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甫豪
摘 要:隨著當今社會的科技發展,機械制造設備自動化水平逐漸提高,鉗工工作得到廣泛應用,越來越多的技能知識需要掌握。機械制造設備向現代化方向迅速發展的今天,鉗工基本操作技能還有沒有學習鉗工基本操作技能的意義,怎樣對鉗工實訓進行6 S管理,是目前很多學習鉗工技能的學生心中的疑惑。依據現實的困惑,本人根據在工作實際中掌握的一些知識,進行與此課題相關的簡要闡述。
關鍵詞:基本操作技能;安全文明生產;6S 管理;實踐操作
機械制造設備向現代化智能化方向迅速發展的今天,還有沒有學習鉗工基本操作技能的意義,6s管理在實踐中怎樣應用,本人在此提出一些個人的看法。
1 鉗工技能的重要性
1.1 機械行業中專業人員對鉗工基本操作的需求
鉗工基本技能訓練只是手段,在一些采用機械方法不適宜或不能解決的加工,最終的目的是通過高強度的鋸、銼、鏨削等訓練,把零件按機械設備的裝配技術要求進行組件,裝配,調整,檢驗和試車等,使之機器達到合格要求。在實踐中訓練學生,使學生能夠有吃苦耐勞的精神,按照正確規范的操作姿勢訓練要求,促進學生的身體協調能力,鍛煉學生在工作中的嚴謹、細致,并且提升他們的職業素養, 以適應社會和企業的需要。
1.2 鉗工基本技能在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在以往經濟環境和學校培養模式下對學生的培訓學習,學生到生產崗位上與所學專業并不一定對口。當代企業為了提升產量,機械化智能化的機器設備用到的越來越多,手工操作的越來越少。鉗工大部分雖然是手工操作,技術工人要掌握很高的操作技能,工作過程較苦,在機器的裝配、維護、維修、保養中,鉗工還有很重要的作用。在一些機械不能完成或精密加工工作中,凸出體現鉗工基本技能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性。
1.3 鉗工基本技能在當代企業的近況
鉗工在歷史的長河中發展到今天,時間可有兩千多年,隨著社會進步,時代的發展。有好多鉗工制作加工轉化為機器加工,但機械設備裝配等工作中鉗工基本操作必不可少的,如機裝配、檢驗、試車等,機械設備最終的完成需要鉗工來完成,由此可見鉗工在當代企業的重要地位,所以掌握鉗工技能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產品的質量。北方地區多年對技術人才儲備,鉗工的專業人才并不缺。但在南方地區經濟發展迅速,技術工人流動加快,需求增大,導致技術人才大量缺少,究其原因,是我們學校教育及機械行業只追求機械設備智能化的成長,不重視鉗工操作技能提升的后果。經過長期的技術學習發展,我們國家機械制造業迅速發展,雖然與國外專業技術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如材料、制造、裝配、管理等方面。通過對比,零件制造差距不大,而是在裝配調試環節差距較大。這說明主要問題不是制造業,而是專業技術人員的技藝造成制作的產物質量不高。
2 鉗工基本技能訓練在教育教學中的作用
2.1 技能訓練與 6S 管理的有機結合
為了規范鉗工實習場所,為教學學習能有一個舒適的環境,能夠在工作中效率有所提升,使生產過程有條有序,預防安全事故的發生,保證實習實訓安全。學生就業的主要方向就是企業,結合現代工廠行之有效的現場管理理念和方法,而企業基本已實行“6 S”、“7 S”及“8 S”管理。 6 S即整理( SEIRI)、整頓( SEITON)、清掃( SEISO)、清潔( SEIKETSU)、素養( SHITSUKE)、安全( SAFETY)六個項目,因日語的羅馬字拼音均以“ S”開頭,簡稱6 S。6S 管理與我們教學工作有無關系?我們面對的是學生。畢業后,他們將著手企業的工作。實施6S管理在很多的企業公司中都已是基本要求。我們的學生在校就進行“6S”管理教育,熟悉管理的要求,養成好的習慣,走到工作崗位中能夠更加得心應手。其具體在鉗工教學中的體現: 1S.整理: 要與不要,一留一棄;將實習場地的所有物品區分為有必要和沒有必要的,除了有必要的留下來,其他的全部消除掉。目的:騰出空間,空間活用,防止誤用,塑造清爽的工作場所。 比如:清理要用及不要用的工、量、刃具,將不要用的放進工具柜,將要用的擺放在工作臺上,及時清除廢棄不用的物品,保證工作場地的清爽。2S.整頓:科學布局,取用快捷;把留下來的必要用的物品依規定位置擺放,并放置整齊加以標識。目的:工作場所一目了然,消除尋找物品的時間,整整齊齊的工作環境,消除過多的積壓物品。最短時間找到需要工具工件即將工作臺上的工、量、刃具擺放整齊,左手用的放在左邊,右手用的放在右邊,常用的放在離臺虎鉗近點的距離;使用完后放回原位,便于使用時能用最短的時間找到需要的物品。在使用其它機械設備時也同樣推行。3S.清掃:清除垃圾,美化環境;將工作場所內看得見與看不見的地方清掃干凈,保持工作場所干凈、亮麗的環境。目的:穩定品質,減少工業傷害。發現不當操作后應及時清掃,將工作崗位保持在無垃圾、無灰塵、干凈整潔的狀態,對象包括地面、工具柜、鉗臺、設備、工具、量具、刃具等。4S.清潔:形成制度,貫徹到底;經常保持環境外在美觀的狀態。目的:創造明朗現場,維持上面3S成果。第一先訣要求是使設備和工具正常使用“清潔”的三不原則:不恢復臟亂,不制造臟亂,不擴散臟亂 將整理、整頓、清掃進行到底,并且制度化; 管理公開化,透明化。5S.素養:養成習慣,以人為本;每位成員養成良好的習慣,并遵守規則做事,培養積極主動的精神(也稱習慣性)。素養對于規定了的事,大家都要認真地遵守執行。典型例子就是培養有好習慣、遵守規則的員工,營造團隊精神。6S.安全:安全操作,生命第一;重視成員安全教育,每時每刻都有安全第一觀念,防范于未然。目的:建立起安全生產的環境,所有的工作應建立在安全的前提下。安全對不合安全規定的因素及違章操作的同學進行引導,加強學生安全意識教育,預知危險,防患末然。
2.2 提升教師技能水平與操作經驗
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和學校的發展有賴于師資隊伍水平的高低,師資隊伍的水平決定了學校的教學水平。從這個意義上講,要提升師資隊伍的能力水平,是學校學生發展提升的基礎。老師規范的操作習慣將影響到每一個學生。在教學調查中發現,如果教師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和較強的操作技能,并且可以結合實例進行教學,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改善教學加強對鉗工技能的培養和教師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是提高鉗工教學效果的前提,也是培養合格鉗工技能人才的關鍵。
結束語
通過在各個公司企業的學習和交流,我認識到,鉗工基本技能絕不像一些人所說的那樣落后,而且會慢慢被淘汰。相反,這是對鉗工高技能人才的渴望。在現在的社會環境下,為了換發鉗工這樣的古老工種且傳統的工作新的生命活力,使之適應制造業的新發展和需要,需要加強自身的專業學習,提高教學水平。改革教學,提升教師的職業能力為社會培養合格技術工人,不僅是我們作為職業學校教師的責任和義務,更是為我們國家從制造大國邁向制造強國的重要影響因素。
參考文獻:
[1]溫希忠等.鉗工工藝與實訓[M].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10.
[2] 徐小勇著.工廠管理必備全書[M].呼和浩特:遠方出版社.2008.12.
[3] 楊劍等編著.班組長現場管理精要[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6.8
[4]李海林著.鉗工基本操作與8S管理淺談 .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3