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嵐
摘 要:巖土工程施工技術是巖土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就巖土工程施工技術的特點及施工過程中出現的難點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旨在提高巖土工程的施工效率,保障施工質量與安全。
關鍵詞:巖土工程;施工技術;難點與對策
巖土工程施工技術是一門理論性、實踐性和技術性強,涉及面廣而且施工難度較大的應用性技術。它在高層建筑、橋梁、碼頭、地災治理等工程中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需要施工企業在施工過程中進行科學管理,對施工技術準確把握。
1.巖土工程施工技術在工程施工中的作用
1.1由于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巖土工程的施工技術也在不斷升級。加強巖土工程施工技術可以有效提高工程質量,良好的巖土工程質量是保障人民生產和生活安全的基礎,還可以提高效率,節省時間,為企業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
1.2由于我國人口的不斷增長,建筑工程需求量增多,建筑工程的規模擴大,通過改進巖土工程施工技術可以有效提升效率和節約成本,從而進一步來促進經濟社會發展。
1.3在巖土工程的施工中,需要根據不同的地質特性來運用不同的施工技術。因此,強化施工企業之間的經驗技術交流合作,推廣先進的施工技術手段,可以解決我國巖土工程施工技術發展不均衡的問題。
2.巖土工程施工技術的普遍特征
國內巖土工程施工技術特征大致分為地區性、隱蔽性和不確定性等。巖土工程施工需要結合實際巖土地質環境,制定合理有效的施工方案。
2.1地區性特征
由于不同地區環境的地質條件的差異性,使得巖土工程在施工技術上存在一定的變化性,我們需要根據不同的地質特征來制定相應的設計參數和技術方案。
2.2隱蔽性特征
在巖土中進行施工具有隱蔽性,例如:建筑工程中的樁基、錨桿和地基的連接,以及巖土工程運行的環境等。這些隱蔽性特征會使問題不容易及時發現和顯露,后期發現和修復也需要較長的時間。
2.3不確定性特征
巖土工程在施工過程中會受大自然等外界因素的影響,例如:風雪、高溫、暴雨等惡劣條件會影響前期數據變化;在施工過程中可能會改變某些巖土環境,在施工后期會影響其性質等;由于巖土結構自身的土質具有非均勻性的特點,所以在施工環境復雜的條件下,場地會受到環境和其他方面因素的影響,存在風險因素,導致工程難以順利的進行。
3.巖土工程施工技術存在的問題
現階段巖土工程施工技術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是應用到實際的施工技術卻還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例如:與現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相比,巖土工程施工的技術手段相對滯后,計算機技術在工程中的運用不斷加強,但軟件的功能比較單一,適用范圍不廣,軟件的開發與應用還需要更加具有針對性;部分施工人員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但卻專業知識理論水平較低,專業水準和技術手段與工程需要不匹配,缺乏面對施工時的不確定性和隨機應變的能力;為了加快進度和縮短工期,容易出現管理粗放和疏漏的現象,導致施工人員忽視了施工安全的重要性。
4.巖土工程施工技術中的難點
巖土工程施工技術包括地基處理技術、樁基礎施工技術、地下連續墻施工技術、錨固技術、基坑支護與開挖等等,在施工期間遇到問題需要選擇有針對性的辦法予以解決。
4.1地基處理施工技術的難點
如果天然地基軟弱,無法滿足地基強度和變形的要求,必須事先經過人工加固處理后再進行基礎施工,這種加固稱為地基處理,地基要在允許的沉降范圍里來滿足建筑的承重需求。
不同區域不同地質,土的含量和質地各不相同,強度和承載力也不同,強度不足的土質將無法承受土建施工,影響施工質量。土質較軟的地區,土質水分含量高,壓縮性較大,地基因上部結構產生的自重以及外界的荷載作用出現了變形,容易引起沉降不均勻導致結構開裂,影響建筑物的正常使用。
4.2樁基礎施工技術的難點
樁基礎施工是當采用地基淺基礎不能滿足地基變形和強度的要求時,利用地下堅硬的巖層或土層作為基礎持力層的方法。因為這種施工方法具有穩定性好,承載力高等優點,所以應用比較廣泛。
4.2.1地下水問題
當基礎的深度在地下水位以下時,會遇到地下水的處理問題。如果遇到細砂或粉砂層地質時,容易形成流砂,造成井漏等質量和安全事故。尤其是冬季,地下水的影響也是施工的難點。
4.2.2鉆孔灌注樁孔深控制
鉆孔灌注樁有強大的貫穿能力,而且對周邊環境影響非常小,采用這種方法施工時,技術要求較高,對樁的質量要求也很高。對于中風化以上強度的基巖作為持力層的樁,如坡地岸邊的樁,樁尖進入持力層的深度對地基承載力及安全來說至關重要。但是在實際施工中,往往孔深不夠,易造成沉降,留下質量隱患。同時,鉆孔灌注樁的施工大部分在水下進行,是需要快速完成水下灌注的隱蔽工程,受人為因素影響較大。
4.3地下連續墻的難點
泥漿制作、液面控制和鎖口管固定不穩等問題是地下連續墻在施工技術中的難點。一是地下連續墻施工的關鍵是泥漿制作,如果制作不好,則無法在槽壁表面形成膠結物,無法平衡外在的壓力,導致槽壁不穩引起塌方。二是遇到雨季地下水位急速上升,地下水繞過導墻流入槽段使泥漿對地下水的壓力減小,易發生塌方事故;三是鎖口管固定不穩容易使鎖口管發生傾斜。固定鎖口管需要上下兩端完整對接,否則會出現滲漏問題。
5.關于巖土工程施工技術難點的有效對策
5.1地基處理施工技術的有效對策
對于一些土質松軟的地區,土質沒有足夠的支承力,可以采用深層擠密法或換土墊層法。即在土中打入樁管,拔出樁管后,向留下的孔中填入砂石等材料夯實,將樁周圍的土層擠密,使地基的承載力增加。或者挖出一部分軟土,然后用砂石墊層、粉煤灰墊層等材料分層添加夯實,作為地基的持力層,從而減少地基的沉降量,尤其對不均勻的沉降效果顯著。除此之外,還需要注意機械設備、施工材料的合理規劃,統籌管理,保障巖土工程在地基施工技術的高效及安全。
5.2樁基礎施工技術的有效對策
5.2.1地下水的降水方式可以分為降水法和止水法,止水法難度大,降水法更易于掌握和實際操作,可以考慮在場地周圍設置井點進行排水。如遇冬季在凍土地基施工時,可以采用凍結法施工技術,即把土壤中的水凍結形成帷幕結構體,來抵抗水土壓力,待凍土墻融化后,不影響建筑物的地下結構。
5.2.2在采用鉆孔灌注施工中要確保樁位、樁頂標高和成孔深度,嚴格控制護筒中心與樁位的中心線偏差小于50mm,認真復核底梁的水平和樁具的長度,成孔后根據鉆桿的鉆機上的留出長度來衡量孔深,為確保萬無一失,在提出鉆具后再使用測繩進行復核。
5.3地下連續墻難點的有效對策
5.3.1泥漿制作采用膨潤土、純堿等原料,按一定比例配制,新配制的泥漿要在池中放置充分發酵后才可使用。在使用過程中要對泥漿的使用狀態及時進行檢驗,尤其是循環使用的泥漿要確保質量合格。
5.3.2泥漿液面控制要采取及時降水的辦法,保證槽壁的穩定。同時,提高泥漿液面高度,要高出地下水位0.5m以上,發現漏漿及時補漿,以保持泥漿達到規定液面。
5.3.3鎖口管的固定包括上端固定和下端固定。下端固定通過機器提起鎖口管使其自由落體插入土中;上端固定通過鎖口管與導墻之間的縫隙打入導木枕,并用槽鋼承擔支撐鎖口管來解決問題。
6.結論
綜上所述,巖土工程是工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巖土施工技術對整個工程有著重要的影響,這就要求工程技術人員通過學習和實踐更好的解決施工技術難題,不斷提升工程建設質量和施工管理水平,為經濟效益的全面提高發揮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林明赫.巖土工程施工技術中的難點和應對措施[J/OL].中國建材科技:1[2018-10-25].
[2]史傳迪,張寧,劉紅超.巖土工程施工技術中的難點與對策研究[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8(14):198-199+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