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德坤
摘 要:對目前傳統室內分布系統的缺點進行分析,針對傳統室分的缺點提出了室內分布建設的新覆蓋方式,通過各種建設方式的性能對比論證了新方式的可行性。
關鍵詞:室內分布;傳統同軸電纜分布;光纖分布系統;分布式皮基站
1? 前言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各種類型的室分物業點越來越多,包括黨政軍、居民住宅、商業中心、交通樞紐、各種大型場館等,建筑物的造型也紛繁復雜,遮擋多,信號衰減嚴重,覆蓋效果比較差。中國移動4G網絡采用的頻段偏高,頻段越高信號在傳輸過程中衰減就越嚴重,如何在這么高的頻段中保證室內網絡的有效覆蓋?隨著室內業務流量占全網流量的比例越來越高,如何保證大量客戶的同時接入并實現合理的小區劃分?在這樣的背景下各種新型的室內覆蓋方式應運而生。新型覆蓋方式可以揚長避短,提升網絡質量,提高用戶感知。
2? 傳統同軸電纜分布
2.1? 組網
傳統分布系統方案是指通過饋線將各種無源器件以及天線連接起來,保證各天線口輸出功率的均衡,實現信號的均勻分布。無源器件主要包括合路器、耦合器、功分器等,是目室分建設中普遍采用的一種建設方式。傳統分布系統覆蓋方式可分為單路系統和雙路系統。
(1)單路同軸電纜分布系統是指分布系統只有一路,信源側饋入多種制式的信號至合路器,大多數為GSM+LTE制式。
(2)雙路同軸電纜分布系統是指分布系統有兩路,兩路分布系統的饋線以及無源器件的布放一致,路由相同,損耗相近,信源側饋入2個E頻段的信號源,從而可以實現MIMO功能,提升上下行速率。
2.2? 技術劣勢
(1)建設方式復雜
傳統室分系統需要根據天線點位以及功率衰減情況使用大量的無源器件、饋線和天線。多系統饋入時各制式線損差別大,不同頻段難于均衡,天線口功率誤差大。網絡擴容需要重新計算功率,設計難度大。饋線、合路器、功分器、耦合器等布放困難,對業主影響大,接受度低。
(2)后期維護困難
傳統分布系統所用的無源器件以及天線和饋線都屬于無源設備,如果在后期運行過程中出現故障,無源節點難監控,維護排查困難。無源器件、饋線安裝在物業點內,容易被盜。
3、光纖分布系統
3.1 組網
(1)導行介質為光纖;遠端MRU布放方式靈活,可以內置天線直接采用放裝的方式,也可以把MRU的信號饋入天線或分布系統;擴展單元可以實現級聯后連接遠端單元,也可以直接連接遠端MRU,組網方式靈活。
(2)光分布系統的組成單元分別是接入單元MAU、擴展單元MEU和遠端MRU單元。接入單元接入射頻信號,可饋入多種制式的信號,2G+4G的信號源方式比較常見。MAU和MEU之間采用光電復合纜相連,MEU至遠端MRU單元之間采用光纖連接。
(3)光纖及光電復合纜相對于饋線,節約資源,降低成本,可與寬帶一同進場施工,降低協調難度。
(4)主要組成單元均為有源設備,可通過獨立的網管進行監控,便于后續維護與故障排查。
光纖分布系統
3.2 技術優勢
(1)降低物業協調難度,實現深度覆蓋
①? 采用光纖以及光電復合纜方式走線,用線少,易于隱蔽,且彎曲容易,穿墻方便;
②? 更易實現室內外協同,達到深度覆蓋目的;
③? 四網協同覆蓋,一次實施,避免二次改造施工;
④? 饋線布放的數量比較龐大,布放工期長,且不易彎曲,不美觀。
(2)擴展擴容、優化簡單
①? 端到端設計,無需鏈路預算;
②? 可在網管系統進行遠端優化,系統調整方便;
③? 僅需增加擴容信源和接入控制單元;
④? 僅需調整接入控制單元側傳輸鏈路,后級覆蓋區域傳輸、設備均無需更改;
⑤? 網絡優化實施簡單、快速,適合網絡分步建設。
(3)全系統監控管理
① 光分布系統可以實現從信號源至遠端MRU的全系統監控。
② 光分布網管系統可以通過上行接口,接入全省的大網管系統,接受統一管理。
4、分布式皮基站
4.1 組網
(1)分布式皮基站的各設備都是需要供電的有源設備,由華為、中興等主設備廠家供貨。
(2)分布式皮基站主要包括以下幾類網元:BBU、合路單元MAU、擴展單元P-bridge以及遠端單元PRRU。 MAU和擴展單元之間采用光纖連接,方便布線,擴展單元通過五類線給遠端單元傳送信號的同時實現POE供電。
(3)可實現多系統的協同覆蓋,一次引入GSM、LTE等多種系統及頻段。
(4)擴展單元和遠端單元連接方式靈活,擴展單元可以級聯也可以直接連接遠端單元,可以通過網管實現小區的靈活劃分,便于組網。
(5)分布式皮基站采用光纖以及五類線的走線方式,易于布放,簡單美觀。
4.2 技術優勢
(1)多頻多模一次部署,MIMO無憂。天生可以支持多種頻段,可以實現2G/3G到4G的平滑演進,PRRU屬于雙通道設備,MIMO部署可以一步到位。
(2)超大容量,按需靈活調整。超大系統容量,單套系統可以劃分多個小區,小區劃分靈活,容量可以達到DAS系統的N倍。
(3)統一網管,可視化易管理。通過遠程網管系統即可設置小區合幵,小區分裂,從而靈活調整容量。
5? 小結
室內是運營商業務量發生的一個重要場所,進入4G時代90%的業務都發生在室內。室內建設方式的選擇,應統籌考慮建設場景、覆蓋需求、網絡性能、工程和運維條件,以及投資效益等多維度因素。傳統的室分系統設計施工復雜,物業協調困難,投資成本高,不能有效的滿足日益增長的流量需求,在未來的網絡建設中,應充分發揮光纖分布系統、分布式皮基站等各種新技術手段的部署優勢,有效滿足各類場景的室內新建和改造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