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麗萍
關鍵詞:2型糖尿病;社區干預;治療
糖尿病是當前最重要和最常見的危害人們身體健康的慢性病之一,它又與冠心病、腦血管病等可致人類死亡的疾病密切相關。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方式的改變糖尿病患者數量會不斷增加。患病率隨年齡而增長,據WHO估計,全球目前有超過1.5億糖尿病患者,到2025年這一數字將增加一倍。估計我國現有糖尿病患者超過4千萬,居世界第2位。自45歲后明顯上升,至60歲達高峰。職業方面干部、知識分子、退休工人、家庭婦女較高,農民較低,腦力勞動者高于體力勞動者,城市居民高于農村居民。國內外研究表明控制血糖最有效的途徑是社區干預。在社區中治療,以社區為基礎,三級預防相結合是控制糖尿病發病及并發癥的根本措施。
1 干預對象及實施者
干預對象為符合WHO糖尿病診斷標準的患者及高危人群;空腹血糖受損、糖耐量異常、糖尿病陽性家族史,肥胖體重指數BMI>24,血壓>140/90mmHg,總膽固醇>6.0mmol/L,甘油三酯>2.2mmol/L和一般人群。實施者:社區醫生是糖尿病社區干預的主力軍,因為醫生與患者家屬接觸比較緊密,便于開展工作。
2 糖尿病社區干預的主要措施
2.1 健康教育針對糖尿病的致病因子,開展群眾性預防體系及教育服務;加強社區文化建設,引導居民養成健康生活方式;加強社區環境、社區衛生等方面建設,保證社區的空氣、水、土壤不受工業三廢和生活三廢的污染。
2.2 病情監測建立居民健康檔案,確定重點監測對象;針對糖尿病人群建立健康檔案,提醒糖尿病患者適時進行病情監測;通過自主實施病情監測為糖尿病患者提供個性化治療方案。
2.3 醫學營養治療通過針對患者個體性別、年齡、身高確定其理想體質質量,并參與其工作性質、生活習慣等,制定出個性化、科學化、針對性的食譜,從而實現對其每日總熱量的控制。
2.4體育鍛煉廣泛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體育活動;專門針對糖尿病患者制定個性化運動方式、運動強度和時間安排。
2.5 應用降糖藥物主要開展四類降糖藥物(磺脲類、雙胍類、a-葡萄糖苷酶抑制劑、胰島素增敏劑)的用量和禁忌證的宣傳指導。
3 糖尿病的管理
提高診斷水平,在社區開展糖尿病普查,建立健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糖尿病的監測干預。對檢出的病例進行分級管理,建立電子檔案,專案管理。對活動不便者培訓家庭人員使用正確的血糖監測方法。根據患者具體情況指導藥物和非藥物治療,合理調整用藥時間、劑量、用法、堅持用藥,提高糖尿病藥物治療的依從性。
4 評價
對真武山社區糖尿病患者100例作為干預對象1年后總結: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下降顯著(P<0.0),糖化血紅蛋白下降3.9%,血糖控制率由41.5%上升到63.85%,糖尿病診斷標準知曉率由干預前21.5%上升到68.1%,顯著提高。社區醫生對糖尿病患者進行各類知識講座和心理咨詢,走進社區,走進患者家中,甚至進行一對一的個體指導,進行干預,醫患溝通極為便捷,是一種符合我國國情的防治模式。
參考文獻:
[1]章慶紅 我國各地糖尿病發病趨勢,河北醫藥,2005.8:624
[2]陸在英 鐘南山 內科學 [M] .7版.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770
[3]高蓉 精神護理研究進展 [J] 包頭醫學院學報,2012.28(3):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