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建剛
摘 要:跨終端使用移動學習平臺的困難性是目前整合資源實現學習平臺操作簡單化最大的難點,研究小組綜合考慮微信擁有的區別于其他碎片化應用的廣泛用戶基礎以及微信公眾平臺的優勢,將微信公眾平臺作為消息交換窗口與搭建的移動學習平臺實時溝通,從而實現微信和移動學習的結合。
關鍵詞:微信;移動學習平臺;建設;應用
計算機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高速發展,給移動學習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強勁動力.為了協助學生更好地自主學習,加強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的互動交流,以微信環境為依托,以《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為例,建設開發移動學習資源與平臺,旨在增強課程的教育教學效果,以期為其他課程的教學提供新的思路與實踐路徑。
1.微信公眾平臺與移動學習介紹
1.1微信公眾平臺一般功能
微信公眾平臺基于一般的日常管理需要,集成了個人信息設置、實時消息、用戶管理、素材管理、群發消息五種功能,供普通使用者用作一點對多點的信息交流需要。高級功能:即為“開發模式”。開發者通過二次開發,將公眾號與自己的網站系統接口對接,實現功能強大的公眾平臺開發。本研究大部分工作在此完成,開發移動學習系統接入微信,實現后臺與微信窗口互聯,完成跨平臺移動學習系統搭建。
1.2移動學習
移動學習指學習者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通過移動通信技術實現雙向交流的一種學習過程。移動學習具有學習動機的自發性、學習內容的片斷性、學習地點的跨越性和學習目標的自我調節性等特征,是社會網絡化帶來的碎片化沖擊下利用碎片時間學習的最好方式。
1.3微信支持下的移動學習平臺分析研究
微信有著廣泛的用戶基礎以及強大的信息交流功能。在諸多碎片化應用中,搭建基于微信的移動學習平臺能夠最好地發揮移動學習的優點。開發基于微信的移動學習平臺具有以下積極意義:①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微信交流的便利性能夠促進學生學習交流的主動性和互動性,幫助學生及時排除學習困難,培養更高的主動性。②完整教學體系。教師可以在課后任何時間和地點與學生交流,使整個教學過程更加完整。③提高碎片時間利用率。微信可以充分利用并合理引導學生利用碎片時間,隨時隨地進行學習。鑒于上述優點,微信以其交互功能豐富、用戶接人方便等優勢非常適合作為移動學習平臺的學習空間入口。
2.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移動學習平臺開發
(一)移動學習平臺框架根據實際需要,設計移動學習平臺的總體框架。(二)功能模塊①信息推送模塊:平臺將相關信息自動推送給學生,完成移動學習平臺與學生最基本的信息傳遞功能。②微社區模塊:用戶之間的交互社區化能形成一種良好的學習氛圍,學生在社區環境中協同學習和競爭學習,強化了學習過程的吸引力。在微社區中,學生和老師都可以發起提問,相互間的自由交流與辯論以評論的方式來實現,這種方式能夠在課堂之外也將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緊密聯系起來,實現隨時隨地學習。③答題模塊:答題功能是針對移動學習在利用碎片時間的優勢上開發的功能模塊。答題功能分為兩種,一種是課堂答題,另一種是線下自測。前者在輔助課堂教學方面有著統計錯誤率的優勢,后者使學生能夠利用碎片時間隨時學習。④二維碼簽到模塊:在傳統教育中,出勤率是校方較為關注的教學方面。二維碼簽到模塊利用微信掃描動態二維碼與自動采集簽到數據,高效、保質保量地實現課堂簽到。
3.使用流程研究
小組在移動學習平臺完成搭建后,對平臺功能進行了測試,選取“大學語文”課程,呈現平臺的優勢與功能。①在“大學語文”課程中,教師、學生是兩個不同的角色,教師能夠監控學生的學習情況。針對不同角色使用系統不同功能設立了用戶管理功能。PC端進入CPU微課堂公眾號后,點擊考試系統后,輸入用戶基本信息,添加用戶,選擇用戶角色類型,上述流程完成了不同角色的用戶添加功能,方便不同用戶使用系統不同層次的功能。②課程管理,不同教師教授學生不同的課程,不同課程的學生數目、人員也不一樣,因此每個教師都需要為其課程在平臺上創立課程,實現教師與學生的一點對多點的管理關系。用戶添加完成后教師可添加課程。點擊考試系統-課程管理-添加課程,輸入相關課程的描述信息,即完成課程添加工作。③簽到系統,在“大學語文”上課期間,教師利用二維碼簽到功能對學生上課出勤進行判斷,通過后臺與學生微信ID自動匹配,實現上課簽到功能。新建二維碼,選擇:簽到系統-管理二維碼-選擇文件(導入學生名單)-查看簽N-維碼。生成對特定學生群體有效的簽N-維碼,學生用手機端進行掃碼驗證,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隨時點擊停止結束簽到。簽到系統中可以查看曠課記錄并及時通知學生。④答題自測功能,課內課外學生都可以進行在線答題,答題系統還能在答題過程中給出正誤判斷,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不足。⑤微社區功能,學生老師都可以在微社區中以發帖的方式進行提問交流,進行線上互動,解決課堂學習中余留的問題。
4.開展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移動學習資源的研究
我院中職學生的學習習慣、學習態度、學習方法一直是老師們頭疼的地方,不端正的學習態度,對學習提不起興趣,課堂內外都是低頭族,是中職教師很難順利開展教學的很大阻礙。筆者所在學校為了提高中職學生的素質,專門開設了素質拓展訓練課程,旨在通過該課程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尤其是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生活觀念,改善學生的學習習慣,強化學生的學習動機。但是筆者在教學中發現,新鮮的事例,學生均可以從互聯網獲得,學生獲取信息非常快速,傳播迅速,老師很難帶給學生新鮮的故事。據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數據顯示,10-19歲的網民比例占到21.4%,20-29歲的占到29.9%,中職生年齡在16歲到20歲之間,正是使用網絡最多的人群。青少年學生的主要使用的即時通訊工具為微信,所以,筆者希望能基于微信公眾平臺,搭建移動學習資源平臺,在學生使用微信的同時,推送各種學習資源,起到課前接受教學內容,課堂能夠討論交流,深刻領會的學習效果。
5.結語
在社會環境以及學校的無線網絡免費全覆蓋的情況下,搭建微信公眾平臺,建設移動學習資源平臺,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讓學生在低頭的時候更多的關注學習內容,養成移動學習的習慣。四、展望隨著微信用戶的不斷增長,微信成為移動終端的標配。研究小組就微信公眾平臺在高校教育領域中的應用進行了探索并搭建了基于微信的移動學習平臺,研究小組堅信隨著公眾平臺的日益成熟,它在高校教育領域的潛能將逐漸顯示,并給廣大的教育工作者提供更廣闊的創新空間。
參考文獻:
[1]吳碧蓮.微信移動學習平臺的構建與應用研究——以《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為例[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7(9):96-97.
[2]鄭華倩.基于微信公眾平臺與Moodle的移動學習環境構建[J].軟件導刊,2017,16(4):109-111.
本文系2016年重慶市北碚區普通高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課題重點課題“普通高中‘互聯網+學習平臺建設及應用研究——以江北中學教育集團為例”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