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文超
摘要:2018年1月國家審計署公布了第11號令《審計署關于內部審計工作的規定》,規范了內部審計機構設置和人員管理、內部審計職責權限和程序、審計結果運用和責任追究等事項。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背景下,本文重點對“審計結果運用”深入分析,利用系統分析方法論,創新性地提出了“1+2+2”審計結果運用模型,以“審計報告”為例,運用上述模型較為系統全面地診斷了審計結果運用存在的問題,為做好內部審計結果運用工作提供了借鑒。
關鍵詞:內部審計成果系統方法論“1+2+2”審計結果運用分析模型
一、前言
2018年1月,國家審計署公布了第11號令《審計署關于內部審計工作的規定》,規范了內部審計機構設置和人員管理、職責權限和程序、審計結果運用等事項。作為國有企業的內部審計人應創新內部審計工作機制和方法,最大可能運用審計結果,充分發揮內審價值,服務企業、奉獻社會。
本文以“審計結果運用”作為研究切入點,在堅持黨的領導大前提下,從審計主體(審計結果提供者)與審計需求方(審計結果使用者)之間,借助審計結果與審計結果運用生成的信息,組建了“1+2+2”審計結果運用分析模型,旨在系統全面地剖析審計結果運用存在的問題,促進審計結果實實在在落地生根。
二、內部審計結果的內涵
內部審計結果是指內部審計機構或者接受內部審計機構委托的外部審計機構,按照內部審計既定的工作流程,依據國家法律法規、行業監管條例、公司內部管控制度等相關標準,對被審計對象進行有針對性的觀察、檢查、分析、復核、盤點等工作程序,形成的記錄審計工作過程且對相關使用者具有一定價值的階段性或結論性的工作結果。包括與審計項目相關的審計結果包括年度審計計劃、審計方案、審計小結、審計底稿、審計報告、審計意見書、審計整改跟蹤報告。
二、內部審計結果的使用者
內部審計結果的使用者是指內部審計機構或者接受內部審計機構委托的外部審計機構經過專業工作而形成的有價值的信息集合,該集合對某主體或機構具有一定的使用價值,有助于改進管理或提升效益,該主體或機構即為內部審計結果的使用者。例如:企業負責人的經濟責任審計報告的使用人涉及被審計人、總部人力資源部門、被審計單位等。
三、“1+2+2”內部審計結果運用分析模型
我們發現,審計人員不能清楚掌握審計結果使用者是否運用審計結果或者運用程度如何的相關信息,這是長期以來整改效果不佳的一個根源。為彌補這一漏洞,筆者借助系統論的核心思想---整體觀念,增加一個環節,即審計結果運用產生的信息,進而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建立了“1+2+2”內部審計結果運用分析模型。
模型中的“1”是指: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作為國有企業,必須堅決貫徹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黨領導一切”新要求。中國實踐發展經驗告訴我們,堅持黨的領導,既是符合中國國情,又取得了巨大成就,因此必須堅持黨的領導。
模型中的第一個“2”是指:審計結果提供者與審計結果使用者。審計結果提供者應努力出具高質量的審計結果,針對審計結果運用產生的信息進行分析,進而改進自身審計工作;審計結果使用者應主動接受并運用審計結果改善工作,及時與審計結果提供者溝通交流,促進整個系統順暢周轉、良性循環。
模型中的第二個“2”是指:審計結果和審計結果運用產生的信息。作為過程中形成的信息,也是傳遞的對象,其關鍵就是及時、準備、完整地傳遞,到達應當到者。這其中需特別注意信息保密問題。
四、“1+2+2”模型的案例應用分析
案情:A審計項目為甲公司(國有企業)總經理的離任經濟責任審計,審計組與被審計單位和被審計人就審計報告充分交換了意見,審計報告經總公司黨委會審議通過,并下發了審計意見書,要求被審計單位45日內上報整改報告。審計意見書已下發6個月,被審計單位未提交整改報告。從表面上看,整改工作未達預期。
運用模型分析:
1.審計組是否提供了高質量的審計報告:經了解,該項目審計方案全面、審前準備充分、審計力量經驗豐富、現場審計時間合理,審計工作底稿溝通順暢,但雙方對一套歷史遺留的賬外住宅被前總經理無償占用一事的解決建議存在分歧。接任的總經理認為,自己剛到公司,對該事一無所知;審計組認為,公司的資產被無償占用,理應公司自行處理。除該審計建議未落實外,被審計單位全部整改到位。但對于該建議,未取得進展。由此可知,審計建議在操作上或者在溝通上有瑕疵。
2.審計報告是否及時、準確、完整傳遞到使用者手中:經了解,審計報告溝通過程還算比較順暢,未見長期掛賬不理的情形。
3.審計意見書使用者是否有效運用信息且產生信息:經了解,被審計單位接到通知后及時安排了整改落實,唯獨這套賬外住宅無人問津。可見,使用者在思想意識層面存在抵觸情緒,畏難情緒嚴重。其他問題的整改均形成了相應的記錄。
4.審計意見書運用的信息是否及時、準確、完整傳遞到審計結果提供者手中,并且促進審計結果提供者改進工作:經了解,由于這套賬外住宅未能整改,至使被審計單位未按要求上報整改報告,期間也未曾與審計組溝通整改相關事宜,該項整改工作停滯中。
再次強調:一定注意“1+2+2”模型中間的“十字溝通”符號,做好各方信息的互聯互通。
五、結論
內部審計結果運用是個系統工作,需要審計結果提供者出具高質量的結果,并且及時、準確、完整地傳遞至使用者,使用者積極運用落實并產生相關信息,再反饋給提供者,形成一個管理閉環,以利于提供者改進工作,下一次出具更加高質量的審計結果。
參考文獻:
[1]黃劍波,王晶晶,審計發現與成果運用的新實踐——以寶鋼審計發現成果運用為例[J],審計與理財,2009年08期
[2]李躍青,關于加強內部審計成果轉化工作的思考[J],現代經濟信息,2010年19期
[3]劉少順,對內審成果運用情況的調查[J],濟南金融,2006年12期
[4]徐彥萍,推進內審成果轉化利用[J],經濟師,2011年07期
[5]張建軍,對加快基層人民銀行內審工作轉型的思考[J],武漢金融,2010年07期
[6]鄭曼麗,開家將,關于深化內部審計成果運用的實踐和思考[J],金融會計,2009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