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峰
摘 要:在全球經濟低迷的情況下,股票市場對中小企業融資和當前經濟的復蘇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它是,因為資產類別的股權不是物質性的,也不是真正的占有,在固定資產抵押和第三方擔保方面,債權人往往有更大的風險,這就是為什么會有這種金融發展。因此,對于這些風險如何控制和防范,成為股權資本健康發展的關鍵。
關鍵詞:中小企業;股權質押;融資風險;對策
一、股權質押融資發展狀況
股權貸款是以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責任公司的股票為抵押向借款人發放的貸款,銀行為貸款提供擔保。股權質押作為一種制度創新,是將中小企業的流動資金從中剝離出來,最大化利用流動資金,為中小企業貸款提供更加便利更加創新的融資渠道。隨著國家法律的逐步完善和市場主體作用的積極發揮,股權資本成為中小企業的良好選擇,發展迅速。1995年,《擔保法》規定,非公有制企業的公共利益的“企業股東的名義,”,該公司只是在公司完成,而債權人難以監控的質量股票的權利,也沒有動力去開發該地區的股票期權。2007年,新《物權法》將中小企業等非上市公司股權質 押公示方式修改為“在公司登記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登記”,提高了公司的信譽,這是真正的股權資本的發展。2008年,國家行政管理總局下發了工商行政管理總局行政分支機構,對非上市股票的發行有統一的政策。對于資金短缺的中小企業來說,股權質押解決了融資過程中難以保證的問題。對于銀行來說,當企業將其股權投入股票市場時,被登記上鎖,無法轉讓,增加了貸款的激勵和成功率。股權抵押融資還沒有得到廣泛的發展,針對中小企業的融資需求和龐大的股權資產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
二、股權質押融資貸款的主要風險
因為股權資產的特殊性,相比之下,固定資產抵押貸款和第三方擔保、股權質押融資的風險容易受到企業經營和其他因素的影響,包括股權價值下降的風險,道德風險的股權承諾,股權處置風險和法律風險造成的現行法律的缺陷。
1.市場風險
股票期權是股票的一種,而合適的人持有的股票的質量是將股票交到所有者手中的市場風險。而股票價格波動的頻率和幅度也遠遠大于傳統上用來擔保實物資產的波動幅度。無論是公司的股份,還是公司的其他外部因素,其結果都是股票的實際價格。當行業面臨財務困難時,股價跌至接近于零,股權轉讓的收益無法償還。即使法律規定一種物質的價格不足以償還債務,這種輕描淡寫的說法仍然會被債務人清算。然而,由于中小型企業的現實情況,貸款機構的成本和利益繼續受到不成比例的追求。
2.出質人信用缺失下的道德風險
所謂股權質押的道德風險,是指股權質押可能導致“資金循環兩次”,甚至出現掏空公司的現象。由于股權的價值取決于公司的價值,股票的價值的保證質權人不斷地評估公司的價值,而不是上市公司治理機制相對完善,信息披露不透明,同時作為主要股本公司不是由第三方,質權人很難生產營地后,資產處置和財政繼續跟蹤和控制,容易造成企業通過鏈路交換,股權資產空心化,銀行債權迫近。
3.法律制度不完善導致的法律風險
現有的股權質押制度由于其自身的缺陷給質權人帶來了以下風險。股權質押制度規定的優先受償權不同于一般擔保權,有其特殊性。承諾公司破產時,股權質權人不享有排他權抵押品,因為股票的價值接近零當公司破產時,和利潤分配的權利和參與公司事務中包含的股票沒有價值,所以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承諾。二是存在外資股權瑕疵的風險。我國外商投資企業的法律”規定,允許投資者外商投資企業建立企業根據批準后按照合同約定或法律或繳納出資,注冊資本的期限授權系統,即股權收購不是實際支付的,外商投資企業的原股東可以設定不繳納其股權質押的出資部分,給質權人帶來風險。
三、 股權質押融資貸款風險的防范
1.加強對質押權的審查
在股權質押貸款過程中,一方面要嚴格審查借款企業和質押股權所在公司的情況。充分分析公司的管理水平、財務狀況、市場競爭力、發展前景和產權,科學論證融資目的和投資項目,預測借款人未來償債能力和股權質押實力。通過有效的審查,確定有實力的企業和有價值的股權。另一方面,審查是否違反股權轉讓的限制性規定。借款人是公司股東的,股權質押是否經全體股東過半數通過;借款人是公司發起人之一的,應當審查其股份質押是否自公司成立之日起滿三年。
2.非上市公司股權登記托管制度必須強制執行
不能規范管理股權,股東信息不全或失真,是絕大多數非上市公司不允許進行股權資本的一大障礙。所以,為了真正使股權資本成為非上市公司融資的新渠道,國家必須出臺法規,強制實行注冊制,要求非上市股份必須委托給專業機構。非公有制企業的第三方托管,這有利于非市場股票的規定,這是未上市公司的股權資本的基礎,對于股東的權益可以做到有效的保護,并設置基礎流動性和非上市公司的交易。與此同時,要整頓、規范產權登記,規范行業規范,規范執業,為非上市公共提供的服務保證安全、高效、周到、專業。
3.加強對出質公司的監督
對于股權質押貸款而言,不僅要監控和限制借款人的償付能力來控制風險而且要保證保證資產的保值、增值,以防止股份的道德風險,股權管理承諾的行為是單位適當的監督和限制是必要的,還需要大量的金融機構的股份,出質人承諾股本公司共同協商相關合同,完善合同文本,實現連續監督中小企業管理,從而實現對銀行貸款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的提高,有效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
四、結語
對于債權人來說,股權質押融資的風險和資產支持型融資相比,仍有一定的風險。這些中小企業對于股權質押融資的進一步發展的限制很大。由于這些問題,許多受到嚴格審查的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仍對以股本為抵押的貸款仍然處于觀望態度,現在可以就股權轉讓進行交易,但由于沒有一個可以接受的股東價值評級體系,股權轉讓的需求仍然難以滿足。建議國家有關部門盡快出臺扶持企業股權轉讓二級市場的政策,構建和完善市場體系,增加企業股權的流動性和流動性渠道。產權交易機構應加強合作和信息共享,利用產權市場發現價格的作用,擁有大量交易信息的優勢,研究制定一套完善的股權定價體系。為銀行發展股權質押貸款新信貸業務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參考文獻:
[1]中小企業融資風險根源探析[J].胡祥.現代商貿工業.2012(01).
[2]企業投融資風險管理初探[J].徐力.學習月刊.2012(02).
[3]中小企業融資風險預警與防范[J].顧志強.現代商業.2012(03).
[4]中小企業融資的風險管理研究[J].齊宗弟.現代經濟信息.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