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針對校液壓傳動課程實踐教學中存在的學生動手能力普遍不強的問題,以實訓和開放實驗等綜合性實踐教學環節的改革為切入點,基于“項目驅動”理念組織教學,并重點就項目選擇及其實施方法進行了說明?!绊椖框寗臃ā蹦軐⒁簤簜鲃诱n程理論教學與實踐環節有機地結合起來,可進一步提高士官學生的專業素質和實踐創新能力。
關鍵詞:項目驅動;實踐教學改革;液壓傳動
實踐教學液壓傳動課程十分的重要教學環節,對于培養學生的專業素質和創新能力尤為關鍵,關系到整體教學質量以及人才培養目標能否實現。液壓傳動課程實踐環節目前仍采用“課內實驗”或“課程設計”的傳統模式,教學內容較為單一,綜合訓練程度不夠,造成學生對液壓傳動技術理解不透徹、實踐動手能力普遍較弱。因此,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強化液壓傳動技術的應用能力,就成為當前液壓傳動課程教學改革中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課程內容體系的改革
液壓傳動課程教材內容針對現有實驗條件,以項目為牽引,在相應任務過程學習后分別進行液壓元件選取、液壓系統搭建以及簡單故障的分析、判斷與處置等實踐內容,實現了理論與實踐的有機融合。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充分體現了“項目驅動”這一教學形式。新編教材將動力元件的原理與拆裝、執行元件的原理與拆裝、方向控制閥與方向控制、壓力控制閥與壓力控制、流量控制閥與流量控制作為課程項目,在每個項目中設置多個任務,體現了分層次、循序漸進的特點,涉及到基本知識認識、項目實施、知識拓展、檢查評估等多個階段,如下表所列。
二、項目驅動式教學組織的特點
項目驅動式教學是一種建立在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基礎上的方法。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由教師充當組織者、指導者、幫助者和促進者的角色,利用情境、協作、會話等環境要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最終達到使學生有效地實現對所學知識重新進行建構的目的。
在這種模式中,學生是知識的主動建構者;教師是教學過程的組織者、指導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識不再是教師唯一傳授的內容,而是學生主動建構的對象;媒體也不再是幫助教師傳授知識的手段、方法,而是用來作為學生主動學習、協作式探索的認知工具。與傳統的教學方法相比,“項目驅動法”能更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促使學生主動學習,充分發掘學生的創造潛能,提高工程思維能力、實踐動手能力以及團隊協作能力。
三、項目驅動式實施方法
在項目的初期,教師處于主導地位,與學生充分交流和探討,甚至可以以課堂教授的形式講授新的知識點,幫助完成主要調研和確定總體方案;但隨著項目的進行,幫扶逐漸變成協助,越來越多的內容由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只需定期檢查項目進展,并對難點問題進行及時指導;而在項目的后期,教師更多地是在扮演“咨詢師”的角色,學生完全成為項目實施過程中的中心角色,教師的作用主要是引導學生一步步邁向成功。
項目在實施時,可以分組組成小團隊,由教師下達統一的任務書,但每人分工各有側重,如分別負責液壓元件本體、系統硬件回路設計、軟件控制界面設計、系統搭建與調試等部分。項目實施流程為:“實裝分析”→“項目調研與資料整理” →“知識點學習”→“液壓元件選取”→“硬件連接”→“控制界面設計”→“管路連接”→“加壓調試”→“形成系統”→“資料歸檔”。實施過程中,要求團隊成員通力協作,最終形成一套完整的液壓控制回路,并撰寫相關技術文檔,并參加答辯。
四、結束語
通過合理設置訓練項目,可以將液壓傳動課程的理論知識、實踐環節、裝備專業內容有機地結合起來,讓學生充分參與項目實施的全過程,進行系統的實踐鍛煉。
將項目內容分階段、有層次、循序漸進地開展,教學內容更有針對性,教師與學生的地位與分工更加明確、合理,知識性、趣味性、可拓展性較強。不失為崗位任職教育改革中的一種有效方法,在液壓傳動課程實踐教學中組織項目驅動式教學,將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鉆研精神,提高學生的專業素質、實踐動手能力和創新意識。
參考文獻:
[1]趙新波.教學改革概觀.2010.
[2]曹建樹,薛龍.單片機創新實踐教學改革與實驗室建設. 2007.
作者簡介:
胡培平,教研系副教授,從事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