消除生產者的不良行為,將其行為置于法律監督中。漁業主管部門要和其他部門精誠合作,督促漁船辦理相關證件,利用現有科學技術形成完善的管理網絡。
2.2完善安全生產考核制度
確保漁業生產考核主體的明確性,地區設置專門的船檢機構,投入專項資金購入船檢設備,另外要吸收專業船檢人員,提高船檢人員的招收門檻,并提高這一人員的薪資待遇,從而確保船檢人員專業水平,保證隊伍的先進性。提高安全管理關注與重視程度,加大安全投入,研究現有問題,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原則建立健全安全救助體系,從而為漁船生產提供良好保障,其次要進行漁港安全設備檢查,及時更新破舊設備,為漁業安全生產營造良好的條件。
3漁業安全管理有效路徑
3.1確保漁業動態化管理,建立安全生產信息檔案
漁業管理要以現代科技為依托,朝著自動化、智能化方向發展,有原有的靜態管理到現有的動態化管理,完成思想和行為的轉變。對漁船進行全面摸底檢查,掌握漁船基本信息,建立安全生產信息檔案,建立信息整合系統。另外要對漁船進行優化處理,要淘汰不標準的漁船,督促生產者進行設備更新,在漁船上建立安全設備,設備不間斷的進行漁船環境監測,當遇到問題時及時進行信息發送,從而確保漁船的安全工作。
3.2落實漁船安全責任,進行安全生產專項督察活動
漁船安全管理需要依靠政府的力量,建立市、鎮、村、船主四位一體的安全框架,并落實安全責任制,落實到每一個人,提高各環節人士的認知,從市、鎮、村、船主中選中專門的人員符合監督工作,堅持公正、公平、公開原則,將安全生產貫徹落實到各個環節,確保安全管理整體質量。
3.3開展漁船安全知識培訓,提高從業人員的素質
漁業生產者是漁船的主體,只有從此方面入手才能夠取得良好的管理成效。首先要定期組織漁船從業人員接受法律知識、漁船知識培訓,及時更新漁業思想,引導其具有正確認知,按照相關標準行事。建立科學的培訓制度,設置專門的培訓記錄,將其納入漁船評定系統中,設置獎勵機制嚴把過關率,從而提高從業人員的素質,幫助其掌握漁船安全知識和相關法律知識,規范從業人員的行為規范。
3.4建立漁船安全管理長效機制
漁船安全管理工作不能夠打魚曬網,要將其作為長期戰略性任務,按照工作要求貫徹落實安全責任,保證漁船安全精細化管理。具體劃分安全聯包區域,任用有能力的人員擔任安全責任人,各區之間整合信息系統,再交由專門的人員進行綜合管控。漁業局要負起責任,定期抽查管理工作,從而消除不良行為。制定二十四小時不間斷值班制,做好日常監督檢查工作,另外還要在基礎上加強特定季節檢查力度,確保漁船安全管理的有效性。
4結束語
了解漁船基本情況是安全管理的第一步,要研究分析本地區漁船情況,在此基礎上找尋有效管理路徑,消除漁業水上生產安全隱患,另外要以現代科技為依托確保漁業安全動態化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產信息檔案,落實安全管理責任制,另外要從源頭出發提高漁船從業人員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意識,從而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確保漁業穩定、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姚杰.淺談主要漁業國漁船的安全及保障[N].中國漁業報.2005-04-25(003)
[2]余建文,劉御芳.科技衛士為五千漁船“站崗放哨”[N].寧波日報.2018-01-03(002)
作者簡介:
高健,1986年12月,男,漢,山東省煙臺人,本科,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漁船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