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豐 宋凱 楊麗宏
摘 要:林業的發展與進步是我國經濟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以及維護生態平衡的重要依據。林業生產建設能力的提高,對于我國維持生態系統平衡、減少環境污染以及提高國家生產經濟具有切實可行的積極意義。如何科學、規范的進行林業調查規劃設計,以此來提高林業生產建設水平以及資源供給,為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做出貢獻,是我國林業建設事業建設與發展所面臨重要挑戰。
關鍵詞:林業調查規劃設計;林業生產建設;地位和作用研究
引言:
面對新時期的機遇與挑戰,發展我國林業生產建設,優化資源配置,提高林業調查規劃設計的重要性,成為了我國林業事業研究與探討的新課題。林業事業在我國經濟建設與人們生活生產中占有重要地位,科學、嚴謹的林業調查規劃設計是維持我國經濟建設發展與資源供給平衡的重要措施,對于提高我國林業生產效益,實現生產建設與生態資源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然而近年來,我國林業生產建設現狀不容樂觀,亂砍亂伐、土地沙漠化以及肆意破壞生態平衡等現象不斷發生[1]。因此,積極有效的提高我國林業調查規劃設計水平,保證林業生產資源供給,對于我國維護生態平衡,改變林業生產發展現狀以及促進我國經濟生產建設具有積極意義。
一、科學、有效的林業調查規劃設計的積極意義
(一)促進林業生產效益
林業調查規劃設計的科學性、規范性以及先進性是提高我國林業生產效益、促進生產經濟發展以及優化生態資源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我國亂砍亂伐以及土地沙漠化的現象較為嚴重,林業生產建設缺乏規范的管理制度,加之部分人員的素質水平較為低下,缺乏資源保護意識,進而造成我國林業資源破壞較為嚴重,生態平衡與經濟可持續發展受到嚴重阻礙。對林業生產建設進行科學、嚴謹的林業調查規劃設計,不但可以提高我國林業經濟效益,使資源供給充分及時,而且對于維護生態平衡、促進經濟建設發展具有切實可行的重要意義。林業調查規劃設計主要通過對耕種面積、當地氣候條件、土質營養組成以及植被間距進行綜合性的評估與研究,進而制定出最高效、最有利的耕種方法以及選擇適宜的苗木種類,使林業耕種更加高產以及樹木質量得到保證,對于促進林業生產效益,樹木耕地更加合理化、科學化以及規范化應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依據,也是實現我國生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
(二)改善生態環境
林業的發展與建設可以有效的改善生態環境,降低環境污染,凈化空氣以及促進生態平衡,對于我們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起到了很好的保護與改善作用。林業中的大量樹木以及植被可以很好的對空氣中污染物進行吸收與進化,提高空氣質量。主要原理為:樹木及植被的葉子通過光合作用,再加以陽光的輔助,可以有效的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以及其他有害物質進行吸收,進而轉化為氧氣等有利物質,很好的實現了空氣的凈化作用,降低了環境的污染,對于改善地球的生存環境,維護生態系統的平衡發展以及促進經濟的可持續性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近年來,我國環境的污染較為嚴重,綠地逐漸出現沙漠化,耕種土地面積日漸縮減以及自然災害頻繁發生,糾其原因主要在于林業調查規劃設計缺乏科學規范性,導致林業生產效率降低,植被質量日漸下降。因此,積極提高并改善林業調查規劃設計水平,使我國林業生產建設能夠實現效益最大化對于我國生態建設以及環境平衡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三)提高林業質量,維護利益平衡
林業調查規劃設計的科學、高效以及規范特點可以有效的提升林業資源質量,對于提高樹木以及植被的成活率、擴充森林覆蓋率以及改善樹木植被品質質量具有積極有效的作用。林業調查規劃設計主要通過林地的耕種面積、氣候變化、土壤成分、陽光照射程度進行綜合性的調查分析,進而選擇最為適宜的耕種方法與植被品種。對樹木的種植密度以及養護栽培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保證林業質量的有力提升,為我國林業生產建設的發展與進步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其次,我國現有的林地大部分被個人所承包,維護個人與國家之間的利益就顯得尤為重要。林業調查規劃設計的靈活性與科學性,可以很好的對國家以及個人承包者進行良好的劃分與規劃設計,進而保障國家與個人利益的共同提升。
二、現階段林業調查規劃設計的不足之處
(一)管理制度不夠完善
我國林業調查規劃設計管理制度缺乏健全性與規范性,國家的重視力度不夠,加之相關人員缺乏責任意識與職業素養,進而造成我國林業建設的發展與進步受到制約,林業生產效益、生態平衡以及資源的優化配置得不到有效保障。林業調查規劃設計管理制度的落后性以及管理制度渙散性還會造成林業質量得不到科學、有效的管理,進而造成林木資源供給不足,正常的經濟生產受到影響,對于我國環境保護的發展也會產生不利制約。
(二)人員專業技能有待提高
我國林業調查規劃設計缺乏有素質、高技能的相關人才,進而造成調查規劃設計水平停滯不前,無法真正的對林業生產建設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持,對于其平衡、穩定的快速發展產生不利影響。其次,由于林業調查規劃設計工作具有復雜性以及繁瑣性的特點,涉及范圍較廣,對人員的專業技能要求相對較高,加之部分人員缺乏主動學習的積極性,進而造成林業調查規劃設計工作缺乏嚴謹性與可行性,對林業生產建設提升與進步造成一定影響。
(三)人員意識淡薄
由于林業建設的廣泛存在于人們生活生產中,導致其重要性逐漸被忽略,認為發展林業建設跟自身關系不大,人員意識較為淡薄。進而導致生態資源肆意破壞的現象發生,加之不法人員對森林樹木的亂砍亂伐以及資源過度使用,導致林業資源急劇減少、耕種土地沙漠化嚴重以及林業生產效率受到嚴重影響,對于我國環境與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較為不利。
三、提高林業調查規劃設計應對措施
(一)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林業調查規劃設計的管理制度對于我國林業生產事業的進步與發展具有切實可行的重要意義。因此,我國相關部門要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并加大監督力度,進而保證其管理措施能夠落到實處,使調查規劃設計工作能夠更具科學性以及規范性。完善嚴謹的科學管理制度對于提高林業生產效率以及資源質量具有積極影響。
(二)提高人員的專業技能
林業調查規劃設計人員的專業技能提升是保證林業生產建設快速、平穩發展的基礎措施。因此,我國林業相關部門應該積極引進相關專業性人才,積極開展林業調查規劃設計知識講座,增加業務人員的學習機會。其次,還要定期的對業務人員進行技能培訓,組織專業技能探討活動,從根本上保證林業調查規劃設計工作的科學順利進行,進而促使其更具專業性以及科學嚴謹性。
(三)提高人員的林地保護意識
我國政府應該加強林業發展與保護的重要性,提高人們的環境保護意識以及資源節約意識,提高人們對于林業建設的參與積極性,實現全民護林、造林的偉大目標。其次,要提升國家對于林地保護的監管、懲治力度,避免林業資源遭到肆意破壞,進而對我國林業生產建設造成影響。
結束語:
林業調查規劃設計的發展與提升對于我國林業生產建設具有切實可行的重要意義,也是提高我國林業生產效益、維護生態平衡以及優化森林資源的重要舉措。因此,積極提高林業調查規劃設計發展水平對于改變我國林業發展現狀,提高經濟生產水平提供了很好的幫助。
參考文獻:
[1]吳文浩, 郭進, 王國慶. 林業調查規劃設計在林業生產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探究[J]. 農技服務, 2017, 34(16):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