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龍
摘 要:通過對不同油藏類型,水淹類型,開采年限高的稠油井的研究調查發現,油井出水除了常規地層能量虧空,含水降低。還有一些客觀因素制約影響著稠油的出水,通過研究不同類型的斷塊,結合其斷開特點,再根據出水的原因制定系統合理的治理工作,可以有效提高油井的使用壽命,降低油井的出水程度,減輕處理油田污水方面工作壓力,明確油田油井的出水主要原因和類型,可以有目的的提出制定針對性的編制治理方案,再根據嚴重程度提出細化防治方案,系統治理后可以取得明顯效果。
關鍵詞:水淹,邊底水,吞吐開發,含水
一、研究區簡介
1.1區塊概況
研究塊位于遼河盆地西部凹陷,整個含有構造帶都屬于渤海灣富油帶上,主力油層為沙河街組的于樓油層和興隆臺油層,原油粘度屬于超稠油范疇,研究區16-24井區為其內部獨立劃分的區帶,含油面積2.02KM2,地質儲量1142×104t。通過對斷塊于樓油層4口取心井巖心樣品物性分析數據統計,于Ⅰ油層組冷凍巖心分析孔隙度平均31.6%、滲透率2.182μm2;經歷多年熱采后,冷凍巖心分析孔隙度平均30.6%、滲透率2.47μm2;電測解釋孔隙度平均24.3%、滲透率1.694μm2。統計數據顯示電測解釋孔隙度、滲透率值較巖心分析值偏低,分析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測井解釋系統誤差所至,另一方面巖心分析取樣點相對較少,且巖心松散,含油砂巖分析成功率較低。
1.2存在問題
油井出水一直是稠油開發過程中一個最為重要的影響因素,稠油開發不同于稀油,其多采用蒸汽吞吐開發方式,常規稀油堵水用橡膠封隔器就可以封堵出水層,不考慮溫度的影響。而稠油必須采用耐高溫的注灰封堵方式,在開發上多采用蒸汽吞吐降粘開發方式,這種方法對能量的損耗極大,開發能否高效成功的關鍵是油層熱量的波及面積及深度。而當油層大量水淹后,水會大量的吸收熱量,最終影響注入蒸汽的波及范圍,造成吞吐效果下降。導致成本的升高,嚴重影響區塊的整體開發效果。
二、油井出水的主要三種形式
(1)邊水侵入:邊水主要通過砂體發育較好,長期開采或注汽形成的大孔道,滲透性較高的油層侵入,最先在水淹區油水界面附近的油井。越靠近油水界面的油井,水淹越嚴重。主要特征為油井產液量緩慢逐年上升,采油曲線為一斜線,曲線斜率K值越大邊水能量越強。
(2)斷層竄流侵入:斷層水侵入主要為油層上部或下部的地層水沿斷層封閉不嚴處竄流侵入。底水沿斷層竄入油層,這種形式的水淹方式多出現在斷層附近。其表現為斷層附近的油井出水量階梯狀增高。
(3)管外竄槽侵入:管外竄槽主要有上部水下竄入油層和下部水上竄入油層兩種形式。管外竄槽的發生,但都是高壓水層內的水通過環套空間竄入油井,造成高壓水層的水沿水泥環破損處竄入低壓油層。其主要表現為固井質量較差的油井在正常生產過程中突然見水。
三、油井出水規律
3.1氣頂保護滯后,邊水大量內侵
背斜油藏和斷塊型油藏都發育有一定規模的天然氣藏,在開發方案制定過程中沒有做好針對性的保護開發工作,或者由于生產上的需要,比如蒸汽鍋爐需要大量天然氣。因此,對氣頂進行超量開采,破壞油藏壓力平橫,最終導致高能量邊水大量侵入,影響斷塊油井吞吐開發。
3.2地層發育差異大,部分層早見水
巖層在形成過程中會受到大量外界因素的影響,不可避免的造成儲層性狀方面的差異。導致了滲透性方面的差距,往往在開采過程中滲透率大的層間帶會首先波及,邊底水會沿著這樣的高滲透帶錐進,最終會在油層帶中形成指狀或者錐裝的水淹區,表現為油井的過早見水。層內發育隔夾層,它們主要是含泥質多的層間非均質層,滲透性差異較大,處在低滲透層的隔夾層會成為優秀的產層,但也容易水淹,處在高滲透層的低滲透隔夾層,也會成為不錯的產油帶,可以一定程度上抑制邊底水的侵入。
3.3治理方法探討及效果
通過對斷塊水淹方面的研究,共跟蹤評價了300多口不同層系發育狀況的油井,并完善總結了一套比較符合實際的治水防水增油技術,油井的過早水淹得到了有效的抑制,主要的治理指導方針是“預防為主,治理并進”。
3.4早期預防治理方法
3.4.1跟蹤新井、側鉆井完井,從源頭上預防套竄的發生
由于完井工藝方面的監督及技術差異,很多油井存在著固井質量不合格,甚至是資料造假。這樣的稠油井在吞吐生產幾個周期后會因熱脹冷縮等原因造成固井水泥環損壞,造成水竄。為應對這樣情況的發生,工作上加強對固井測井方面監督,盡量固井和測井用兩個相對獨立的施工單位來完成,這就減少了施工結果做假的可能性。
3.4.2射孔上對疑似高出水層進行避射或少射
鄰近水淹帶的油井出水幾率高,在新井投產射孔時,可以根據現場實際的水淹規律進行射孔,如投產井初期射孔可以選擇那些低滲透率的薄差層進行開采,這部分油層由于滲透率小和滲透率高的厚油層合采會導致油層不產出。對它們早期針對性的開發,可以有效緩解該方面的矛盾,當這部分油層采空或者出水后可以補開滲透性高的厚油層進行合采,這樣的優選射孔方式可以有效緩解層間發育不均造成的開發矛盾。
四、結論及認識
油藏油邊水能量強是多數油井出水的重要原因,可以通過對斷塊早期研究確定油井出水的類型及規律,指導制定單井出水防治對策。早期預防油井出水最主要的是抓好新井完井,新井射孔等關鍵環節,防止出現套管水泥環損壞、最重要的是提高油層段固井質量和增加高出水層避射厚度是預防油井出水的重要技術方法。針對不同油層、油藏、不同的發育類型,根據現場實際制定注灰堵水、化學調剖、避射防水、生物治水等多類型的堵水技術,是保證油井晚見水,現場取得治理效果的前提。
參考文獻:
[1]何文祥,譚文才,馬超亞,特低滲透儲層水驅前后儲層特征變化規律及機理研究[J]石油天然氣學報,2013,32:56-59
[2]劉文章 稠油注蒸汽熱采工程[ M]北京: 石油工業出版社,1997,18(6)132-169
[3]劉福余 曙一區超稠油開采特征及開發對策[J] 特種油氣藏, 2002, 9( 6)2-6
[4]左悅.難動用薄層稠油油藏水平井開發實踐[J].特種油氣藏,2005,12(6): 47-48.
[5]王旭.遼河油區稠油開采技術及下步技術攻關方向探討[J].石油勘探與開發,2006,33(4):488-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