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明杰


摘 要:隨著油田開發日益艱難,注水井淺層套漏問題越來越嚴重,這從根本上加劇了油田注采井網的不完善程度,影響油田開發效果。本文以錦7-25-7為例分析了注水井淺層套漏的原因,并簡要介紹了處理過程及結果,為套漏治理提供依據。
關鍵詞:淺層;套漏;治理技術
一、基本概況
錦7-25-7井為錦612塊2016年4月投產的一口高產油井,截止2017年1月29日共計完成2個熱采周期,累計注汽2891噸,產油1470噸,產水1349。在第二周期末含水由18%突然上升到97%,日產油由16.4噸降至0.7噸,小修作業驗竄證實油層套管在197m漏失,由于本井7寸套管,深度已經超過表層套管底界,根據目前大修技術設備現狀,不能完成取換套施工,只能對該淺部位套管漏點實施堵漏措施。
1、油井數據
2、措施效果預測
預計措施實施后日產液20t,日產油10t。具體堵漏經歷如下:
措施一,起先考慮到不縮小修復后套管內徑,擠灰封堵兩次,因淺層段狀況復雜封堵措施均未成功。
措施二,實施膨脹管補貼(補貼段內徑140mm),156mm模擬通井規未通過,154mm鉛模打印通過無明顯刮痕,153mm通井規加壓3t通過,液壓脹套后,長度8m和4m模擬156mm通井規均未通過,156mm通井環加壓2t未通過。膨脹管補貼不成。
三次封堵失敗后,又組織進行技術論證,確定采取對全井下51/2”無接箍套管進行加固的治理方案,但該方案遇到無法解決熱膨脹預應力、漏點套管外竄漏發生井控險情無法控制的難題。該井的修復問題陷入僵局,且準備放棄修復,做好封井報廢處理的打算。
三、治理技術方案
打破常規思維定式,套管補貼和襯管加固技術相融合。創新性地提出了實施膨脹管懸空懸掛+無接箍套管加固的技術方案,加固后的井眼內徑121.3mm,該方案最終完美解決了漏點外竄和注汽熱膨脹問題。
全井段懸掛51/2”無接箍套管總長度853m并實施全段固井,同時全井段承壓補貼懸掛器,直井眼加固懸掛套管長度達到遼河油田歷史之最。該技術方案具有類似井堵漏治理的推廣性價值。
四、創新點
該方案在多項措施不成的情況下解決了該井的修套堵漏。在套損位置以上進行膨脹管懸掛小套管,仍然使用原井上部完好套管,杜絕了下小套管至井口套管外竄漏風險,小修作業隊即可施工。施工完成后成為一口完好的油井,尤如一口新井。
五、施工步驟
1.沖砂:下89mm油管沖砂至井底。
2.通井:下φ139.7mm引鞋×0.6m+φ139.7mm阻流環×0.7m+φ139.7mm套管1根×10.62m+變扣+φ73mm加厚管106根,深度1026.0m。起φ73mm加厚管106根+φ139.7mm套管1根+阻流環+引鞋(無異常)。
3.下套管:下φ139.7mm引鞋×0.6m+φ139.7mm阻流環×0.7m+φ139.7mm套管80根(壁厚9.19mm)+膨脹式懸掛器×2.09m+φ73mm加厚管17根。
4.固井:下套管至預定深度,擠水泥固井(擠入G級水泥5540Kg,消泡劑80Kg,降失水劑60Kg)。
5.膨脹懸掛器補貼:700型水泥車配合,打壓23MPa,懸掛器膨脹,坐封成功。坐封深度167.68m,全井筒試壓15MPa,穩壓30min,壓力不降,試壓合格。
6.鉆塞:下φ116mm平磨×0.3m+螺桿鉆×5.3m+φ73mm加厚管105根,深度1002.69m。水泥車配合,用密度為1.0g/cm3污水60m3正循環磨鉆,排量500L/min,泵壓4.0MPa,出口返灰漿,磨鉆井段1002.69-1022.69m,進尺20.0m,之后進尺緩慢。起出。
7.通井:下φ114mm通井規×1.2m+φ73mm加厚管108根,深度1022.69m。起φ73mm加厚管108根+通井規(無異常)。收尾交井。
六、取得成效
針對該井特別加工制作了膨脹管懸掛器和阻流環,達到高溫密封和固井要求。該井2017年12月11日按此建議方案進行小修作業修復成功,節省大修費用50萬元。該技術的成功實施開創了遼河油田此種疑難井況治理先河,為下步淺層套漏治理積累了寶貴經驗。
該井在“躺倒”300天后重新獲得較高產能,2018年1月3日下泵開井,目前日產液18噸,日產油6.8噸,含水62.2%,
參考文獻:
[1]聶海光? 王新河.油氣田井下作業修井規程.
[2]吳奇.井下作業工程師手冊[M].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