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校圖書館是學校文獻信息資源的主要提供者,同時也是校園文化建設的主要力量,高校圖書館應充分利用自己豐富的館藏信息信資源,不斷滿足校園文化多學科、多領域、多層面的信息與知識需求,努力創新圖書館的服務方式方法,從而助推校園文化的建設和發展。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 ; 校園文化; 信息資源
1.高校圖書館與校園文化建設的關系
校園文化泛指學校的整體文化,它體現的是一所學校在辦學中自身理念、學校精神和風氣以及傳統的行為文化、精神文化、物質文化等共同構成的一種文化。高校圖書館是大學文獻信息中心,是大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充實自我的第二課堂,也是學校校園文化最大的文化傳播場所。高校師生置身于圖書館,能夠潛移默化的受到文化的熏陶及精神滋養。高校圖書館在高校的校園文化建設活動中起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 高校圖書館助推校園文化建設的措施
2.1創建高雅的閱讀環境
高校圖書館是師生學習的重要場所,圖書館室內環境的好壞直接影響著讀者的閱讀情緒。寬敞明亮、格調優雅的閱讀環境可以使讀者身心愉悅,增強師生的學習欲望和探索熱情。因此,圖書館的設計與使用應凸現人本主義的色彩,體現一種人文關懷,具有濃濃的文化氛圍。圖書館應該重點做好相得益彰的空間設計、進行人性化的布局安排。例如,在圖書館內懸掛名人字畫、張貼勵志警語、種植綠色植物。同時要做好圖書館內的通風、照明等基礎工作,讓圖書館具有溫馨舒適的環境,置身其中能使師生對學校產生一種自豪感、歸屬感,進而對師生起到積極的潛移默化的良好導引作用,促進高校校園文化的建設。
2.2提高信息資源的文化和學術品位
高校圖書館最基礎的一項工作就是做好學校文獻信息資源的采購和管理,一所高校圖書館提供的文獻信息資源的檔次和水平直接體現著這所高校整體的發展水平。因此,為提供優秀、高質量的文獻信息資源,更好的服務于校園文化建設,高校圖書館應該重視和加強文獻信息資源的采購管理,在全校范圍成立“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采購委員會”專門負責指導學校圖書館的文獻信息采購工作,避免所采購文獻資料的文化品位和學術品位不高等情況的發生?!皥D書館文獻信息資源采購委員會”根據學校發展目標需要,應及時調整文獻信息資源的學科、結構布局,協調教學類文獻與研究性文獻采購比例,更好的適應網絡時代復合型圖書館的發展要求,有效地服務于高校校園文化建設。
2.3 加強圖書館隊伍建設
高校圖書館是建設校園文化的重要載體,圖書館員的精神面貌,業務能力,知識結構在校園文化活動中都發揮著重要作用,圖書館員是推進校園文化建設的主力軍。建設一只高素質的圖書館館員隊伍,是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條件之一。工作中,圖書館館員的言行舉止、精神狀態,儀容儀表都體現著圖書館整體的精神風貌。因此,圖書館館員要不斷加強業務學習,提高業務能力和服務水平,重視人文社會科學知識的學習,涵養品性與氣質,增強文化底蘊,提高學術修養和文化品味,更好的服務于高校校園文化建設。
2.4 設立校園“讀書節”
蘇霍姆林斯基把讀書作為學校甚至教育的基本活動和本質特征,他還強調學校應真正利用好圖書館的書籍, 形成良好的讀書風氣。圖書館閱讀自習已經成為課堂教學的一種延伸和補充,是知識豐富的第二課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每年的4 月23 日確定為“世界讀書日”,作為高校,可以由圖書館牽頭學校宣傳部、學生工作處、團委及各個院系等部門設立自己學校的“讀書節”,通過“讀書節”組織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例如,“讀書節”可以組織師生舉行詩歌朗誦、詩畫展覽,讀書交流會;舉辦學術論壇、專家講座、書畫展覽;開展圖書漂流、書法作品鑒賞等等文化活動,讀書節活動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美學知識,陶冶心靈,同時也可以促進大學生文化素養的提升,從而激發高校師生的讀書熱情,以讀書節為契機努力營造書香校園,助推校園文化建設。
2.5 構建數字化圖書館
隨著新媒體時代的興起,數字圖書館,虛擬圖書館已經成為 21 世紀圖書館的主流發展趨勢。在新媒體環境下,高校圖書館的已不再局限于為用師生提供傳統的紙質文獻和報刊,圖書館已經開始從對信息,資源的收集,處理,傳播開發利用轉變為對文獻信息等知識資源的有效獲取、重組和利用。在今天互聯網、微信、QQ、微博等高度發達的新媒體時代,高校大學生生不再滿足于僅僅從教材和課堂上獲取的知識和信息,他們更需要利用大量課余時間到圖書館獲取豐富的專業和課外知識。因此,在網絡信息環境下,構建數字化圖書館,豐富館藏文獻的載體,確保源源不斷地為大學師生提供文獻保證,成為高校圖書館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重要歷史使命。
2.6 發揮學生社團作用
高校圖書館應當充分發揮學生團體的互作用開展和組織各項活動。因為學生社團組織的活動可以體現出學生的心聲,讓圖書館可以第一時間察覺到大學生真正所需要的,這樣圖書館就可以根據需求變換策略,組織的校園活動可以更加的吸引學生。從而可以使各項校園活動開展的更加順利,同時,通過舉辦活動,可以鍛煉學生的組織、應變能力,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工作能力。學生提升自己的同時,也對校園文化有了全新的認識,對校園文化有了全新的認識,也更好的體現了圖書館的教育職能。更好服務于建設和諧的校園文化。
2.7 樹立“以人為本”理念
高校圖書館的管理水平體現著一所高校的管理水平,健全的管理制度是圖書館進行有序,有效的建設校園文化的重要保證,健全的管理制度應包括管理的組織性,紀律性,規范性。管理制度的建立代表著一個圖書館的價值觀念,代表著圖書館管理者的態度,同時也主導著高校圖書館在未來的發展方向。圖書館的規章制度不僅要規范行為,同時也要體現“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高校圖書館的管理制度應該最大程度的展現校園文化的精神,與高校的辦學理念相一致。高校圖書館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特殊地位決定了其制度文化建設與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一致性。
2.8做好大學生教育和培訓
高校圖書館作為高校素質教育的主體,要承擔起信息素質教育者的重任。由于大學新生的信息獲取,整和能力較為薄弱,面對浩瀚如海的圖書館館藏資源,高校圖書館工作人員要教會大學生如何快速獲取資源,整和資源,利用資源,積極開展層次化的讀者教育,特別是加強新生入館教育,圖書館要安排專門人員負責對大一新生進行入館教育培訓,并按不同年級在全校開設不同層次、專業的《文獻檢索》課,增強師生獲取信息的針對性。努力發揮圖書館的專業優勢,在指導大學生在浩瀚如海的信息中如何快速的找到自己所需信息資源,適應社會發展的快節奏,適應校園文化建設的需要。
參考文獻:
[1]薛俊,莊賽良,韓俊.高校圖書館與校園文化[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7 (9):99.
[2]楊揚,高校圖書館對校園文化之深遠影響及建設途徑[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6,16(16):73 -74.
作者簡介:
馬俊玲(1965-),女,山東平度,濰坊學院圖書館,副研究員,碩士,研究方向:高校圖書館與校園文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